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年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17年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17年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吉林省吉林轻工业设计院有限公司二〇一七年三月项目名称:珲春市海绵城市建设项目一期工程项目单位:珲春市城市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编制单位:吉林省吉林轻工业设计院有限公司证书编号:工咨甲10820070043单位负责人:王金山总工程师:郭荣辉技术负责人:邹军高级工程师经济负责人:刘凤祥高级工程师参加编制人员:王琳琳高级工程师翟伟娜高级工程师赵蕾高级工程师宋学丹助理工程师校核:赵红音校对:徐静目录第一章总论 (1)1.1 项目概况 (1)1.2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4)1.3 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5)1.4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6)1.5 问题与建议 (7)第二章现状分析与建设必要性 (9)2.1 城市概况 (9)2.2 城市生态本底 (11)2.3 现状评价 (12)2.4 需求分析 (15)2.5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6)第三章建设地点与区域条件 (20)3.1 项目地点 (20)3.2 区域建设条件 (20)第四章项目总体建设方案 (28)4.1 项目建设指导思想 (28)4.2 建设原则 (28)4.3 主要建设任务 (28)第五章城市道路系统建设方案 (32)5.1 工程概况 (32)5.2 设计依据 (32)5.3 海绵型道路平纵横设计方案 (33)5.4 海绵型道路技术措施 (37)5.5 海绵型道路工程部分道路改造、交通设施 (46)5.6 合流制改造工程 (32)5.7 工程量 (68)第六章园林绿地系统建设方案 (71)6.1 概述 (71)6.2 建设方案 (73)6.3工程量 (87)第七章城市水系统建设方案 (91)7.1 工程概况 (91)7.2 建设方案 (91)7.3 堤顶路工程 (107)7.4 工程量 (130)第八章节约能源 (132)8.1 设计依据 (132)8.2 工程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 (134)8.3 节能措施 (134)8.4 节能管理措施 (137)8.5 节能效果分析结论与建议 (138)第九章环境保护 (139)9.1 建设地点现状 (139)9.2 设计依据及采用标准 (139)9.3 施工期环境影响及缓解措施 (139)9.4 运行期环境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 (141)9.5 环境影响控制预期效果 (142)第十章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143)10.1 劳动安全卫生 (143)10.2 消防 (144)第十一章组织机构及建设管理 (147)11.1 组织机构 (147)11.2 项目建设管理 (147)11.3 运营管理 (147)第十二章项目实施进度与工程招标 (148)12.1 项目建设期及进度安排 (148)12.2 项目实施进度表 (148)12.3 项目工程招标 (149)第十三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151)13.1 编制依据 (151)13.3 项目总投资估算 (153)13.4 资金筹措 (154)第十四章财务评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1 编制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2 财务评价基础数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3 生产成本和销售收入估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4 利润估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5 偿债能力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6 不确定性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7 财务评价指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8 财务评价结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五章社会评价 (158)15.1 项目对社会影响分析 (158)15.2 项目与所在地互适性分析 (158)15.3 社会风险分析 (158)15.4 社会评价结论 (159)第十六章结论与建议 (160)16.1 结论 (160)16.2 建议 (160)附图:1、海绵型道路平面布置图2、海绵型道路标准横断面图3、海绵型道路人行道结构图4、污水管网总平面布置图5、园林绿地系统平面分布图6、库克纳河上游段标准横断面图7、库克纳河城郊段1标准横断面图8、库克纳河城郊段2横断面图9、库克纳河城区段1横断面图10、库克纳河城区段2横断面图11、库克纳河下游段横断面图12、北干渠上游段标准横断面图13、北干渠中游段标准横断面图14、北干渠下游段标准横断面图15、库克纳河生态拦蓄坝构造图16、北干渠生态拦蓄坝构造图17、景观跌水坝剖面图18、景观跌水坝平面图第一章总论1.1 项目概况1.1.1 项目名称珲春市海绵城市建设项目一期工程1.1.2 项目承办单位1、项目实施机构珲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项目承办单位单位名称:珲春市城市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成立时间:2006年9月20日企业性质:国有独资单位概况:珲春市城市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是珲春市人民政府为了加大对城市建设投资力度,提高项目管理水平,确保投资建设高效合理,于2006年9月20日经市政府同意批准成立的国有独资有限公司。

