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网络系统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网络系统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网络系统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 590107 )
一、专业分析
1.本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也越来越在全世界各行各业中广泛而深入的应用起来。

目前,我国计算机市场的主体仍然是行业应用市场。

在国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的指导下,行业应用市场总体上保持稳定增长。

国家信息化进程已经涉及到各行各业。

企事业单位信息系统的建设与运行,是目前和今后采购、应用计算机产品的主流需求,这些用人单位需要高校培养大批计算机网络人才。

网络人才的社会需求总量在计算机行业排名靠前,每年需要大量的各种层次的网络人才,高职院校毕业生主要从事网络行业的基础工作,特别优秀的可以从事一些网络研究工作,但大部分是从事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建、维护和管理等业务工作。

随着计算机网络新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应用,对网络管理人员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提高网络管理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也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

从网络技术人员需求岗位结构来看,能够直接担当网络技术管理、维护职责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需求较为迫切。

为此,也给计算机网络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本专业人才培养应进一步突出其职业岗位的针对性,在专业课程开发和教学中要结合本专业的职业岗位特点和要求,加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其次,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坚持校、企结合的发展道路,尝试教授、专家、现场技术人员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努力实现以“就业导向、市场导向、岗位需求导向”为核心的转变;三是抓好职业培训、鉴定和职业资格证书的管理,推行“双证书”培养制度。

2.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面向生产、建设、和服务第一线,掌握职业岗位(群)所需的基础知识及专业技能,具有较快适应网络互连设备运行与维护、网络故障检测与处理、网络设备安装与调试、网站建设等岗位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适应计算机网络行业所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网络互联设备的安装与配置、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建与维护、网络故障的分析与修复、网络安全技术的推广与应用、网站建设与维护等工作。

3.本专业岗位与职业能力分析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网络的组建、管理、运行维护以及网站的建设、管理和维护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具有网络系统项目建设的需求分析、设计和规划、设备的选取和采购以及实施组建等基本能力。

毕业生可面向电力系统、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及IT行业从事网络开发与组建、网络安全管理与维护、网站建设管理与维护等工作,具体岗位及职业能力要求如表1所示。

表1 网络系统管理专业岗位与职业能力分析表
4.本专业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网络系统管理专业岗位涉及网络组建、网络管理和网站建设等,主要从事计算机网络建设、计算机网络管理与维护、网站建设和维护工作,其典型工作任务如表2所示。

表2 网络系统管理专业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表
二、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本专业招生对象为高中毕业生,学制为全日制3年。

根据网络系统管理专业职业岗位和典型工作任务的要求,正确处理好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科学的创新精神和熟练的职业技能为目标,以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的有机结合为核心,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教结合为途径,使学生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

基本素质和通用能力课程以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进行教学内容的有机综合与必要调整,职业能力领域课程强调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教学活动,以序化的工作任务和工作项目推行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按2+0.25+0.25+0.5的模式安排教学内容,突出实践教学环节。

第一、二学年和第五学期的前半学期完成对学生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的培养,第五学期的后半学期进行校内的综合实训,第六学期学生顶岗实习。

三、本专业毕业标准
1. 修满本方案规定的课程(包括实践教学)并成绩全部合格。

2. 参加山东省高等学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考试并成绩合格。

3. 参加山东省高职高专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并达到学校规定的分数。

4. 获得CCNA、RCNA、CCNP、网络工程师、网络管理员职业资格证书之一。

5. 参加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并成绩合格。

四、本专业课程体系开发与实施
1.本专业课程体系开发
依据本专业就业岗位素能要求,开发基于工作岗位和典型工作任务的课程体系。

本着主动适应网络技术人才发展需要,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全面教育观和人才培养的全面质量观,将学生全程培养纳入教学计划,将素质教育、创业教育、技能培养融入学生培养的全过程。

本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按照图1所示的流程进行。

典型工作任务→行动领域→学习领域的归纳和重构如表3所示,根据本专业职业能力的需求,确定本专业的核心课程内容,明确学生应掌握的知识、技能。

本专业核心课程的内容描述和培养能力详见表4。

表4 学习领域(核心课程)的内容描述
2.运行实施
依照本专业典型工作任务的能力要求完成由行动领域到学习领域(核心课程)的转化,主题学习单元归纳为职业能力学习领域课程和能力拓展课程,课程设置和专业资格证书考试大纲相对应。

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按学期分配本专业的职业能力学习领域课程和能力拓展课程,具体教学进程如表5所示。

(1)专业教学进程表
表5 网络系统管理专业教学进程表
注:“实训学时”一栏为总学时中的实训学时的数量(2)专业学时分配表
表6 专业学时分配表
(3)专业课程执行顺序表
表7 专业课程执行顺序表
注:①课程名右侧括号内的数字代表课程的周学时;②实践性课程,每周为28学时。

(4)专业职业资格证书与相应课程及实训环节对照表
表8 网络系统管理专业职业资格证书与相应课程及实训环节对照表
注:表中的职业资格证书学生可根据就业需要考取其中之一。

3.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说明
(1)基本素质和通用能力课程依照教育部相关规定开出,建议两课、英语及体育与健康等课程分配到前三个学期。

(2)顶岗实习安排在第六学期,顶岗实习结束后,学生按要求提交专业综合实训报告及实习单位评价。

(3)在教学过程中以讲座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电力企业文化、规章制度、消防知识、急救知识等方面的职业素质教育,养成爱岗敬业的工作作风,吃苦耐劳、拼搏进取的优
秀品质,做遵章守纪的模范。

(4)本专业教学总学时为2665学时,其中实践教学学时为1474学时,占整个教学过程的比例为55%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