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模拟试卷及答案(二)

2020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模拟试卷及答案(二)

2020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模拟试卷及答案(二)一、单项选择题1.美国管理学者孔茨和奥唐纳认为"有效的管理总是随机制宜的,因发问而定的"。

这一观点表明了教育管理学具有()A.社会性B.双向多元性C.权变性D.应用性2.师生关系中最基本的一种关系是()A.工作关系B.心理关系C.道德关系D.个人关系3.一支白粉笔,无论是把它置于明亮处还是黑暗处,人们都会把它知觉为白粉笔。

这种知觉特性被称之为()A.知觉的选择性B.知觉的整体性C.知觉的理解性D.知觉的恒常性4.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的形象主要采用了想象的哪种加工方式()A.黏合B.夸张C.拟人化D.典型化5."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句话是()中对教育方针的表述。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B.《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C.《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6. "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是古代()教育的特征。

A.中国B.埃及C.希腊D.罗马7.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这是哪一条教学原则()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8.从迁移的角度看,"题海战术"最可能的理论基础是()A.形式训练说B.相同要素说C.关系转换说D.概括化理论9.教育要适应人发展的顺序性规律,应做到()A.循序渐进B.因材施教C.教学相长D.防微杜渐10[单选题] 在教育目的问题上,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主张体现了()A.社会本位论思想B.个人本位论思想C.社会效益论思想D.教育无目的论思想1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当个体通过他人的经验产生了学习,那么就可以说他是在进行()A.顿悟学习B.潜在学习C.观察学习D.反映学习12.学校文化建设有多个落脚点,其中课堂教学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渠道。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注意加强学校文化和学科文化建设。

这主要有利于落实课程三维课程目标中的()A.知识与技能目标B.过程与方法目标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D.课堂教学目标13.听觉中枢位于()A.额叶B.顶叶C.颞叶D.枕叶14.在对抗性或者具有风险性的体育竞赛活动中发生意外伤害的情况时,()A.学校行为并无不当的,不承担事故责任B.学校已履行了相应职责,行为并无不当的,无法律责任C.学生或者未成年学生监护人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D.学校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15.皮亚杰认为认识的本质就是(),即儿童的认知是在已有图式的基础上通过同化、顺应和平衡,不断地从低级向高级发展。

A.内化B.适应C.认同D.领会二、名词解释16.教学原则17.学习迁移18.素质教育19.概念三、简答题20.简述班集体的特征。

21.简述维持有意注意的条件和方法。

22.在现代教育理念下,一堂好课应符合哪些基本要求?23.运用讲授法教学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四、论述题24.试述教育政策与教育法规的关系。

25.试述情绪与情感的功能。

五、材料分析题26.刘腾辉是城关中学一年级学生,平时住校就读。

为解决学生就餐时的喝水问题,城关中学规定。

各班级学生轮流值日,以两人为单位用铁桶为所在班级抬开水。

2004年某天,刘腾辉与另外一名同学在抬水回来的途中,不慎被绊倒,刘腾辉前胸及右上臂皮肤被烫伤。

(1)请用教育法律相关知识分析学校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2)请你谈谈学校应该怎样加强校园安全防范。

【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权变性原则是指教育管理活动必须根据不同的情况确定和采取不同的措施、方法,实行动态调节,使教育管理具有针对性和适应性。

题干的描述体现了这一原则的内涵。

2.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师生关系可分为社会关系、教育关系、心理关系和伦理关系(人际关系)。

其中教育关系是基本关系,其他师生关系皆服务于这一关系。

师生之间的教育关系是指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以"教"和"学"为中介,以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和自主发展为目标而建立的一种工作关系。

3.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知觉的恒常性是指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但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的知觉映像仍相对不变。

4.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龙"的形象是通过将鹿角、蛇身、鹰爪等九种动物的特征黏合在一起得到的。

5.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条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6.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以僧为师""以吏(书)为师"是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

7.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题干描述的是直观性原则的概念。

8.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桑代克等人认为,迁移是非常具体的、有条件的,需要有共同的要素,只有当两个机能的因素中有相同要素时,一个机能的变化才会改变另一个机能的习得。

