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口语实践活动记录六时间:地点:三年级教室题目:«给予树»过程:一、谈话导入,切入主题。
同学们,今天李老师将和大家继续学习《给予树》(板书课题)。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给予树是一棵什么样的树呢?(老师在课题上相机画上一棵树,挂上心愿卡)课文中主要写的是谁帮助谁实现了心愿?(板书金吉娅、小女孩)金吉娅为小女孩做了什么?她还为家人做了什么?她送给我们的仅仅就是一把棒棒糖和一个洋娃娃吗?她到底送给了我们什么?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直奔重点,领悟中心。
1、自由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在文中找一找,小女孩到底送给了我们什么?2、指名回答。
出示中心句。
(重点句“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地笑脸”)A、读中心句。
B、从这段话中你了解到了金吉娅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板书:善良、仁爱、同情、体贴)3、小结过渡:课文是怎样表现金吉娅美好心灵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走进小女孩的内心世界。
)三、细读感悟,体会感情。
▲学习课文第1——3自然段。
1、我们先来看看课文第3自然段,谁来读一读,请同学们一边听一边用笔划出直接描写金吉娅的一句话。
2、生回答。
(出示重点句“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
”)指名读,齐读。
3、联系课文读懂金吉娅为什么沉默不语。
A、“沉默不语”是什么意思?B、自由读课文1-3自然段说说金吉娅为什么“沉默不语”?4、指导朗读。
请你带着这样的体会把这句话再读一遍。
此时,金吉娅的哥哥姐姐们是什么样的心情呢?如果我们能与哥哥姐姐高兴的样子对比着来读,就更能读出金吉娅沉默不语的内心了。
(出示相关段落:回家途中,孩子们兴高采烈。
你给我一点暗示,我让你摸摸口袋,不断让别人猜测买了什么礼物。
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5、透过金吉娅沉默不语的内心,我们可以体会出她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学习课文第4自然段。
1、继续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金吉娅到底用这二十美元做了什么呢?2、讨论交流:A、金吉娅用这二十美元做了什么?如果你就是金吉娅,当你来到这棵挂满心愿卡的给予树前,你会怎么做呢?来,把它摘下来,把小女孩的心愿读给大家听听。
(找人上台翻开心愿卡感情朗读)B、听了小女孩的心愿你在想什么呢?C、金吉娅又是怎么想的呢?3、、重点学习“可是妈妈,我们有这么多人,已经能得到许多礼物了,而那个小女孩却什么都没有。
”这句话。
A、出示句子,读句子。
B、删去“什么都”读句子,讨论:比较中你觉得“什么都”这三个字能删去吗?为什么?C、带着这种体会读读这段话。
D、从金吉娅的做法和想法中我们体会到了什么?5、通过学习,我们感受到了金吉娅对小女孩的善良、同情与仁爱。
正因为金吉娅具有这种美好品质,所以她毫不犹豫的帮助了小女孩。
谁能有感情地把第四自然段再读一遍。
四、回归整体,拓展延伸。
1、深入理解课文最后一段话。
A、过渡:圣诞的钟声已经敲响,给予树上有着一个小女孩的梦想,给予树下另一个只有八岁的小女孩帮她实现了这个梦。
曾经担心过,生气过的金吉娅的妈妈,此时有什么举动?她为什么紧紧地拥抱着金吉娅?B、理解:a这段话分几层意思?b联系课文说说你对善良、仁爱、同情、体贴和笑脸的理解。
c带着赞许的语气读读这段话。
d背诵。
