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佛教介绍

佛教介绍


佛教的“经”和“标志”
“经”是释迦牟尼说法的言论汇集; “律”是佛教戒律和规章制度的汇集; “论”为释迦牟尼大弟子对其理论和思想的阐述汇集。
万字标志
转法论标志
佛教的基本教义
四圣谛 八正道 十二因缘 五蕴 涅槃 缘起 三无漏学 三宝 波罗密 三法印 佛性
佛教

级:
小组成员:
指导教师: 日 期:
宗教发展简史
一、宗教的产生 “宗教”一词是外来 语,源于印度佛教。 佛教以佛陀之言为 “教”,以佛弟子之 言为“宗”。
二、中国宗教信仰 的特点佛教、道教、 伊斯兰教和基督教是 中国公民信仰的四大 宗教。
佛教简介
• 佛教(英Buddhism 梵 Buddha-s/āsana 或 Buddhānus/āsana,巴利名 Buddha-sāsana。注: /代表s上面一小撇。):最早的世界性宗教,距 今三千多年,由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 境内)王子所创(参考佛诞);东汉明帝时经丝 绸之路正式传入我国。知错就改,随时改变错误 的信仰,即是佛教。不脱离实际的、发展的、辩 证的思维,是佛教徒的思维。所以,佛教的特点 是:既自由思想,又理性科学。
3、普贤又译“遍吉” 菩萨 其显著特征是手持如 意棒,身骑六牙白象。 人称“大行菩萨”。 其道场在今四川峨眉 山。 4、地藏菩萨:人称 “大愿菩萨”。 地藏菩萨的特征是 一手持宝珠、锡杖、 剃法、园顶,身着袈 裟的比丘形象。其道 场在今安徽九华山。
佛教分布的区域
中国、日本和韩国地区的汉传佛教
西藏地区的藏传佛教 缅甸、泰国、中国云南等地区的南传佛教 (只有这个部派的佛教才能算是真正的佛 陀原始佛法)
佛教著名典籍
• 法华经-华严经-涅槃经-楞伽经-大般若经-心 经-金刚经-维摩经-阿含经-法句经-大日经楞严经-圆觉经-药师经-地藏经-净土经-大智 度论-俱舍论-瑜伽论-坛经
佛的分类
1、三身佛即法身佛、 报身佛、应身佛,源于天 台宗。中宗为“法身佛”, 名毗卢遮那。左尊为“报 身佛”,名卢舍那。右尊 为“应身佛”,名释迦牟 尼。 2、三方佛又称横三 佛,是指按地域空 间分布而同时存在 的三尊佛,即中尊 娑婆界的释迦牟尼、 左尊东方净琉璃界 的药师佛、右尊西 方极乐世界的阿弥 陀佛。释迦牟尼的 左胁侍为文殊菩萨 右胁侍为普贤菩萨, 三者合称“释家三 尊”。药师佛的左 胁侍为日光菩萨, 右胁为月光菩萨。 3、三世佛又称竖三佛, 是指依三者合称“东方 三圣”或“药师三尊”。 阿弥陀佛的左胁侍观音 菩萨,右胁侍为大势至 菩萨,三者合称“西方 三圣”或“阿弥陀三 尊”。时间轮回流转而 相继存在的三尊佛,即 中尊现在世释迦牟尼佛、 左尊过去世燃灯佛、右 尊未来世弥勒佛。佛教 认为,世界有周期性的 轮回生灭,每经过128 亿年就要毁灭一次。
菩萨的分类
菩萨是候补佛:观音、文殊、普贤、地藏合称为“四大菩萨”。
1、观世音菩萨简称观音。 它是汉化佛教中信仰最为广泛、 化身最多、最为著名的菩萨。观 音常见的形象是左手持净瓶,右 手持杨柳枝,人称“大悲菩萨”。 其道场在今浙江普陀山。 2、文殊菩萨,也称“大智”。 文殊菩萨最为显著的特征是手 持宝剑(象征智慧锐利)、坐 莲花宝座、骑狮子(象征智慧 威猛),人称“大智菩萨”。 像传其道场在今山西五台山。
佛教主旨
佛家,唯心主义, 强调自身修养,讲的 是超世,佛教是教育, 是教人要深信果,要 得正知正见,超脱轮 回,度己度人,成就 佛果。佛教的创始人 是悉达多,从创立到 现在有两千多年。
佛教产生
汉语系佛教传播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段
译传阶段(西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创立时期(隋唐时期)佛教理论已摆脱汉文 译经的束缚,发展成多种独立的体系,创建了 天台宗、三论宗、律宗、法相宗、华严宗、净 土宗、禅宗、密宗等八大佛教宗派。 融合阶段(宋元明清时期)出现儒道释“三 教合一”的趋势,该阶段主要流行禅宗和净土 宗。
佛教的影响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几乎体现在方方面面:从中国 哲学史来看,自魏晋南北朝到隋唐,始终贯穿着佛教的 哲学思想;而宋明理学,基本骨架也都是佛教思想;一 直到 近代,维新代表人物梁启超、康有为、谭词同也还 是秉承了佛教的思想理念来推广社会改良。至于文学艺 术领域,佛教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在我们的生活中, 于 兰盆会、吃腊八粥等民俗活动也是渊源于佛教,甚至 我们的日常用语中,也不知不觉地使用了很多佛教的观 念,如烦恼、世界、因缘。而佛教的道德更对我们的人 生 有着相当的影响,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说, 就是我们沿用至今的生活准则。
谢谢观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