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辽宁省大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得胜高中高一(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计14小题,每小题4分,合计56分;1-12小题为单项选择题;13和14两小题为多选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参考系必须是固定不动的物体B.第3 s末是指一个时刻C.地球很大,又有自转,研究地球公转时,地球不可视为质点D.在直线运动中,质点位移的大小一定等于其路程2.2016年6月21日北京青年报以《男子花45小时徒步奔跑“刷六环”》报道了四川青年刘中杰的事迹.为了信仰,刘中杰从八通线土桥地铁站旁边出发,沿北京六环,经过45小时10分钟的奔跑,于6月19日晚7点27分到达终点,累计跑步距离222.48公里.下列关于“刷六环”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A.研究刘中杰长跑时的速度,以他手持的手机为参考系B.分析刘中杰通过紫坞西桥的时间时,可以将其看成质点C.以长安街为轴建立一维坐标系,可以确定刘中杰长跑时各个时刻的位置D.可以用GPS对奔跑中的刘中杰定位,与坐标系无关3.近日,大庆市高中教育资源整合,三所高中撤并,石油高中将搬迁至新址.如果新址操场上国旗平台离地面的高度是0.5m,将坐标系的原点定在平台上,取旗杆所在直线向上方向为坐标轴的正方向,旗杆上固定国旗的A、B两点离地面的距离分别为10.9m和9.4m,那么A、B两点的坐标分别是()A.10.9 m,9.4 m B.11.4 m,9.9 m C.10.4 m,8.9 m D.10.9m,﹣9.4 m 4.甲、乙两人进行100m赛跑,结果比乙超前10m到达终点,如果让甲从原起跑线往后退10m起跑,乙仍从原起跑线起跑,两人都保持原来的速度重新比赛,则比赛结果是()A.同时到B.甲先到C.乙先到D.不能确定5.如图所示,自行车的车轮半径为R,车轮沿直线无滑动地滚动,当气门芯由轮子的正上方第一次运动到轮子的正下方时,气门芯位移的大小为()A.πR B.2R C.2πR D.6.下列关于时间和时刻的两种说法意义相同的是()A.第2 s末和第3 s初B.前3 s内和第3 s内C.第3 s末和第2 s初D.第1 s内和第1 s末7.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是矢量的是()A.位移、时间、速度B.速度、速率、加速度C.加速度、速度的变化量、速度D.路程、时间、位移8.关于路程和位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沿某一直线运动,那么通过的路程就等于位移的大小B.质点通过的路程不同,位移可能相同C.质点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为零,说明物体没有运动D.质点通过一段位移后,它的路程可能为零9.关于物体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越大,加速度也越大B.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C.加速度的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也一定保持不变D.加速度就是增加的速度10.一质点始终向着一个方向做直线运动,在前t时间内平均速度为,后t 时间内平均速度为2v,则物体在t时间内平均速度大小是()A.B.C.v D.11.百米赛跑中,一名学生在20m处的瞬时速度为8m/s,12.5s末到达终点的瞬时速度为9m/s,则他在全程的平均速度是()A.8.25 m/s B.8.5 m/s C.8 m/s D.9 m/s12.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则该物体()A.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速度方向相同B.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速度方向相反C.先做减速运动,后做加速运动,速度方向相同D.先做减速运动,后做加速运动,速度方向相反13.如图所示,汽车向右沿直线运动,原来的速度是v1,经过一小段时间之后,速度变为v2,△v表示速度的变化量.由图中所示信息可知()A.汽车在做加速直线运动B.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v1的方向相同C.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v的方向相同D.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v的方向相反14.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速度为v,加速度为a,根据给出速度和加速度的正负,对以下运动性质的判断正确的是()A.V>0,a<0,物体做加速运动B.V<0,a>0,物体做加速运动C.V>0,a>0,物体做加速运动D.V<0,a<0,物体做减速运动二、实验题(本题共3个小题,15和16小题各4分,17小题8分,合计16分.)15.关于打点计时器的使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4V~6V的直流电源B.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220V交流电源C.使用的电源频率越高,打点的时间间隔就越小D.纸带上打的点越密,说明物体运动的越快16.在实验中,某同学得到一张打点清晰的纸带并相应标出这8个计时点,如图所示,要求测出D点的瞬时速度.本实验采用包含D点在内的一段间隔中的平均速度来粗略地代表D点的瞬时速度,下列几种方法中最准确的是()A.v D=,△t1=0.14 s B.v D=,△t2=0.06 sC.v D=,△t3=0.1 s D.v D=,△t4=0.04 s17.