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4.清北学霸写给学弟学妹的学习经验

4.清北学霸写给学弟学妹的学习经验

清北学霸写给学弟学妹的学习经验,句句肺腑之言以下是三位清华北大学霸用汗水、勤奋为学弟学妹总结的学习经验,句句肺腑之言:清北学霸写给学弟学妹的学习经验,句句肺腑之言,家长疯狂收藏!一、这位清北学霸这么说:“在学习上,我特别重视基础知识。

所谓‘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只有基础扎实,我们的知识大厦才能牢固。

”在平时的学习中,要记住这样一句话:“你所能达到的高度,往往取决于你知识基础的广度和深度。

”这是什么意思呢?如今的自主招生考题及高考考题也是越来越重视基础,有人曾做过统计,中高考80%的题目都是基础题,仅有20%或更少的题目是提高性的需要同学们具备综合能力。

因此,只要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狠抓基础,牢牢掌握基础知识,并在考试时做到基础题一分都不丢,取得理想成绩并不是难事。

许多参加过高考的同学都有这样的体会:“高考题不难,但挺灵活,有时虽感觉比平常做的模拟题还简单,但一做就错,主要原因就是基础知识掌握得不牢固。

”正因为基础知识在学习中如此重要,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基础。

然而,这个浅显的道理却常常被同学们忽视。

这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不重视基础知识,一味追求解难题、偏题、怪题;课堂上遇到老师讲简单的知识或重复的知识就不愿仔细听;对考试中经常出现的一些笑错误毫不在意。

记住这样一点:简单、基本的知识最易被人忽视,但它却是最重要的,一定要高度重视。

接下来,来谈谈如何夯实基础。

建议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注重课本上的基础知识,以课本为“根据地”。

很多同学似乎都有一种倾向,那就是爱做难题、怪题、偏题,对课本不太重视。

这种做法对学习是否有帮助呢?我们先来听听一位“过来人”是怎么说的:“我的学习成绩一直是班内前几名,因为觉得自己的成绩还可以,想另外去找一条新的实现成绩的‘大跃进’。

于是放开了课本,去钻研一些参考书上的难题、怪题、偏题。

然而,由于对课本的基础知识掌握得不牢固,一做题就出错。

结果做的题不计其数,可脑子却越来越糊涂。

有时连最简单的题目都做错,仔细一总结原因,就是基础知识掌握不牢。

”何谓基础知识?就是课本知识。

我们考试所需要掌握的知识基本都在课本里,可以这样说,只要围绕课本这个“根据地”学习,考试取得好成绩自然不是问题。

因此,抛开课本去研究难题、怪题、偏题显然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走的一条弯路。

“重课本,抓基础”的方法才是学习的正路,一位尝到这个方法甜头的学生这样分享经验:“我在考前曾多次比较、研究前几年的高考试题和答案,发现高考试题并不神秘,它是以课本为基础的,大约有70%是课本知识的再现和变形;有20%属于中等难道的题目,需要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剩下的10%难度较大,需要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结合自己的解题经验,灵活巧妙地解答。

根据高考试卷的难易分配和分数比例,我制定了‘紧扣课本,综合提高’的复习方针,把落脚点放在了实实在在的基础知识上,没有好高骛远地一味做难题、偏题、怪题,所以在高考时发挥得很不错,取得了自己满意的成绩。

”总之一句话,千头万绪抓基础,抓基础就是重视课本内容。

2,注重低年级的学习,为中高考冲刺打下坚实的基础。

常有许多同学在我面前这样的感慨:“我真后悔前两年没有好好读书!”“前两年我要再认真点儿学习就好了!”“如果前两年不是狠地玩儿,说不定这次就能考上大学了。

”学习是没有“一蹴而就”之说的。

中学阶段的学习,每一年都有其独特的的任务,初一初二、高一高二是巩固基础的最佳时期,初三、高三的主要任务是查漏补缺,如果同学们初一初二、高一高二玩过去了,留下的知识漏洞太大,到了初三、高三,这个缺口很有可能就会补不上,补不全。

