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题(含答案)afz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题(含答案)afz

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在甲午战争后,严复翻译的《天演论》所宣传的重要思想是(D)。

A.师夷长技以制夷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D.物竞天择,适者生存2.在甲午战争后,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社会进化论思想的是(A)。

A.严复翻译的《天演论》B.郑观应撰写的《盛世危言》C.冯桂芬撰写的《校颁庐抗议》D.魏源编撰的《海国图志》3.维新派的目的是要在中国建立(B)。

A.民主共和制度B.君主立宪制C.开明君主专制D.汉族皇帝的新王朝4.维新变法运动时期,康有为主张“我朝变法,但采鉴日本”,是指要在政治上实行(D)A.君主专制B.联邦制C.共和制D.君主立宪制5.左宗棠开办的近代军事工业是( C )。

A.湖北织布局B.继昌隆缫丝厂C.福州船政局D.发昌机器厂6.五四运动前夕,中国工人阶级队伍发展到(C)A、100多万人B、150多万人C、200多万人D、300多万人7.辛亥革命的失败是指(A)A.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B.没有推翻清政府的统治C.没有打击帝国主义的在华势力D.没有促进中国革命的向前发展8.武昌起义胜利后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的都督是( B )A.黄兴B.黎元洪C.孙中山D.章太炎9.同盟会的机关报是( C )A.时务报B.新民丛报C.民报D.万国公报10.新文化运动在宣传民主、科学思想的同时,提出必须反对封建的(D)A、孔学C、文化思想C、孔子D、伦理道德11.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侵占我国北方大量领土的国家是( B )。

A.日本B.俄国C.德国D.英国12.近代帝国主义侵华,所谓“国中之国”是指(C)。

A.帝国主义在华的势力范围B.帝国主义强迫我国开放的通商口岸C.租借地D.帝国主义强迫清政府割让的土地13.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经济中占统治地位的是( B )。

A.商品经济B.自然经济C.半殖民地经济D.资本主义经济14.甲午战争中国惨败,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喊出“救亡”口号的是(C)。

A.康有为B.梁启超C.严复D.孙中山15.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音,这主要说明( B )。

A.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后反侵略斗争的继续B.鸦片战争激化国内矛盾而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C.鸦片战争促进中国农民从中世纪的睡梦中苏醒而奋起反抗D.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的直接产物16.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的是(C)。

A.龚自珍B.林则徐C.魏源D.郑观应17.在近代,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最根本原因是( D )。

A.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妥协B.洋务派开展的“自强”、“求富”运动C.民族资产阶级发动的民主革命D.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18.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地点是(C)A.广州B.南昌C.上海D.武汉19.最早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在(D)A南昌起义B秋收起义C八七会议D三湾改编20.国民党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性质是(B)A.私人垄断资本主义B.封建的买办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C.私人资本主义D.国家资本主义21.遵义会议后代替博古对党负总责的是( D )A.毛泽东B.周恩来C.王稼祥D.张闻天22.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 C )A.主张“御敌于国门之外”B.进攻受挫后采取消极防御方针C.“左”倾错误的进一步发展D.丧失了与福建十九路军的合作良机23.下列关于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的表述,正确的是BA.新文化运动的兴起B.先进知识分子提出向俄国学习C.孙中山发起护法运动D.《中俄声明》签订24.中共创立时的领导人是( D )A李达B张国焘C毛泽东D陈独秀25.武昌起义后,袁世凯重新掌握清政府实权的原因有CA.控制北洋新军B.立宪派的支持C.帝国主义的扶植D.革命党人妥协26.第一次国共作用实现的标志是(D)A.1921年底孙中山会见共产国际代表马林B.1922年陈独秀等共产党人参加改组国民党会议C.1923年中共“三大”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D.1924年中国国民党“一大”召开27.从广东出发的国民革命军迅速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军队的主力。

取得这一胜利的原因是(A)①国共两党团结合作②制定了正确的北伐方针③以黄埔军校为基地创建了一支新型军队④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策应了革命军的行动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28.“中国现存的各政党,只有国民党是比较革命的民主派,比较是真的民主派”这一论断的主要依据是(A)A.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封建斗争B.孙中山代表各阶级、各阶层的利益C.国民党在广东建立了革命根据地和军队D.国民党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利益29.下列各项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的是A.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建立B.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C.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D.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答案B30.下列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条件是A.人民解放战争基本胜利B.国民党反动政府已被推翻C.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D.全国人民的热烈拥护答案C31.建国初期,党在土地改革中对富农的政策是A.征收富农多余的土地财产B.消灭富农C.保存富农经济D.限制富农答案C32.响应中共“五一”口号,民主人士发表了A.《对时局的意见》B.《对时局的声明》C.《形势与任务》D.《目前形势与任务》答案A33.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是A.1953年B.1954年C.1955年D.1956年答案B34.1936年8月中共中央向国民党郑重声明:“我们造成建立全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造成如今由普选权选举出来的国会、拥护全国人民和抗日军队的抗日救国代表大会、拥护全国统一的国防政府。