在做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时,要用到打点计时器,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仪器,其电源频率为50Hz,常用的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的电源是(选择直流电或交流电),它们是每隔s打一个点.(2)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和让纸带开始运动,这两个操作之间的时间顺序关系是A.先接通电源,后让纸带运动B.先让纸带运动,再接通电源C.让纸带运动的同时接通电源D.先让纸带运动或先接通电源都可以.三、计算题(本题共2个小题,合计28分.)18.(16分)一个质点沿直线做加速运动,到A点时速度为3m/s,到B点时速度变为12m/s历时6s;到B点后又做减速运动,再经6s到达C点,并停下来,求:(1)从A点到B点过程中的加速度(2)从B点到C点过程中的加速度.19.(12分)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先以3m/s的速度运动60m,又以2m/s的速度继续向前运动60m,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016-2017学年辽宁省大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得胜高中高一(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计14小题,每小题4分,合计56分;1-12小题为单项选择题;13和14两小题为多选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参考系必须是固定不动的物体B.第3 s末是指一个时刻C.地球很大,又有自转,研究地球公转时,地球不可视为质点D.在直线运动中,质点位移的大小一定等于其路程【考点】位移与路程;参考系和坐标系;质点的认识.【分析】参考系,是指研究物体运动时所选定的参照物体或彼此不作相对运动的物体系;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如何选择参照系,必须从具体情况来考虑,一般情况下我们以地面或地面上的物体作为参考系.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质点,根据把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来判断即可,时间和时刻的区分,时间指的是时间的长度,是时间段;时刻指的是时间点,区分它们就看指的是时间的长度还是一个时间点.【解答】解:A、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应根据所研究的问题灵活选取,并不是一定是选取固定不动的物体为参考系,故A错误;B、第3 s末对应一个点,是指一个时刻,故B正确;C、研究地球公转时,地球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可以看成质点,故C错误;D、若物体做往返直线运动时,其路程要大于位移的大小,故D错误.故选:B【点评】为了研究和描述物体的运动,我们引入了参考系,选择不同的参考系,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考系,运动状态可以不同,选取合适的参考系可以使运动的研究简单化.质点是运动学中一个重要概念,要理解其实质,不能停在表面.2.2016年6月21日北京青年报以《男子花45小时徒步奔跑“刷六环”》报道了四川青年刘中杰的事迹.为了信仰,刘中杰从八通线土桥地铁站旁边出发,沿北京六环,经过45小时10分钟的奔跑,于6月19日晚7点27分到达终点,累计跑步距离222.48公里.下列关于“刷六环”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A.研究刘中杰长跑时的速度,以他手持的手机为参考系B.分析刘中杰通过紫坞西桥的时间时,可以将其看成质点C.以长安街为轴建立一维坐标系,可以确定刘中杰长跑时各个时刻的位置D.可以用GPS对奔跑中的刘中杰定位,与坐标系无关【考点】时间与时刻;质点的认识;位移与路程.【分析】质点是只计质量、不计大小、形状的一个几何点,是实际物体在一定条件的科学抽象,能否看作质点物体本身无关,要看所研究问题的性质,看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是否可以忽略,参考系是选作当成不动的物体,可以选择任意物体【解答】解:A、研究刘中杰长跑时的速度,若以他手持的手机为参考系,则他的速度为零,故A错误;B、分析刘中杰通过紫坞西桥的时间时,刘杰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可以看成质点,故B正确;C、以北京六环为轴建立一维坐标系,可以确定刘中杰长跑时各个时刻的位置,故C错误;D、要对奔跑中的刘中杰定位,必须选择参考系,故D错误.故选:B【点评】可视为质点的运动物体有以下两种情况:(1)运动物体的形状和大小跟它所研究的问题相比可忽略不计,如研究地球绕太阳的公转,可把地球当作一质点.(2)做平动的物体,由于物体上各点的运动情况相同,可以用一个点代表整个物体的运动3.近日,大庆市高中教育资源整合,三所高中撤并,石油高中将搬迁至新址.如果新址操场上国旗平台离地面的高度是0.5m,将坐标系的原点定在平台上,取旗杆所在直线向上方向为坐标轴的正方向,旗杆上固定国旗的A、B两点离地面的距离分别为10.9m和9.4m,那么A、B两点的坐标分别是()A.10.9 m,9.4 m B.11.4 m,9.9 m C.10.4 m,8.9 m D.10.9m,﹣9.4 m 【考点】参考系和坐标系.【分析】根据已知条件,确定A、B两点距离平台的距离,定出坐标的数值.坐标原点定在平台上,A的坐标为正,B点的坐标为负.