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古诗词三首之三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
古诗词三首之三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 1207),南宋词人。 字幼安,号稼轩,历城 (今山东济南)人。 原字坦夫,改字幼安, 别号稼轩居士。与苏轼 齐名,并称苏辛。
(宋) 辛弃疾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 溪头卧剥莲蓬。
词 语 理 什么呢?
(继续品味“醉”字。) 3.那对白发夫妻陶醉了。作者辛弃疾看到此情此景, 也陶醉在这样的画面之中。你呢?
(安宁、悠闲、快乐、恬静、幸福的平淡农村生 活让人陶醉使人向往。)
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的作品不仅内容丰富,风格也随着内 容的变化而变化。这首词,便全然不同于他那些 激昂慷慨的作品,而呈现出一种清新、宁馨的风 格。 诗人首先把我们的目光带到了一座小茅草屋, 茅草屋就在长满青草的溪边。听见茅草屋有人操 着柔媚的南方口音带着醉意在互相说话取笑,是 谁呢?原来是一对白发夫妻;再看看茅草屋外, 老夫妻的大儿子在小溪的东面锄田里的杂草,二 儿子正在编鸡笼子,而那个调皮可爱的小儿子, 则趴在溪边剥着莲蓬,那憨稚之态格外让人喜欢。 诗人以简练的笔触勾画出一幅优美的田园景物图, 描绘了一家五口各具情态的形象,借此表现人情 之美和生活之趣。
茅檐:茅草搭的屋子。 醉里:喝了酒后,微微有点醉 意。 吴音:吴地的方言。这里泛指 南方方言。 相媚好:彼此之间很亲密和睦 的样子。 翁媪:老翁、老妇人。 锄豆:在豆田里锄草。 无赖:音同“无赖”,这里指 顽皮、可爱。
1.想一想,这对白发翁媪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又 有勤劳可爱的儿子,心情怎么样?
(要求找出词中的“醉”字进行品味。)
与内容有关。
“清平乐”是词牌名,并不是题目。词是诗歌 的一个种类,因为句子长短不一,所以也称 “长短句”。古代的词,都可以伴乐歌唱, 词的曲调名称叫词牌。清平乐本来是一种音 乐歌曲,后来才用来当做词牌。 “村居”才是这首词的题目,意思是“农村闲 居的人家”。《清平乐村居》这首词是南宋 爱国诗人辛弃疾的描写农村生活的著名作品。
词
文体名称,诗歌的一种。古代的词,都合乐歌
唱,故唐、五代时多称为“曲”、“杂曲”或“曲子词”。
词体萌芽于隋唐之际,形成于唐代,盛等于宋代。 句子长短不一,故也称长短句。词的曲调名称即词 牌。本词的“清平乐”即为词牌名,又名“忆萝月”、 “醉东风”等。双调46字,上阕(片)押仄韵,下阕
(片)押平韵,亦有全押仄韵的。“村居”是词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