两种情境中的刺激相似,反应也相似时,迁移才会发生。

两种情境中相同要素越多,迁移的量也就越大。

"题海战术"有利有弊,原理相似可以促进迁移的产生。

但只是表面形式上的相似则会产生负迁移。

因此,答案为B项。

9.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

人的发展的顺序性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教育工作要遵循这种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人的发展。

10.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坚持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有赫尔巴特、涂尔于、巴格莱等。

11.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观察学习是人的学习最重要的形式。

班杜拉认为,学习是个体通过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结果的观察,从而获得某些新的行为反应或已有的行为反应得到修正的过程。

12.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三维课程目标主要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题干中的描述体现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3.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额叶在组织有目的、有方向的活动中,有使活动服从于坚定意图和动机的作用;顶叶主要是调节机体的触、温、动感觉等;枕叶是视觉中枢;颞叶主要对听觉刺激加工。

14.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详见《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十二条规定。

15.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皮亚杰认为认识的本质就是适应,即儿童的认知是在已有图式的基础上通过同化、顺应和平衡,不断地从低级向高级发展。

二、名词解释16.教学原则:教学原则是根据对一定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

17.学习迁移: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18.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19.概念参考解析: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征的认识。

三、简答题20.简述班集体的特征。

参考答案:(1)明确的共同目标;(2)一定的组织结构,有力的领导集体;(3)共同的生活准则,健全的规章制度;(4)集体成员之间相互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5)宽松的个性发展空间。

21.简述维持有意注意的条件和方法。

参考答案:(1)加深对目的任务的理解;(2)合理组织活动;(3)对兴趣的依从性;(4)排除内外因素的干扰。

22.在现代教育理念下,一堂好课应符合哪些基本要求?参考答案:上好一节课的标准有:(1)教学目标明确;(2)教学内容准确;(3)教学结构合理;(4)教学方法适当;(5)讲究教学艺术;(6)板书有序;(7)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新课程倡导"以学论教,教是为了促进学",作为好课应体现以下六个方面:(1)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2)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保持有效互动的过程;(3)为学生的主动建构提供学习材料和充足的时间;(4)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5)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方式;(6)使学生获得对该学科学习的积极体验与情感。

23.运用讲授法教学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参考答案:(1)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和思想性,要认真组织;(2)讲授要讲究讲授的策略和方式,要系统完整,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符合知识的系统性和启发性教学原则的要求;(3)教师要努力提高语言表达水平,讲究语言艺术;(4)要组织学生听讲;(5)要与其他教学方法配合使用。

四、论述题24.试述教育政策与教育法规的关系。

(1)联系:①二者都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共同的目的;②教育法规以教育政策为指导,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受教育法规的规范和制约;③教育政策决定教育法规的性质,教育法规的内容体现教育政策;④教育法规是实施教育政策的保证。

(2)区别:①制定主体和约束力不同;②基本属性和表现形式不同;③制定程序与实施方式不同;④稳定程度和调整范围不同;⑤公布的范围不同。

25.试述情绪与情感的功能。

参考答案:(1)适应功能。

情绪和情感是有机体适应生存和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

如动物遇到危险时,产生怕的呼救,就是动物求生的一种手段。

(2)动机功能。

情绪、情感是动机的源泉之一,是动机系统的一个基本成分。

它能够激励人的活动,提高人的活动效率。

同时,情绪对于生理内驱力也具有放大信号的作用,成为驱使人们行为的强大动力。

(3)组织功能。

情绪和情感这种特殊的心理活动,对其他心理过程而言是一种监测系统,是心理活动的组织者。

积极的情绪和情感具有调节和组织作用;消极的情绪和情感则有干扰、破坏作用。

情绪和情感的组织作用表现在促成知觉选择,监视信息的移动,影响工作记忆,影响思维活动和影响人的行为表现。

(4)信号功能。

情绪和情感在人际间具有传递信息,沟通思想的功能。

情绪的信号功能体现在个体将自己的愿望、要求、观点、态度通过一定的情感表达方式传递给别人并加以影响。

这种功能是通过表情实现的。

它是非言语沟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中具有信号意义。

例如:点头微笑表示赞赏;摇头皱眉表示否定。

(5)健康功能。

人对社会的适应是通过调节情绪来进行的,情绪调控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身心健康。

情绪情感的健康功能表现为积极的情绪有助于身心健康,消极的情绪会引起人的各种疾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