【解答】解:据题,A、B两点离平面的距离分别为10.9﹣0.5=10.4m和9.4﹣0.5=8.9m,故坐标值应为10.4m和8.9m;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对坐标系的理解和应用.坐标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数值,二是正负号,根据该点的位置在原点的上方还是下方确定正负号.4.甲、乙两人进行100m赛跑,结果比乙超前10m到达终点,如果让甲从原起跑线往后退10m起跑,乙仍从原起跑线起跑,两人都保持原来的速度重新比赛,则比赛结果是()A.同时到B.甲先到C.乙先到D.不能确定【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速度.【分析】百米赛跑过程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运动员先由静止做加速运动,当达到最大速度后保持匀速前进直到冲过终点线,每次甲都比乙提前10m到达终点,说明现在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现让甲远离起跑点10m,乙仍在起跑点起跑,因为前后两个过程乙物体所用的时间不变,判断在乙跑完全程的时间内甲物体的位移.【解答】解:运动员先由静止做加速运动,当达到最大速度后保持匀速前进直到冲过终点线,甲都比乙提前10m到达终点,说明现在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现让甲远离起跑点10m,乙仍在起跑点同时起跑,乙跑完全程的时间是个定值,因为匀速阶段甲物体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所以在这个时间内甲的位移会大于110m;故甲先到达,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评】理解百米赛跑过程,运动员先由静止做加速运动,当达到最大速度后保持匀速前进直到冲过终点线5.如图所示,自行车的车轮半径为R,车轮沿直线无滑动地滚动,当气门芯由轮子的正上方第一次运动到轮子的正下方时,气门芯位移的大小为()A.πR B.2R C.2πR D.【考点】位移与路程.【分析】位移是起点到终止的有向线段.当气门芯由轮子的正上方第一次运动到轮子的正下方时,轮子向前运动半个周长,找出气门芯的初位置与末位置,求出位移大小.【解答】解:当气门芯由轮子的正上方第一次运动到轮子的正下方时,轮子向前运动半个周长,气门芯的初位置与末位置如图,由几何知识得,气门芯的位移大小x==R故选D【点评】对于物体的位移,关键找到起点与终点的位置,位移大小等于起点与终点直线距离.6.下列关于时间和时刻的两种说法意义相同的是()A.第2 s末和第3 s初B.前3 s内和第3 s内C.第3 s末和第2 s初D.第1 s内和第1 s末【考点】时间与时刻.【分析】时间是指时间的长度,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离,时刻是指时间点,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解答】解:A、第2s末与第3秒初是同一个时刻,故A正确;B、前3s内的时间间隔是3s,而第3s内的时间间隔是1s,故B错误;C、第3s末和第2s初不是同一个点,它们之间的时间间隔是2s,故C错误;D、第1s内是指时间,而第1s末是时刻,故D错误;故选:A.【点评】时刻具有瞬时性的特点,是变化中的某一瞬间通常与物体的状态相对应;时间间隔具有连续性的特点,与某一过程相对应.7.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是矢量的是()A.位移、时间、速度B.速度、速率、加速度C.加速度、速度的变化量、速度D.路程、时间、位移【考点】矢量和标量.【分析】即有大小又有方向,相加时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物理量是矢量,如力、速度、加速度、位移、动量等都是矢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是标量,如路程、时间、质量等都是标量.【解答】解:A、其中的时间是标量,所以A错误;B、其中的速率是标量,所以B错误;C、加速度、速度的变化、速度都是矢量,所以C正确;D、其中的路程和时间都是标量,所以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是一个基础题目,就是看学生对矢量和标量的掌握.8.关于路程和位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沿某一直线运动,那么通过的路程就等于位移的大小B.质点通过的路程不同,位移可能相同C.质点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为零,说明物体没有运动D.质点通过一段位移后,它的路程可能为零【考点】位移与路程.【分析】位移是指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位移是矢量,有大小也有方向;路程是指物体所经过的路径的长度,路程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路程大于等于位移的大小,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解答】解:A、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故A错误.B、只要初末位置相同,位移就相同,与运动路径无关.故B正确.C、物体的位移为零时,物体不一定没有运动.比如绕操场一圈,位移等于零,物体运动了.故C错误.D、质点通过一段位移后,其路程不能等于0.故D错误.故选B.【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位移和路程的区别以及联系,知道路程大于等于位移的大小,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9.