2、说话练习:是啊,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深深感动了你,感动了我,更感动了收到洋娃娃的小女孩,假如你就是小女孩,你会对金吉娅说些什么呢?结束语:此时小女孩定和大家所说一样,她正忙着写感谢信呢!我们不仅要懂得爱别人,还要懂得回报他人的爱。
只要人人都奉献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小学三年级下册《爸爸、妈妈对我的爱》口语交际活动设计【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让学生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爱,激发学生爱父母的情感。
2、在互动交际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调动学生表达的欲望,做到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态度大方,有礼貌,语言规范。
【活动准备】1、活动前让学生准备自己从小至今的具有代表性的照片。
2、请学生家长来学校和学生一起参加本次活动。
3、本单元中四篇课文的插图和古诗《游子吟》的意境图;【活动过程】一、复习本单元学过的课文,激情导入话题1、导言:同学们,首先让我们回顾这一单元学过的四篇课文,谈谈哪篇使你最受感动?为什么?(学生谈、老师配合出示相应课文的插图。
)2、在组内交流各自的感受。
3、这几篇课文令你感动,那么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爱)4、这几篇课文都突出了一个大大的“爱”字,你能用精炼的语言来评价课文中的爱吗?《可贵的沉默》──父母之爱无私的、伟大;《她是我的朋友》──朋友之间的爱是真诚的;《七彩钻石》──爱可以创造奇迹,可以感天动地;《妈妈的账单》──母爱无价。
5、教师小结:世上的爱有千万种,唯有它最无私,她不要求你的回报,如果有:那就是只要你过得比他(她)好。
他(她)爱你的程度是没有什么可以比的,如果非要用语言来表述,那就是:只要你要,只要他(她)有;这个人就是妈妈,这个人就是爸爸。
今天我们就以“爸爸妈妈的爱”为主题开展一次活动。
让我们回顾自己的成长过程,谈谈父母对我们的爱。
二、照片展示,深情讲事例1、组内展示自己的成长照片,讲述成长过程中父母对自己的爱,选最难忘的、最令自己感动的事来说。
2、选出小组代表,请他在组内再说一次,并适当加入自己的感想。
组内的同学可以插话,以完善他的发言。
3、推举代表在全班交流。
4、请几位同学谈听后感受。
三、三方互动,温情话彼此。
1、请家长谈谈听了学生发言之后的感受。
2、老师谈此时的想法。
四、古诗引导,纯情悟孝心1、出示图片:《游子吟》的情境图,配乐。
老师配音:关于父母对儿女的感情,也是从古至今人们歌咏的主题,这首《游子吟》不仅赞颂了伟大的母爱,也表达了子女对父母的热爱、感激之情。
配乐朗诵《游子吟》。
2、明白这首诗的意思吗?谈谈你明白了什么?重点谈对最后一句的理解。
3、小结:小草尚且要报答照耀过它的春天的阳光,那么我们做子女的又该怎样报答给予了我们生命和无限关爱的父母呢?五、享受沉默,真情告白1、让我们就像《可贵的沉默》中那样,在沉默中再次回味我们成长的过程中,父母给我们的爱,在心中默默地说出你最想说给父母听的话。
(至少留出一分钟的沉默时间)2、与周围的同学交流心里的话。
3、把心里话说给全班同学听。
六、言随心动,热情化行动1、导言:有许多同学还没有机会把心里话说给全班的同学听,也许有的同学并不想用这样的方法来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也许有的同学更想把这份爱深深地埋在心里,而用行动来表达出来。
无论怎样,爱是需要通过表达来传递的。
你想怎样表达你对父母的爱呢?相信每个同学都有各自的想法,大家互相说一说,很可能别人的想法会对你有帮助呢。
2、自由组合,同学之间互相说说,怎样爱自己的父母。
3、小组汇报。
七、自主评价,亲情至永久1、请学生评价哪种表达方式更好2、请到场的父母来谈谈他们更喜欢孩子们哪种表达爱的方式。
八、总结其实父母爱孩子是不需要回报的,我们也无法评价爱父母的方式究竟哪种更好,只要我们有一颗爱父母的心,你一定会在时时处处都用最恰当的方式表达出对父母的爱,就像父母爱你一样。
