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教好故事
“书香传家久”
“家和万事兴”
“认真做事,勤俭节约”
“尊老爱幼,孝敬父母”
“好好学习,报效祖国”......
一场家规家训的浪潮在大街小巷纷纷热议着。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好的传统文化家规家训一直被我们世代传承。
我的父母都是普普通通的人,他们质朴善良,有爱心。
父亲是个上班族,每天朝九晚五的工作,我从小体弱多病,母亲把工作的重心更多倾向于我。
从小在父母的呵护和爱的滋养下长大,印象中父母并没有明确规定我们家的家规,家训,但他们自小便教我熟读经典,对于《孟母三迁》、《孔融让梨》的故事早已耳熟能详,教给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的道理,我当时虽不理解其中之含义,但在他们的悉心陪伴和耐心讲解下,我也能略知一二。
在我看来,他们是我的第一任启蒙老师,把我从最初那个愚昧无知的孩子,一点一点引导向知识的殿堂。
在我的学习生活中,父母就是我的良师益友。
生活中,父母非常热爱读书,没有特殊情况,他们回到家,总是把手机放在一边,捧起一本自己喜欢的书读起来,书桌前,餐桌
旁,床柜上,书的身影无处不在。
学习是枯燥的,每当我学习迷茫,想追剧看电视的时候,转头看到父母认真读书的样子,厌倦学习的想法便烟消云散了。
妈妈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要在书海中尽情遨游......
周末闲暇之余,父母经常带我去图书馆感受那里的学习氛围,体验畅游在书中的乐趣。
每次来到图书馆三楼,鸦雀无声,座无虚席,看到那些认真读书如饥似渴的学哥学姐们,一下把我带进了读书学习的海洋,感觉学习也不是那么枯燥无味,它使我一颗原本躁动的心,在这种独特的环境下,慢慢沉静下来,我也总是找到自己喜欢的书,找寻安静的角落,津津乐道地读着,就像迷途的航船遇到了灯塔,干旱的花儿得到了甘露,用智慧的钥匙开启了知识的大门,找到内心深处那份悠然自得的趣味......
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父母总是在我身旁,给我耐心的指导。
父亲平时擅长理科,遇到难懂的数学题,找他一定没错。
母亲则擅长文科。
说到这,我们家也经常在探讨问题过程中遇到一些小插曲,经常为了一个问题,争得面红耳赤。
记得有一次,我有一道数学题,反复思索,不得其解,我们三个人争论不休,各自发表自己的理由观点,父亲上学的时候,是班里的学霸,更是理科状元,这时他便把自己从前的“光辉事迹”拿出来炫耀,洋洋自得地说:“我是咱家的理科冠军,听我的准没错!”当然遇到文科方面的问题,父亲不是
怎么擅长,和母亲讨论某个英语单词语法的用法,父亲总是灰溜溜地逃离这场激烈的争论赛。
为此,我总是在一旁偷偷地乐。
父母不仅在学习过程中给了我很多帮助,更让我知道了做人要有爱心,懂得了感恩,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善良是做人之本。
父母从小就教育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父母都是正直善良的人。
他们偶尔会抽出时间带我去福利院,上次去福利院的情景还历历在目,那里的孩子大多是身体有残疾,被父母遗弃的孩子,他们从小没有父母的陪伴和关爱,看到我们时不时向我们挥手打招呼,一张张稚气的脸,让我们顿生怜悯之情。
工作人员给我们介绍了许多孩子的重大疾病和不幸遭遇,年龄大部分比较小,他们花一样的年纪,或脑瘫,或肢体残疾,或先天心脏病,有的坐着轮椅,有的看不见,有的听不见,但他们对生活充满着希望,努力做着各种康复训练。
他们的遭遇让我顿时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比起他们,我是多么幸福啊,从小有父母亲人的关爱和陪伴。
他们让我懂得了感恩。
虽然我现在的力量微薄,我一定努力学习,将来有更多的能力帮助他人,回报社会。
生活中这样的事例太多了,就不一一列举了,父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我,他们的爱伴随着我的成长,也许这些都是潜移默化的家规家训吧,他们的
爱就像春雨一样,润物细无声地浇灌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