关于物体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越大,加速度也越大B.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C.加速度的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也一定保持不变D.加速度就是增加的速度【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分析】A、加速度的定义式为.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B、加速度是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大,速度变化快.C、加速度的方向保持不变,速度的方向可能改变,可能不变.D、加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解答】解:A、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比如以较大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虽然很大,但加速度很小,为0.故A错误.B、加速度是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大,速度变化快.故B正确.C、加速度的方向不变,速度的方向可能改变,比如平抛匀速,加速度方向不变,速度方向时刻改变.故C错误.D、加速度大小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不是增加的速度.故D错误.故选B.【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理解加速度的概念,知道加速度是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10.一质点始终向着一个方向做直线运动,在前t时间内平均速度为,后t 时间内平均速度为2v,则物体在t时间内平均速度大小是()A.B.C.v D.【考点】平均速度.【分析】先根据平均速度的公式分别求出两段时间的位移,则全程的平均速度等于两段总位移除以总时间.【解答】解:质点在前t时间内的位移x1=•t=,后t时间内的位移x2=2v•t=vt则物体在t时间内平均速度大小是===v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平均速度的求解方法,一般从定义式出发求解,知道平均速度等于总位移除以总时间,即可解题.11.百米赛跑中,一名学生在20m处的瞬时速度为8m/s,12.5s末到达终点的瞬时速度为9m/s,则他在全程的平均速度是()A.8.25 m/s B.8.5 m/s C.8 m/s D.9 m/s【考点】平均速度.【分析】正确理解平均速度的定义,直接根据公式v=即可正确解答本题.【解答】解:排除题目中的干扰因素,百米比赛为直道,其位移为100米,所以平均速度为:v===8m/s故选:C【点评】平均速v=是采用比值法定义的,大小与位移和时间无关,注意平均速度大小等于位移与时间比值,并非路程和时间比值,注意他们的区别12.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则该物体()A.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速度方向相同B.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速度方向相反C.先做减速运动,后做加速运动,速度方向相同D.先做减速运动,后做加速运动,速度方向相反【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分析】根据速度图象直接读出速度的变化情况,根据图线的斜率分析加速度如何变化,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解答】解:开始一段时间速度均匀增大,说明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后来速度均匀减小,说明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但速度一直为正,速度方向相同;故选:A.【点评】本题是速度图象问题,由图线形状直接读出物体速度的变化,抓住图线的“斜率”等于加速度.13.如图所示,汽车向右沿直线运动,原来的速度是v1,经过一小段时间之后,速度变为v2,△v表示速度的变化量.由图中所示信息可知()A.汽车在做加速直线运动B.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v1的方向相同C.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v的方向相同D.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v的方向相反【考点】加速度.【分析】速度是矢量,速度的变化量△v=v2﹣v1,用从矢量v1的箭头到矢量v2的箭头的有向线段表示,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解答】解:速度是矢量,速度的变化量△v=v2﹣v1,根据图象可知,△v的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而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所以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物体做减速运动,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评】矢量相加和矢量相减都符合平行四边形定则或者三角形定则,△v=v2﹣v1=v2+(﹣v1),即矢量相减可以转化为矢量相加.14.