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长江干流及支流西段水系(江津—长寿)3.1 农村水力资源基本情况3.1.1农村水力资源总量和分布本水系指重庆江津区羊石镇沙溪口~长寿区凤城镇之间的重庆市境内长江干流及其中、小支流。
流域内有重庆市的永川区、江津区、壁山县、綦江县、万盛区、巴南区、渝北区、南岸区、大渡口区、九龙坡区、长寿区、垫江县、梁平县,渝中区、南川区、江北区等16个区、县。
本水系干支流总计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为5384.35MW,其中干流4969.34MW,占本水系92.3%,支流合计415.01MW,占本水系7.7%。
本次调查涉及50条中小河流,其中水能蕴藏量在10MW以上的支流有14条,蕴藏量较大的支流有綦江、笋溪河、龙溪河等。
本水系技术可开发的装机50MW~0.1MW电站有245座,装机容量377.39MW,年发电量138697.63万kW·h。
其中已、正电站195座,装机容量290.76MW,年发电量105081.07万kW·h;规划电站50座,装机容量86.63MW,年发电量33616.56万kW·h。
单河理论蕴藏量10MW及以上河流上装机50MW~0.5MW内电站有102座,总装机容量315.40MW,年发电量116702.3万kW·h。
装机0.5MW~0.1MW内电站有44座,总装机容量10.71MW,年发电量3842.51万kW·h单河理论蕴藏量10MW以下河流上装机50MW~0.5MW内电站有28座,总装机容量34.54MW,年发电量12300.66万kW·h。
装机0.5MW~0.1MW内电站有71座,总装机容量16.75MW,年发电量5852.16万kW·h。
本水系覆盖的16个区县中,巴南区、江津区、万盛区、綦江县、南川县、璧山县6个区(县)有规划电站,2006~2020年规划电站中,巴南区规划电站3座,总装机容量6.46MW,年发电量1485.00万Kw·h;万盛规划电站1座,总装机容量1.6MW,年发电量750.00万Kw·h;江津区规划电站39座,总装机容量57.48MW,年发电量20884.36万Kw•h;南川区规划电站6座,总装机容量18.74MW,年发电量6205.00万Kw•h;綦江县规划电站17座,总装机容量27.33MW,年发电量13120.00万Kw·h;璧山县规划电站10座,总装机容量2.00MW,年发电量840.00万Kw•h。
本水系规划电站地域分布,江津区最丰富,装机容量占总2006~2020年投产电站装机容量的50.84%,其次分别为綦江县、南川区、巴南区、璧山县、万盛区,装机容量分别占2006~2020年投产电站总装机容量的24.17%、16.58%、5.71%、1.77%、1.42%,万盛区最少。
3.1.2 农村水力资源特点本段水系所覆盖地区多为丘陵区,河流集雨面积较大,但河流比较平缓,落差较小,农村水电站规模普遍很小,多数电站为1MW以下电站,部分为1MW~10MW电站,10MW以上电站很少,仅在藻渡河、龙溪河、笋溪河存在几座10MW以上的电站。
3.2 水电建设成就3.2.1建设成就本段水系水力资源丰富,且水电建设进度较快,截止2007年,本段水系已经建成电站或正在建设的电站有195座,总装机容量290.76MW,多年平均发电量105081.07万Kw•h,其中九龙坡区2座,总装机容量0.52MW,多年平均发电量130.00万Kw•h;渝北区7座,总装机容量12.00MW,多年平均发电量4220.00万Kw•h;巴南区26座,总装机容量14.13MW,多年平均发电量3973.67万Kw•h;万盛区2座,总装机容量3.2MW,多年平均发电量1500.00万Kw•h;长寿区11座,总装机容量124.73MW,多年平均发电量43769.50万Kw•h;江津区68座,总装机容量79.14MW,多年平均发电量27933.90万Kw•h;永川区9座,总装机容量2.69MW,多年平均发电量865.00万Kw•h;南川区15座,总装机容量16.09MW,多年平均发电量6110.00万Kw•h;綦江县45座,总装机容量30.87MW,多年平均发电量13523.00万Kw•h;璧山县5座,总装机容量0.95MW,多年平均发电量349.00万Kw•h;垫江县5座,总装机容量6.45MW,多年平均发电量2680.00万Kw•h。
本段水系所覆盖的地区中,长寿已正开发规模最大。
3.2.2 存在问题本段水系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虽然近年来本段水系各区县都在加快水电建设步伐,但由于近年重庆社会经济快速增长,工业、农业、商业及居民生活用电都在急剧增加,供用电矛盾依然比较突出。
2、部分农村水电站设备老化严重,出力不足。
现有农村水电站多数建于七八十年代以前,机组质量差,使用时间长,机组出力低。
3、部分建设较早的农村水电站在当时的社会经济及技术条件下撞击规模较小,且机组出力较低,需要改扩建或重建。
4、部分河流在电站修建时未进行河流规划,梯级布置不合理,浪费水力资源。
5、农村水电站大部分规模很小,上地方网难、地方电网上国家电网难且电价不合理,增大了地方电力企业运行成本,使农村小水电站的生存、发展较为困难。
6、本段水系由于地势相对平坦,落差较小,电站规模很小,骨干电源点缺乏。
7、本段水系电站多为径流式电站,具有调节能力的电站很少,调峰能力有限。