【活动后的总结与反思】本次活动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一些学生还能认真倾听别人说话。
会用普通话与人交际,口语交际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效果不错。
但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有些学生不善言谈,语言表达不清楚;有些学生表达不准确等。
1.交流感受到的父母之爱及对父母之爱的回报,注意用具体事例表达真情实感,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2.写父母对自己的爱要表达真情实感,语句通顺。
3.能发现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述。
4.认读与树木有关的形声字,背诵古诗《游子吟》。
5.展示综合性学习成果。
课前准备1.选定凝聚着父母之爱和回报父母之爱的照片、录像、玩具或小礼品等。
2.准备为回报父母之爱而做的礼品。
3.邀请学生家长参加口语交际课口语交际导入课题,激发交际兴趣同学们,在这几天的综合性学习中,我们一定了解到了很多感人的事情。
父母的爱情深似海,我们在爱中一天天长大。
今天,就让我们把自己感受到的爱表达出来,与同学、老师、父母一同分享。
(板书课题)回忆感人事例,同桌交际拿出课前准备的记录或物品,回忆一下你所了解到的故事,然后同桌间互相说一说。
有什么问题可以提问,在交际中把事情的细节回忆清楚。
小组交际,邀请父母一同参加1.组员轮流说,拿出课前准备的物品,向同学和父母介绍。
2.在听的过程中,可以直接向同学的父母提出问题。
3.推举出代表参加全班交流。
全班交际1.各组代表轮流上台,展示综合性学习收集的物品,并介绍物品后面所蕴藏的感人故事。
2.对自己的父母说几句话,说说自己应该怎样爱他们。
(如:大家看,这张照片是我刚四十天时拍的。
我依偎在妈妈的怀里,正甜甜地笑呢。
在这次综合性学习中,我通过采访奶奶了解到,原来我小时候爱哭,是因为我肚子疼。
每天夜里我都哭得妈妈没法睡觉。
每到那时,妈妈就把我的肚子紧贴在她的肚子上,抱着我在屋里遛来遛去,一遛就是一两个小时,有时我哭得太厉害了,妈妈又着急又心疼。
奶奶说我出生后的三个月,一直这样,而妈妈因为总抱着我,累出了肩周炎。
妈妈,我想对您说:您为我付出得太多了。
我一定要好好学习,还有锻炼身体,让身体棒棒的,等您老了的时候照顾您)3.回答同学提出的问题。
模拟采访,家长学生交际1.我们刚才听了那么多感人的故事,知道父母对我们的爱是深沉的、宽广的,更是无私的。
我们可能有许许多多的话想对爸爸妈妈说,也可能有许多问题要请教别的同学的父母。
下面我们就请刚才到台上交流的同学的父母到前面,我们根据刚才同学所介绍的感人事,来采访这些叔叔阿姨,好吗?2.在学生与家长的交际中,进一步感受亲情之爱。
与自己的家长自由交谈,沟通情感习作拓展思路,激发习作兴趣1.同学们,我们刚刚上完一节洋溢着爱的口语交际课,那些感人的事例我们终生也不会忘记。
这节课,我们就来写一写父母对自己的爱。
先自己想一想写什么。
2.自由发言,互相启发,拓展思路:可以写自己在口语交际课中讲过的事,也可以写在综合性学习中了解到的其他事,还可以写自己和父母之间其他感人的事。
记住:只要是爱的故事,无论大小,无论远近,都值得我们用心去写。
鼓励有个性的表达1.我们这篇习作的第一读者将是我们的爸爸妈妈,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写,才能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孩子的理解并铭记他们的爱呢?让我们小组内讨论一下。
2.各组说一说你们讨论的写法有几种(如,写信,给自己的习作绘制插图,附上照片,在习作前给爸爸妈妈写几句话等)。
明确:只要表达了真情实感,把感人的事情写清楚、写具体,爸爸妈妈一定会将我们的习作当做最好的礼品。
进行习作,注意书写工整、语句通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