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速度为v,加速度为a,根据给出速度和加速度的正负,对以下运动性质的判断正确的是()A.V>0,a<0,物体做加速运动B.V<0,a>0,物体做加速运动C.V>0,a>0,物体做加速运动D.V<0,a<0,物体做减速运动【考点】加速度;速度.【分析】当速度的方向和加速度的方向相同时,物体就做加速运动,当速度的方向和加速度的方向相反时,物体就做减速运动.【解答】解:A、V0>0,a<0,速度和加速度的方向相反,所以物体是做减速运动,故A错误B、V0<0,a>0,速度和加速度的方向相反,所以物体是做减速运动,故B错误C、V0>0,a>0,速度和加速度的方向相同,所以物体是做加速运动,故C正确D、V0<0,a<0,速度和加速度的方向相同,所以物体是做加速运动,故D错误故选:C.【点评】物体做加速还是减速运动,不是看速度或加速度的正负,而是看它们的方向是否相同,本题比较简单.二、实验题(本题共3个小题,15和16小题各4分,17小题8分,合计16分.)15.关于打点计时器的使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4V~6V的直流电源B.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220V交流电源C.使用的电源频率越高,打点的时间间隔就越小D.纸带上打的点越密,说明物体运动的越快【考点】电火花计时器、电磁打点计时器.【分析】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应使用220V的交流电源,电磁式打点计时器使用低压交流电源,电源频率是50Hz,相邻计时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解答】解:A、电磁式打点计时器使用4V~6V低压交流电源,电火花计时器应使用220V的交流电源,故A错误,B正确;C、打点周期等于交流电频率的倒数,因此频率越高,打点的时间间隔越小,故C正确;D、纸带上打出的点越密,则说明相同时间内运动的位移越小,故说明物体运动的越慢,故D错误.故选:BC.【点评】本题考查打点计时器的原理以及应用,对于基本实验仪器不光要了解其工作原理,还要从实践上去了解它,自己动手去实际操作,达到熟练使用的程度16.在实验中,某同学得到一张打点清晰的纸带并相应标出这8个计时点,如图所示,要求测出D点的瞬时速度.本实验采用包含D点在内的一段间隔中的平均速度来粗略地代表D点的瞬时速度,下列几种方法中最准确的是()A.v D=,△t1=0.14 s B.v D=,△t2=0.06 sC.v D=,△t3=0.1 s D.v D=,△t4=0.04 s【考点】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分析】纸带实验中,若纸带匀变速直线运动,测得纸带上的点间距,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可计算出打出某点时纸带运动的瞬时速度,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0.02s,由此可知求出打点时间.【解答】解: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由此可求出某点的瞬时速度大小,因此有:v D=;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0.02s,由此可求出打点的时间间隔△t4=0.04s,故ABC 错误,D正确.故选:D.【点评】要提高应用匀变速直线的规律以及推论解答实验问题的能力,在平时练习中要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对于纸带问题的处理,我们要熟练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以及推论进行数据处理,因此在平时训练中要提高应用基本规律解答实验问题的能力.17.(1)在做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时,要用到打点计时器,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计时仪器,其电源频率为50Hz,常用的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的电源是交流电(选择直流电或交流电),它们是每隔0.02s 打一个点.(2)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和让纸带开始运动,这两个操作之间的时间顺序关系是AA.先接通电源,后让纸带运动B.先让纸带运动,再接通电源C.让纸带运动的同时接通电源D.先让纸带运动或先接通电源都可以.【考点】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分析】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计时仪器,其电源频率为50Hz,常用的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的是交流电,它们是每隔0.02s打一个点;使用时应先给打点计时器通电打点,然后释放纸带让纸带,如果先放开纸带开始运动,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纸带上可能有很长一段打不上点.【解答】解:(1)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计时仪器,其电源频率为50Hz,常用的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的是交流电,它们是每隔0.02s打一个点.(2)开始记录时,应先给打点计时器通电打点,然后释放纸带让纸带(随物体)开始运动,如果先放开纸带开始运动,再接通打点计时时器的电源,由于重物运动较快,不利于数据的采集和处理,会对实验产生较大的误差;同时先打点再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