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居住区绿地规划案例分析

居住区绿地规划案例分析


2
居住区绿地规划总图
案例分析
3
道路分析
案例分析
4
道路分析
本次规划的道路交通组织以街坊式的人车分流为基本模式, 力求在创造与城市紧密结合的半开放式社区的同时,营造出 良好的道路景观与街道景观。 整个国际街区出入口的设置区别于传统封闭小区的模式,社 区出入口不仅仅承担车辆及行人的出入,更是城市空间向社 区居住空间的过渡融合。设计规划强化南北两条主干道与风 情步行街相交的位置作为整个社区的两大形象出入口,原则 上减少向城市干道的出入开口,使所有等级的开口形成由外 向里,由开放到私密逐级过渡的序列关系。以演绎为一趟“回家” 的历程。人行系统的设 置原则为良好的通达性 及完善的景观依托。从 开放的社区入口广场开 始,人行经历了开放的 配套商业街空间到半开 放的社区绿地空间再到 独立私密的组团庭院空 间,整体人行系统呈现 鱼骨状的空间造型,较 大程度上地避开了外环 是的车行系统。
案例分析
————西海岸街区 ————西海岸街区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 张庆
2012年3月14日
案例分析
1
概述
该项目位于海门城市发展轴 的“白钻级”区位,设计规 划为国际化,高品位,复合 型居住区。
居住区内功能多样化, 并与景观设计结合, 分别沿商业街和小区 内水系打造出商业街 景观带和滨水景观带。
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8
道路绿化分析
案例分析
9
道路绿化分析
案例分析
10
道路绿化分析
案例分析
11
停车与景观结合
案例分析
12
滨水景观分析
案例分析
13
滨水景观分析
案例分析
14
儿童游乐场设计分析
案例分析
15
儿童游乐场设计分析
案例分析
16
屋顶绿化 优势与劣势
(1)屋顶接受太阳辐射强,光照时 间长,对植物生长有利。 (2)温差变化大,夏季白天温度 比地面高3-5℃,夜间又比地面低23℃;冬季屋面温度比地面高,有利 植物生长。 (3)屋顶风力比地面大1-2级,对 植物发育不利。 (4)相对湿度比地面低10-20%, 植物蒸腾作用强,更需保水。
案例分析
6
空间景观分析
案例分析
7
空间景观分析
从空间角度来看,整个小区规划拟在营造高效而多元的商业居住空 间,因此方案尝试从空间角度对基地做出解析。 ——外向开放空间:基地西面与张謇大道相接,其相前街的带状空 间必然对二者有较强的引力,从而被赋予一定区域范围外向外开放 的要求,适用于特色主题商业街综合体和沿街商业的开发。 ——内向开放空间:通过住宅建筑的围合,在基地中部形成面向小 区以及部分面向社会开放的风情街、公共活动空间和景观中心。 ——半开放空间:住宅楼宇之间的宅前绿地和组团活动场地以及楼 下的架空空间是邻里交流的日常休闲活动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开 放空间与居住私密空间的重要过渡。
案例分析
17
屋顶绿化 本方案中处理手法
屋顶绿地分为坡屋面和平屋面绿 化两种,应根据上述生态条件种 植耐旱、耐移栽、生命力强、抗 风力强、外形较低矮的植物。 坡屋面多选择贴伏状藤本或攀缘 植物。 平屋顶以种植观赏性较强的花木 为主,并适当配置水池、花架等 小品,形成周边式和庭园式绿化。
案例分析
18
2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