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批评方法
Page 23
8.
The significance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
5
Criticism
should take into account the presence of ideology in translation. Critics may also have their own hidden ideology conditioning their criticism. A reviewer’s motivation may be political, or of other nature.
2
References
Reiss, K. 2004. Translation Criticism: The Potentials and Limitations.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姜治文,文军.翻译批评论[M].重庆大学出版 社,1999。 李和庆.西方翻译研究方法论:70年代以后[M].北京 大学出版社,2005年。 李明.翻译批评与赏析[M].武汉大学出版社 , 2010。 吕俊,侯向群.翻译批评学引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 版社,2009。 杨晓荣.翻译批评导论——翻译理论与实务丛书[M].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1. 对等的准则(equivalence):该准则蕴含一个假设,即译文 是原文的复制品,应酷似原文,应尽量“存真”。“信”被 认为是翻译的天经地义,“不信”的翻译就不是翻译。因此, 在赏析译文时,多注重比较原文和译文,找出二者之间的异 同,两者之间越是相似,译文就越是成功。历史主流的翻译 批评观点,多是采用这种对等原则。
Page 17
3. 再生的准则(revival):这种翻译哲学既不把译文当成 原文的复制品或者替代品,也不斤斤计较译文的用途或 实效性,译者只是把原著当做原料,演绎出新的作品, 最终在另一个情景中以飨另一批读者。在一些极端的例 子中,原文只不过是一些灵感,甚至借口,让译者去发 挥,去创造出跟原文有某种关系的新作而已。
2.提高理论性(theoreticalness):参照20世纪下半叶各种 与翻译工作直接或简接相关的学科理论,如语言学、人类 学、文化学、语言哲学、符号学、社会语言学、美学、文 学等学科理论,并从这些理论的视角来对译文进行赏析和 评价,而不是根据个人的直觉、随感或者个人的主观尺度 进行译文的评判。
Page 22
Page 20
6. Textual functions in translation criticism
语篇 功能 作 者 作 者 意 图 信 息 原 文 真 理 社 会 沟 通 渠 道 目 的 语 委托 者 译 者 译文 使用 者 译文 文 体
1. 祈 使功 能 2.表 达功 能 3. 描 述功 能 4.美 感功 能 √ √ √ √
3. 提高切合性(appropriateness):自20世纪下半叶开始, 翻译工作发展迅猛。翻译越来越专业化、科技化、越来越 以服务为本、以市场为导向。翻译批评与赏析需要跟上时 代的步伐,将视点集中到目前翻译市场上最普遍的翻译任 务的赏析上,如商业、科技、公文、外交、新闻等文体的 翻译。 4. 提高整体意识(holisticness):翻译批评与赏析不仅要 比较原文和译文在各个层面(词语、句法、语篇等)的特 征,更要把翻译工作看成一个系统工程中的一个环节来理 解,比如在这个系统中还包括翻译在某一历史阶段中的意 义、翻译对于跨文化交际的意义、所翻译的文本同其他文 本之间的关系等。
Page 11
翻译批评的类型:
1、从批评对象上分:文本批评、译者批评、读者接受批 评、文化批评、翻译理论元批评; 2、从批评理念上分:规定性批评和描写性批评 3、从历史延展上分:语文学翻译批评、结构主义翻译批 评、解构主义翻译批评 ---(王宏印、吕俊)
Page 12
2.Translation Criteria
3
1.What is translation criticism?
Translation
criticism is the combination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 and translation appreci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tent, expression, style, language and vividness on the background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Criticism: broader activity, analysis in detail, evaluating old and new translations, assuming that readers know the translation.
7.翻译批评应该有开阔的历史文化视野,将翻译现象、翻译 事件、翻译文本、翻译主体等置于一定的历史环境下予以考 察,并从文化交流的视角来考察在具体翻译活动中的诸如翻 译选择、文化立场、价值重构等重要问题进行研究。
Page 15
4. Criteria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
Page 16
2. 实效的准则(effectiveness):这个标准背后的假设是: 翻译工作是一种消极服务,其成败主要取决于消费者(委 托人、雇主等)的满意程度;消费者是否满意取决于译者 是否达到了其委托的目标。如果以这种准则衡量翻译作品, 历来被尊崇为金科玉律的种种翻译标准就被抛弃了。译得 “好”的译文未必就是成功的译文。达到消费者目标的译 文才是好译文。
严复:信、达、雅 林语堂:忠实、通顺、美 刘重德:信、达、切 古正坤:多元互补论
Page 13
3. Principles for translation criticism
1.翻译批评的对象不仅仅是翻译作品本身,还应是翻译 过程和译者,但对译者进行翻译批评不是对其进行人身 攻击,而是将其置于历史文化语境之下对其翻译立场、 翻译方案以及翻译视界等进行考察;
Translation Criticism and Appreciation 翻译批评与鉴赏
1
A
Comparative Linguistic Approach A Textual Linguistic Approach A Stylistic Approach A Cultural Studies Approach A Literary Criticism Approach An Aesthetic Approach A Translation studies Appr对诸如“信息再现活动、 语言转变活动、符号转换活动和内容传达活动”的 合理程度和转换结果的等值程度作出评价——就原 作与译作而言,两者之间就等值程度的可比因素集 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译者在具体作品中所观所感的世界与作者意欲 表现的世界是否吻合(包括思想内容、思想倾向、 思维程式)? 2. 译者所使用的翻译方法和手段与作者的具体创 作方法与技巧(包括艺术安排、技巧、语言手段) 是否统一? 3. 译作对读者的意图、目的与效果与原作对读者 的意图、目的与效果是否一致(包括对读者审美的 期待及读者的反应)?
8
李明:翻译批评主要是针对具体的译作或与
译作有关的某种翻译现象所发表的评论。 “批评”在这里不是“批判”,而是“评 论”。既可以是鉴赏,也可以是指出错误式 的批评,还可以是理论性的研究,即借评论
某种翻译现象来说明某个翻译方面的问题。
9
鉴赏和对比分析,既可以以对照原文和一个
译文的形式进行,还可以对照同一个原文和
1). 作者 2). 作者意图
3). 信息:原文表达出来的东西
4). 原文 5). 真理:作者所描述的事实真相
6). 社会:目的语的民族、社区、文化
7). 沟通渠道:电台、电话、报纸、书信等 8). 目的语:翻译出来的语言
9) 委托者
10). 译者:可能是一个人,也可能是多个人 11). 译文使用者 12). 译文
4
Translation
criticism should take into account all the factors and elements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translation as a communicative act: intention, function, text type, register, strategies, principles, rules, constraints, audience). Translation criticism should not be a mere identification of errors, an intuitive or highly subjective appraisal judging translations as “good”, “bad”, “faithful” without qualifying these adjectives.
√
√
√
商业、演讲、 宗教、公文
自传、诗歌、谈话
√
√
科技、新闻、法律
√
√
√
√
戏剧、诗歌、散文、小 说
Page 21
7. The orientation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
1. 提高系统性(systematicity):以学术的态度,从学术的 角度,以建设整个翻译评估的方法架构,去认真耐心地、 按部就班地对所涉及的翻译问题进行理论上的以及具有实 践意义的探讨。
Page 18
按照这样的翻译标准,翻译批评或赏析的准则可能是(1) 译文本身作为艺术品的价值,例如译出来的诗有没有“诗 味”,译出来的戏剧作品在舞台上演出是否可行等;(2) 译文使用者的期望是否得以满足. ---(李明:200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