所以要谨记这样一种观念:中学这几年犹如一场马拉松,若一开始就落后太远,到最后再怎么冲刺也追不上别人了。

因为最后关头,每个人都卯足了劲儿向前冲,速度是差不多的,难分高下,所以最好从一开始就把最大的力气使出来,才能保证自己在最后关头不至于完全落在后面。

3,课堂上认真听讲。

课堂上老师讲授的内容,实际上都是最基础的知识,比如课本上的基本概念、定理、定律、法则、公式、名词、术语等。

也有的老师会做一些知识的延伸,但总的来说,重点还是放在基础知识的讲解上。

因此,课堂才是同学们掌握基础的绝佳时机。

清北学霸写给学弟学妹的学习经验,句句肺腑之言,家长疯狂收藏!二、我的一个北大学霸好友告诉我,他的智商105,据说刚好达到中国人智商平均线。

这位学霸说,他能考上北大,和智商没有半毛钱关系,纯粹是因为坚持了三个方法。

第一:超级自律这位北大学霸说,他从读书开始就非常自律,每天没做完作业之前,绝对不会打开电视,绝对不会玩游戏。

这种好习惯,从小学一直坚持到了高中毕业。

别人家的孩子,父母为了催促孩子做作业伤透脑筋,他从来没有让父母在这个方面为难过。

这位学长还形成了一个习惯,每天都雷打不动预习新课文,这样导致他在第二天上课的时候,都很容易领会老师的讲课,不会像有的同学,老师讲了半天还一头雾水。

可以说,在学习上的高度自觉,是支撑他进入北大的第一个基础。

第二,超级勤奋学长说他能够进北大,是因为他比大多数人都勤奋,而不是比大多数人都聪明。

学长进高中的时候,英语还是他的短板,每次考试只能考到七八十分。

为了改变英语上的短板,学长把初中教材找过来,从头到尾开始背单词,背课文。

到后来所有课文只要有人提个开头,他都能够背下去。

解决了课文和单词之后,学长开始大量买试卷,大量做题,把能找到的习题都翻来覆去做,直到基本解决了单词和语法上的难题,从此他的英语再也没有掉下去。

第三,超级高效不仅仅是在学习上勤奋,学长还善于总结经验教训。

学长不管是读初中还是高中,每个学科从一开始就备了错题本,记录的全是他一路上犯的错。

学长说,有些人之所以考试成绩上不去,不是因为笨,而是因为不懂方式方法,犯过的错误,老是重蹈覆辙,这样当然不可能取得好成绩。

学长说他最大的优势就是,基本上不在同一个地方犯两次错,每一道错题都成为他高考路上的纪念碑。

高考前夕,他把这些纪念碑一块块检阅,轻松上了考场,最终如愿以偿进入北大。

总之,这位北大学霸的经验告诉我们,智商是天生的,但学习更多靠后天而不是先天。

一个人只要自律、勤奋、高效,智商差一点也无所谓。

一个人天分聪明但不懂节制、懒散低效,北大清华的大门也不会对他敞开。

清北学霸写给学弟学妹的学习经验,句句肺腑之言,家长疯狂收藏!三、近日我采访了一位清华的学霸,他的学习方法堪称史诗级经典,初高中的同学都非常实用,想要提分的同学们可以行动起来。

1.课堂从小到大,家长和老师都会嘱咐我们,上课要认真听讲,认真记笔记,我们都当成耳旁风,从来没有仔细深究到底怎么在课堂上认真。

上课认真听讲上课认真听要求你要从身体到思维都要调动起来,坐姿端正是认真听讲的前提,如果上课的时候耷拉着脑袋,这节课也就别指望认真听讲了。

思维上,你要跟着老师的节奏走,老师说你思考,你就思考,拼命动脑筋思考,把能想的都想了,老师说看哪里,你就看哪里,用心、用脑子去看,不要犟,课堂上就把自己交给老师!2.认真记笔记记笔记并不难,难的是怎么记,首先你的动作是全程握笔,这一点非常重要,除了方便记笔记,它还能让你时刻保持专注。

记笔记还要分清楚,什么该记,什么不该记,书本上的概念、公式就不用记了,这些记下来都是画蛇添足,而书上没有的,老师重点强调的,老师延伸的,你自己突然的灵感,这些都要记录下来,高中知识延伸出来的内容往往是考试的方向,不能不记。

3.作业高中做作业奉劝大家一句,一定不要抄作业。

如果非要抄,还不如不做,你也累,老师也累。

做作业在做作业前,把课本花个3-5分钟看一遍,这样做作业的时候,效率会高很多。

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认真审题,细心专注,切忌一边跟朋友聊天/一边吃东西,一边做题,把作业当成考试,才能把考试当成作业。

4.做完作业后答案有对错,做完作业之后不要慌慌张张去对答案,留着你的答案让老师去改,这样老师能够把握学生的掌握情况。

针对错题,一般同学都用错题本。

这个习惯很好,但是我倾向于用档案拉边袋,将做错剪下来,背面写上答案,放在袋子里,隔一段时间之后,再拿出来做一遍,如果继续做错,那就放在另一个袋子里,一错袋,隔两天再做的时候,如果还错,就放在二错袋里,如果会做了,就拿出来。

你可以选择在考试前一周或者两周做这些题目,每次做的时候就可以发现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点和易错点。

对于做了两三遍还是不会的题目,就可以转移到错题本上了,这些一般都是比较有难度且思维比较复杂的题目,记下来时常翻翻,效果显著。

5.复习复习是学习的必然路径。

不复习的学习只能学到皮毛。

好的老师会带领学生梳理、搭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如果老师没有带领,那么复习就要靠自己去梳理,从而填补知识漏洞。

漏洞怎么找?上面的错题袋就是最好的梳理漏洞的途径,那些错了一遍、两遍的题目,很可能就是存在知识掌握的误区和盲区,平时做的工作,在复习的时候就非常有用了。

学习功夫下在平时,这句话一点没错。

6.搭建知识体系搭建知识体系需要你把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整理出来,基本上是用思维导图的方法进行梳理,很多同学都有经验,这里不做赘述。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不要贪多,如果一个逻辑图不能够全部囊括,那就用两个,慢慢啃知识点。

以上方法是这位清华学霸从初中一直用到高中的方法,一直比较有成效,如果你还没有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方法,不妨试试吧!清北学霸写给学弟学妹的学习经验,句句肺腑之言,家长疯狂收藏!从以上三位学霸总结的学习经验来看,有共同点也有不同之处,共同点就是讲方法、非常勤奋、坚持不懈的努力,不同之处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方法!学弟学妹们,加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