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6月药物不良事件持续改进
药物事件管理持续改进
根据2017年上半年不良事件统计显示(1-6月份)药物事件共主动上报7例,占总不良事件的29%。
护理部组织讨论,运用PDCA 循环找出药物事件发生的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并实施,从而降低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
一、 计划。
1、2017年1-6月科室主动上报给药错误事件共7例,分别是:漏给药(1例)、错误的病人(3例)、错误的用法(护士书写不清楚)(2例)、药物外渗(1例) 。
(1)、各种药物发生比例(如图1):
各种给药错误发生比例图1(饼图)
(2)、各科药物事件发生比例(如图2
柱形图):
一病区四、五病区急诊科八病区十病区十一病区
2、成立医务科、药剂科、护理部和病区护士长组成的药物不良事件CQI项目组,以降低药物不良事件发生率
给药错误CQI管理组工作计划(如图3甘特图)
管理组工作计划图2(甘特图)
3、原因分析(如图4鱼骨图)
⑴、人:工作责任心不强、工作态度不严谨、用药安全意识差、操作时粗心大意、不认真遵守操作规程、身份识别不规范、病人配合身份识别能力差。
⑵、法:医嘱查对(执行)不规范、“三查、八对”落实不到位、口服给药规范不健全、药品管理规范落实不到位、病人用药相关宣教不到位、陪客管理不规范。
⑶、环:病房管理不够(病人乱睡他人病床),陪客多、乱睡病床。
⑷、测:药房管理不到位(口服药未拆零)、护士长对制度执行督查不到位、护士长平时警示教育不够。
4、现状把握:
⑴根据原因分析,并对发生的7例给药错误事件进行相关调查。
表1
药物不良事件原因检查表
漏给药 1 14.3% 85.7%
药物外渗 1 14.3% 100%
⑵通过对1-6月份7例药物不良事件的数据分析,绘制柏拉图(如图5
柏拉图):
⑶找出主要的原因:①“三查、八对”落实不到位。
②患者身份识别不规范。
5、对策拟定:
⑴、规范安全用药质量管理,降低用药错误发生率。
⑵、改进计划:针对分析所得的主要原因制定改进措施,如:药剂科、护理部共同修订《口服药发放规范》、护士长加强督促“查对制度”和患者身份识别制度落实、药剂科加强药品规范化管理。
二、实施:根据甘特图制定的工作进度,有关部门完成以下工作:
⑴、药剂科、医务科、护理部共同修订《口服药发放规范》。
⑵、加强培训,医嘱执行(查对)、护理查对、身份识别、安全用药相关制度和操作流程的培训。
⑶、严格执行医嘱执行(查对)、护理查对、身份识别、安全用药相关制度和操作流程,正确用药;认真做好用药指导。
⑷、加强输液病人的巡视。
⑸、加强病房的管理规范。
⑹护士长加强管理,细化每日督查的内容、项目,在管理上不能留死角;
三、检查:
1、药剂科、护理部平时在查房时,了解、督促病区安全用药措施落实情况,并继续关注药物事件上报情况,完善病区用药物事件原因分析、改进措施。
2、实施以上措施的同时,对药物事件高发科室进行讨论整改持续改进。
3、2017年7-8月全院发生用药错误事件2例,。
(如图6柱形图):
0.511.5
22.5
7-8月
四、处理: 1、改进效果:
⑴、组织全院护士学习并熟记《医嘱核对流程》、《有疑异医嘱处理流程》、《口服给药流程》。
⑵、药剂科对药房、护理部对药物事件高发科室进行每周质控,每月将结果反馈到科室进行分析、整改。
⑶、统一了全院安全用药管理制度和安全用药质量控制评价标准,使全体医护人员按制度标准安全用药。
⑷、CQI 小组活动,增强了医生、护士、药剂人员的协作,是一次以病人为中心多部门协作共同解决问题的成功尝试,使我院药物发生率下降,达到此次PDCA 循环的设定目标。
护理部2017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