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3 一 . 怎样认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以及中华民族面对的两大历史任务 ?1 、主要矛盾。
半殖民地半封建近代中国社会的矛盾是错综复杂的,既有内部的、又有外部的,既有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又有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近代中国社会由于出现了资本主义民族工业,也就产生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这样的两个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对立的阶级,产生了这两个阶段之间的矛盾。
当然,在诸多矛盾中,必然有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其中,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近代中国社会的民族民主革命,就是在这些矛盾斗争及其尖锐化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2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对的两大历史任务。
(一)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对的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
(二)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对的两大历史任务之相互关系: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与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这两大历史任务是相互联系而密不可分的。
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要改变中华民族遭压迫、中国人民受剥削的境遇,是要从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统治秩序,是要解决生产关系的问题;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是要改变近代中国社会经济、文化落后的境遇,是要解放和发展以近代工业为主的社会生产力,实现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是要解决生产力的问题。
这两大历史任务的主题、内容与实现方式都不一样,不能互相替代;但又息息相关,不能分割,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后一个任务是前一个任务的最终目的与必然要求。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对的两大历史任务,同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要完成的反帝反封建任务,就是要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面对的第一个历史任务,从而为实现第二个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前提。
P41 二、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是什么?失败原因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腐败社会制度决定的。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清王朝的统治者政治腐败、经济落后、文化保守:一方面从清朝嘉庆年间就开始闭关锁国,妄自尊大,骄奢淫逸;另一方面在在外国已经大举入侵的情况下,面对战争完全没有应变的能力和心态,或盲目进攻,或贪生怕死,临阵脱逃,甚至部分人以“主和”的形式出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清政府一方面在对外战争中一度妥协退让求和投降;一方面害怕人民群众,担心人民群众动员起来会危及自身统治,所以非但敢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进行反侵略斗争,甚至还对中国人民的自发反帝斗争进行镇压。
综上所述,在近代中国,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势力已经紧密结合,反侵略首先要反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不推翻它就不可能真正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国家经济特别是经济技术和作战能力的落后也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当时的欧洲已经历过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生产力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而中国虽然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已经产生,但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同时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中国经济仍停留在封建的自然经济水平上。
经济技术的落后直接造成军事装备的落后,加上闭关锁国导致军队指挥员根本就不了解近代军事战术,从而造成军队战斗力及素质低下。
虽然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均以失败告终,但还是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华的野心,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和把中国变成完全殖民地的图谋;鼓舞了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志,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意识。
从中我们也能得到宝贵的教训:第一,在中国近代,要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富强,必须改变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中国人民必须把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斗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阶级斗争统一起来,才能完成近代中国革命的任务。
第二,落后必然挨打,妥协必败,这是万古不覆的真理。
一味地单纯学习西方的技术的道路是行不通的。
单纯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改变不了中国落后的政治制度。
只有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进行现代化建设,才能使国家真已强大起来。
中国的发展已经证明,只有经过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才是中国真正的出路。
P78三、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教训?(1)洋务运动的性质洋务运动是清朝封建统治阶级中的洋务派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而实行的一场自救改革运动,即具有进步性,也具有落后保守性。
(2)洋务运动的失败的原因第一,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
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务派企图在不改变中国固有的制度与道德的前提下,以吸取西方近代生产技术为手段,来达到维护和巩固中国封建统治的目的,这就严重限制了洋务运动的发展。
第二,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
西方列强依据种种特权,从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加紧对中国的侵略控制,他们并不希望中国真正富强起来,而洋务派处处依赖外国,企图以此来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无异与虎谋皮。
第三,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洋务企业虽然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但其管理確是封建式的,企业内部充斥着营私舞弊、贪污中饱、挥霍浪费等腐败现象。
(3)洋务运动失败的教训:地主阶级不能担负起中国近代化的历史重任。
P179四、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一、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1、从中国方面看: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国军民团结抗战;2、从日本方面看:战争的非正义性,国小人少支持不了持久战争;3、从国际方面看:建立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世界人民支援。
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原因:二、近代的主题是反侵略、求民主。
为此,中国社会各阶级都在探索。
1、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提出《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义和团运动,提出“扶清灭洋”。
结果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失败了。
说明农民阶级不能救中国。
2、地主阶级:林则徐、魏源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抵抗英国侵略。
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自强求富,“中体西用”。
甲午战败,宣告洋务运动破产。
说明地主阶级不能救中国。
3、民族资产阶级改良派,康梁掀起维新变法运动,想走君主立宪道路。
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镇压了维新运动。
说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派,孙黄等领导的辛亥革命,想建立美国式的民主共和制度。
结果辛亥革命的果实落到袁世凯手中。
说明资产阶级共和国在中国行不通。
4、工人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走俄国人的道路,最终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改变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开辟了中国的新纪元。
(1)、实现了国共第一次合作,进行了国民大革命(1924——1927),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2)、进行土地革命(1927——1937),建立了瑞金政权,形成了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对峙。
(3)、抗日战争(1937——1945),实现了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这是中国人民一百年来反帝斗争取得第一次完全胜利。
(4)、解放战争(1945——1949),经过22年奋斗,推翻了国民政府统治。
三、说明,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形成的,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P200、五、为什么说新中国的诞生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二十世纪中国最伟大的巨变?首先,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所产生的重大影响来看:第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第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翻天覆地的大事变,结束了中国长达一百多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一个独立、统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成为中国历史的伟大转折点,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第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政治上,确立了共产党和无产阶级在国家政权中的领导地位;经济上,确立了国营经济在国家经济中的领导地位;意识形态上,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文化上的指导地位。
这样,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经由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道路,就成为历史的必然。
第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削弱了西方帝国主义阵营,壮大了国际共产主义阵营的力量,极大地改变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斗争的格局,为世界民族解放树立了典范,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五,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雄辩地证明了马克思主义不仅适用于俄国,而且适用于中国。
中国以自己独特的革命理论、经验和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其次,经过国民经济恢复和三大改造,中国最终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对人类历史进步和中国的发展壮大,同样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第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确立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走向,既不是永远处于新民主主义的过渡社会,更不是建立资本主义社会。
第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可以集中一切力量,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第三,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我国走出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四,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孤立了帝国主义阵营,使其不再能为所欲为。
以上两个方面充分说明,新中国的诞生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 20 世纪中国最伟大的历史巨变P159六、如何正确评价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民族解放斗争的胜利是国、共两党共同取得的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存在两个矛盾。
一为民族矛盾,二为阶级矛盾,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地位、作用,同这两个矛盾的性质与相互关系直接相联。
抗日战争是全民族战争,这是民族矛盾居于主导地位所造成的。
在全民族战争中起作用的有各派政治势力,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由十年内战转为结成统一战线合作抗日,是抗日战争实现并坚持下来的基础。
蒋介石国民党及其各派系,在抗战爆发前基本上掌握着国家政权,有蒋政权参加,才有全民抗战。
共产党先把“反蒋抗日”改为“拥蒋抗日”,抗战实现以后又反复强调国共合作,强调全国团结抗战,就是说明了这个事实。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力量的兴起、壮大,是抗日战争实现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本条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