”( D )A.准备在革命根据地建立苏维埃政权B.同意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和平建国C.在政治上完全认同南京国民政府D.准备联合国民党,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35.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C )A.国民革命运动时期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36.1932年1月28日,日军向上海闸北中国驻军进攻,中国爱国将领蒋光鼐、蔡廷锴率领( A )奋起抵抗,发动了一二八淞沪抗战。

A.第二十九军B.第十九路军C.第二十六路军D.第二十五军37.中国“不是任何近代的西方军队所能征服的”,说此话的是A.杜鲁门B.艾奇逊C.瓦德西D.罗斯福答案A38.1939年国民政府政策重心发生转变的直接原因是( C )A.国民党军队在战场上接连失利B.汪精卫集团叛国导致国民党分裂C.日本实行以政治诱降为主的政策D.美英的注意力集中于欧洲战场39.中国共产党十一届共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这次会议标志着(C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确立B.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C.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D.政治体制改革全面启动40.(C)提出我国经济发展的模式要实现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的两个转变。

A.七五计划B.八五计划C.九五计划D.十五计划41.1956年毛泽东作的《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要理论成果。

《论十大关系》围绕的基本方针是(C)。

A.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B.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C.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42.1975年邓小平主持全面整顿的实质是(B)。

A.把国民经济搞上去B.系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C.实现社会秩序的稳定D.以实现“四个现代化”为全党工作大局43.我国“一五”计划期间,苏联援建的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有(A)。

A.156个B.141个C.146个D.150个44.1961年,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的方针是(A)。

A.调整、巩固、充实、提高B.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C.积极领导、稳步前进D.力争上游、多快好省45.1957—1966年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其历史阶段特征是(B)。

A.社会主义经济持续稳定发展B.正确与失误、成就与挫折错综交织C.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D.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46.中国同盟会成立于(C)A.上海B.广州C.日本东京D.北京47.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的领导人是(D)A.邓中夏、苏兆征B.张太雷、陈独秀C.陈独秀、周恩来D.周恩来、朱德48.最早喊出“振兴中华”这个时代最强音的是(D)。

A.林则徐B.魏源C.康有为D.孙中山49.“地道战”“地雷战”“鸡毛信”“小兵张嘎”是哪个时期的象征(C)A.北伐战争B.解放战争C.抗日战争D.十年内战50.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是(C)A.买办资产阶级B.官僚资产阶级C.民族资产阶级D.城市小资产阶级51.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中提出了(A)A.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B.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C.以乡村为中心的思想D.实行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原则52.1930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的一次决议中说:“中国政治经济的根本危机,在全国任何一处是同样继续尖锐化,没有丝毫根本的区别,因此在中心城市爆发了伟大的工人斗争,必然形成全国革命高潮……争取一省和几省首先胜利……没有工人阶级的罢工高潮,没有中心城市的武装暴力,绝不能有一省与几省的胜利。

”上述材料(B)A.正确分析了中国革命高潮即将到来的必然趋势B.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矛盾激化的状况C.制定了中国无产阶级斗争的正确策略方针D.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脱离中国革命实际的思想方法53.蒋介石在抗日问题上由不抵抗政策到提出“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主要原因是( C )A.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B.中共的坚持斗争C.社会舆论的强大压力D.英美的大力支持54.中国共产党制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D)A.实现国家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实现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实现国家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55.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最主要条件是( A )A,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迅速传播B,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工人运动的发展C,共产国际的大力援助.D,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的努力二、多项选择题56.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ABCD)。

A.在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B.在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C.在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D.在社会结构上,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57.下列关于戊戌维新运动中维新派与守旧派论战的表述正确的是(ABCD)。

A.论战的实质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B.论战主要围绕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等问题展开C.论战所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进一步开阔了新型知识分子的眼界,解放了人们长期受到束缚的思想D.通过论战,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在中国得到进一步的传播,维新变法政治运动的帷幕随之拉开58.关于租界的叙述,正确的有(ABC)。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