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由珲春市财政局划拨珲春市国有资产3,500万元,占股本总额的70%,货币资本1,500万元,占股本总额的30%,货币投资全部由市财政局投资,市财政局是公司唯一股东。

公司主要从事组织运营城乡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基础产业项目的投资建设、管理;房屋、土地的收购储备、转让;土地的开发及项目建设等经营活动。

借鉴国内大型城市的成功经验,结合银行等金融机构要求搭建的按照市场化模式运作,逐步发展成为具有自身造血机能、可持续投融资的集团公司。

1.1.3 项目地点与范围本项目建设范围为近期海绵城市试点区域,主要建设珲春市老城区,北至城北路,西至铁路线,南至滨河北街,东至东关大路,规划范围面积17.39k㎡。

1.1.4 主要建设内容本项目以节水优先、空间均衡、排蓄结合、系统治理为导向,重点实施规划区域内的市政道路系统、园林绿地系统、城市水系统等工程。

按主体工程类别主要建设海绵型道路工程、分流制改造、排水泵站建设、海绵型公园与绿地、水系整治生态修复与防洪等基础设施建设。

海绵型建筑与小区系统随城市小区改造建设一同实施,不在本项目建设范围之内。

主要建设项目一览表按照统筹规划,计划实施,稳步推进的原则,总建设期为4年。

即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

1.1.6 总投资与资金来源本珲春市海绵城市建设项目一期工程总投资157558.11万元。

资金筹措方式为建设单位自筹及申请银行贷款。

并根据各项目特点,拟采取PPP 项目模式。

1.2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2.1 依据的相关法律法规与标准规范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6、《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7、《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8、《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9、《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10、《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6年版)1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16年版)12、《城市绿地设计规范》(GB50420-2007)(2016年版)13、《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2016年版)14、《透水砖路面设计规范》 (CJJ/T188-2012)15、《透水沥青路面设计规范》(CJJ/T190-2012)16、《吉林省海绵城市技术导则》17、《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2014年)1.2.2 依据的政策文件及相关规划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5号)2、《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国发〔2013〕36号)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3〕23号)4、《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吉政办发〔2016〕64号)5、《珲春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6、《珲春市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2015-2030)》7、《珲春市给水专项规划(2012-2030)》8、《珲春市城市排水工程专项规划》(2010-2020)9、《吉林省珲春市生态市建设规划(2013-2020)》10、《珲春市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2005-2020)》11、《珲春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6-2030)》12、《珲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1.2.3 其它依据与主要资料1、2016中央城市工作会议(2015年12月20日)2、《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珲春市加快开放发展的若干意见》(2015年9月14日)3、《珲春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实施方案(2016-2020年)》4、《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5、《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6、国家及地方相关法规、政策、规范和标准等7、项目相关的基础资料和数据1.3 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珲春市位于吉林省最东端,图们江下游,是中国唯一地处中俄朝三国交界的边境窗口城市。

地区属中纬度、中温度、近海洋性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冬暖夏凉,生态环境极佳。

城市濒江临海、依山拥水,拥有河流、湖泊、湿地、草原、森林、沙漠等多种地貌类型,森林植被覆盖率高,空气质量在全国居于前列。

凭借“三疆边城”的独特区位、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优美的自然山水魅力,是东北重点的旅游城市,具有国家级园林城市、森林城市等美誉。

作为我国东部沿边开发开放城市,国家实施长吉图战略的桥头堡,珲春市在全省加快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大格局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按照国家赋予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的功能定位,全市围绕把珲春建设成为山清水秀的生态宜居城市、东北亚著名休闲旅游城市、通达开放的国际合作示范城市的发展目标,坚持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加快提升开放窗口城市的基础设施功能和承载力,在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建设美丽珲春,打造中国北方边境风貌城市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效,2015年城镇化率已达到65%左右。

良好的自然生态本底条件,以及城镇化推进和建设国际化边境开放城市要求,使得城市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构建具有了切实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015年9月《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珲春市加快开放发展的若干意见》中赋予珲春市政府地级市政府管理权限,加大对珲春市公益性建设项目支持力度,支持珲春市申报“海绵城市”建设试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