3.3 发展目标、重点和布局3.3.1 发展目标一、经济目标1、农村水电装机容量或发电量年均增长3~10%;2、人均年用电量年增长不低于5%;3、根据本水系覆盖各县(区)实际情况,乡镇及以下农村用电量60%~90%以上由农村水电提供;4、农村水电站及电网现代化水平达到50%,少数经济落后地区达到30%;5、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得到较大提高;绿色GDP大幅增加,水电税利占全县财政收入的8%以上,经济结构更加合理。
二、社会目标1、到2010年基本解决无电人口,乡村通电率达到100%;2、户均年生活用电量年均增长不低于6%;3、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和转移;4、农村生产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三、生态目标1、基本满足生态需水要求,原来不断流的河流无断干涸;2、丰水期电炊户达到25%~40%以上;3、基本巩固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生态建设成果,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四、管理目标1、坚持水能资源开发规范有序,依法管理,杜绝“四无”水电站;2、建立鼓励当地农民以各种形式入股办电的政策措施并取得显著成效;3、出台水电农村电气化建设的地方优惠政策、措施和办法。
4、加强已成水电站的监督,严格执行河流生态需水的下放。
3.3.2 规划重点规划的重点主要在于近期拟建电站,主要为“十一五”期间拟建的电站,本段水系“十一五”期间拟建的电站共有35座,总装机容量46.97MW,年发电量16523.36万Kw·h。
本段水系之中,重点区域为江津区,“十一五”期间拟建电站25座,“十一五”期间投产规模为29.46MW、年发电量10203.36万Kw·h。
3.3.3 规划布局本段水系的电站,主要是以綦江、藻渡河、笋溪河、飞龙河等几大支流为主进行梯级开发,建设条件好、经济指标较优的电站先行开发,龙头水库电站先行开发,结合已建电站,形成本片区的电力网络。
本段水系“十一五”期间主要开发的流域有石龙河、塘河、梅江河、綦江、藻渡河、蒲河、笋溪河、飞龙河、复新河、凤凰溪等。
主要开发的区域为江津区。
这期间主要开发的电站主要有小关导虹管、塘河电站、展鹏电站、双大桥电站、羊蹄洞电站、明洋电站、头渡桥掉站、柏枝山电站、招风岩电站、漆树湾电站、小月电站、太平寺电站、月沱电站、桥头上电站、新田湾电站、岔溪口电站、南村电站、灵仙河电站、凤凰一级电站、凤凰二级电站等一些电站。
重点流域介绍:1、綦江綦江为长江右岸一级支流,发源于贵州习水县仙源乡黄瓜垭,全长222km,沿途流经贵州省的习水、桐梓、重庆市的綦江、江津,由江津区顺江镇注入长江。
贵州习水至綦江赶水段称松坎河,为綦江上游河段,赶水以下称为綦江。
沿途纳入的支流有:右岸的藻渡河、扶欢河、蒲河和通惠河;左岸的羊渡河、郭扶河和清溪河和笋溪河。
境内干流集雨面积4704km2,河长152km,天然落差176m,河口多年平均流量为122.1m3/s。
理论蕴藏量97.91MW,技术可开发量52.92MW。
本段河流的开发任务是:兴建径流式电站,以发电、防洪为主,同时兼顾航运、城乡生活及工业供水等。
2、藻渡河藻渡河是长江干流右岸的二级支流,綦江上右岸的最大一级支流。
发源于南川区大有镇柏枝山黄风洞(入口高程1340m),流经南川区的德隆乡头渡镇到金山镇的界牌出境(出口高程685 m),再经贵州省的桐梓县,又进入重庆市的万盛区,经綦江县汇入綦江干流。
其上游称柏枝溪,河长28km,天然落差655m,中游在贵州境内,下游在綦江、万盛境内。
河流全长95km,集雨面积1195km2,天然落差1500 m。
境内河长45km,集雨面积433km2,天然落差1184 m,多年平均流量27.6m3/s,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16.9MW,技术可开发量70.3 MW,经济可开发量40.3 MW。
该河水力资源蕴藏量丰富,有利于修建调节水库,但因资金等原因至今未能有效利用和开发。
本段河流的开发任务是:发电、供水,同时兼顾旅游等。
3、笋溪河笋溪河属綦江河下游右岸一级支流,发源于贵州省习水县寨坝镇的寨门,至南向北流经贵州省习水县的寨坝镇,在江津区四面山镇的林海村进入江津区境内。
经四面山镇,付家镇、中山镇、李市镇、先锋镇等,于仁沱镇白溪村注入綦江河,全长126.7km,境内河长114km,集雨面积1086km2,落差980m,河床平均比降8.5‰,多年平均流量19.92m3/s。
该河段理论蕴藏量30.3MW。
本段河流的开发任务是:以发电、灌溉为主,同时兼顾旅游、养殖、城乡供水、防洪等。
4、飞龙河飞龙河属长江水系笋溪河左岸一级支流,发源于贵州省习水县,在四面山镇进入江津区境内,由南向北流经四面山镇、中山镇,在中山镇的两河口注入笋溪河。
飞龙河集雨面积180km2,河长39.0km,天然落差1162m,多年平均流量4.36m3/s。
河段理论蕴藏量17.7MW,技术可开发量10.76MW,经济可开发量6.0MW。
飞龙河开发任务,主要是利用水资源修建梯级电站,在斑竹园修建中型水库,总库容0.24亿m3,除灌溉和场镇供水外兼水力发电等综合利用。
3.4 预期效益3.4.1 经济效益1、促进地方电力事业的发展,为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生活提供可靠电力2006年~2020年投产的规模,本段水系总共可以增加水电站76座,总装机容量113.61MW,年发电量43284.36万Kw•h,提供的电量可以加速当地工农业增长,为当地工农业发展提供电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