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

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复习资料一、生物具有生命的物体。

分为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等)。

现在已知生物约200万种生命现象这是所有生物的基本特征。

包括新陈代谢、生长、繁殖、遗传、变异等。

①除病毒外,生物都由细胞构成。

(即病毒没有细胞结构)②生物都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这叫做应激性。

如植物的向光性、向水性等。

③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是新陈代谢二、二、1、生物圈:有生物生存的圈层。

包括地球上全部的生物及生活的环境。

包括大气圈的下层、岩石圈的上层、全部水圈。

范围:海平面上下各10千米。

但绝大多数生物都生活在海平面上下各100米范围内。

2、栖息地:生物圈内生物生存、居住的场所。

栖息地的类型由土壤类型、温度、湿度决定。

3、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

破坏栖息地的重要因素:人类对自然资源掠夺式的开发和不合理利用4、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稳定的营养供给、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

三、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1.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①写出右图各部分的名称②放大物像的是目镜和物镜;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放大倍数=目镜倍数x物镜倍数调换物镜的是转换器;③反射光线的是反光镜;④升降镜筒的是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⑤调节光线强弱的是反光镜和遮光器。

光线强,用平面镜和小光圈;光线弱,用凹面镜和大光圈。

2.显微镜的使用①步骤:取镜和安放、对光、安放装片、观察、整理和存放②对光:“四转一看”转粗准焦螺旋,转细准焦螺旋,转遮光器,转反光镜,左眼看到一个明亮视野 安放玻片3.观察:在观察时,镜筒应先下降,此时眼睛注视物镜;然后镜筒再上升,眼睛注视目镜(左、右都要眼睁开)当视野看到物像偏左下方(右下方),想让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则将玻片向左下方(右下方)移动;当将玻片往右上方(左下方)移动时,视野中的物像则朝左下方(右上方)移动。

③使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由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时,视野内的变化是细胞数目减少,体积变大,视野变暗;由高倍物镜换成低倍物镜时,视野内的变化是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变小,视野变亮。

④整理和存放:提升镜筒,取下装片,擦拭显微镜,转动转换器,使物镜偏向两旁,将镜筒降到最低,反光镜竖立。

4.显微镜中看到的物像是倒立的实像(上下、左右颠倒,如;”9”在视野中是“6”)。

5.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

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6.判断污点的位置:先移动玻片标本,如果污点也随着移动,则污点在标本上;如果污点不动,则污点在镜头上。

再转动转换器,若污点消失,则污点在原来的物镜上;若污点仍在,则污点在目镜上7.视野中央细胞数目与扩大倍数成反比。

例如:目镜10x、物镜10x视野中央细胞数目细胞数目8个,先目镜不变,物镜换为40X,视野中细胞数目为2个(8/4=2)【巩固练习】1.某同学使用的显微镜有如下一些镜头可供选择(见下图),要使被观察的物体放大50倍,应选择的镜头为:A.④和⑤B.③和⑥C.①和④D.②和⑥2.使用的物镜为10X,目镜为10X,第二次使用的物镜仍为10X,而目镜成为5X,那么第二次在视野中看到的物象情况与第一次相比()A.细胞数目增多,但细胞比原来大1/2B.细胞数目增多,但细胞比原来小1/2C.细胞数目减少,但细胞比原来大1/2D.细胞数目减少,但细胞比原来小1/23.如果在目镜为5×、物镜为10×时,显微镜视野里可观察到的细胞如右图所示。

那么,在物镜放大倍数不变的情况下,把目镜改为15×,视野里可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是()A.3 个B.5 C.7 D.94.(09山东招生考试题)小强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了洋葱表皮细胞后兴奋地向同学描述,并把显微镜轻轻挪动给同组同学,但别人却看不清物像。

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A没有调节粗准焦螺旋B射入光线发生改变C显微镜的物镜转换了 D光圈的大小改变5.显微镜观物像时,物像在视野中的位置是右下方,要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载玻片的移动方向应是()A. 左上方 B. 左下方 C. 右上方D.右下方四、细胞的结构和功能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2.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①植物细胞:擦、滴(清水)、撕、展(避免细胞重叠)、盖、染;②动物细胞:擦、滴(生理盐水)、刮、涂(避免细胞重叠)、盖、染(在盖玻片一侧滴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取,重复2~3次)。

a.下图是制作临时装片的四个步骤,这四个步骤的正确顺序应是4,2,1,3(必考)盖的方法: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的放平。

(目的:避免产生气泡)五、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必考)动物和植物细胞的区别:动物细胞植物细胞不同点没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带甜味、酸味的汁液——来自于液泡中的细胞液;高大的树木“顶天立地”---细胞壁中具较强支持作用的纤维素功能细胞壁------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有保护和支持的作用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质------不停地流动,加快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传递遗传信息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线粒体------呼吸作用的场所,提供细胞的生命活动的能量液泡-------内含细胞液,如西瓜的汁液等水果汁液都是细胞液考点:喷洒在蔬菜上的农药很难进入细胞内部,其主要原因是(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施肥后,肥料中含氮的无机盐进入细胞,主要是由细胞膜控制的。

2)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细胞生命活动进行的场所是细胞质。

3)切西瓜流出的红汁水是细胞液,它来自于液泡。

【巩固练习】1.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发现视野中有一污点,转动目镜和移动玻片标本污点都没有移动,说明污点在()A.目镜上 B.载玻上 C.物镜上 D.反光镜上2.与草履虫相比,仙人掌特有的细胞结构是()A.细胞膜B. 细胞质C. 线粒体D.细胞壁3.小明在切割番茄时,流出很多红色的细胞液,它存在于细胞的什么结构中()A. 细胞质B.液泡C.线粒体D.细胞核4.动物细胞中的能量转化器是()A.液泡B. 染色体C. 线粒体D. 叶绿体小结: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结构:线粒体、叶绿体六、细胞的分裂与分化1.概念①细胞分裂: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②细胞分化: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在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其形态、结构、功能随着细胞的生长出现了差异,这就是细胞的分化。

③组织:形态、功能相似,结构相同的细胞组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2.细胞分裂的过程:①先是细胞核一分为二,再是细胞质分裂。

②细胞核分裂时,染色体先进行复制,再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细胞中去,保持亲代与后代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

③动物和植物细胞细胞壁和细胞膜分裂、形成的方式不同。

3.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组织①动物的基本组织:上皮组织(人皮肤的表皮)、神经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血液)②植物的几种基本组织:营养组织(西红柿果肉)、保护组织(西红柿皮、苹果皮等)、输导组织(导管、筛管等)、机械组织(一些木纤维,石细胞,如叶脉,花生的果壳)。

4.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细胞分化形成组织。

如:一颗小树由小长大的原因是: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细胞分化。

【巩固练习】1.“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生物体内存在的不同结构主要是由于细胞()A.生长的结果B. 分裂的结果C.分化的结果D.癌变的结果2.子代细胞在遗传物质组成上与亲代细胞保持着较高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其根本原因是()A.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可复制形成两份,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B.在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产生了特定的变化,执行不同的生理功能。

C.细胞的生长过程中,染色体不发生变化。

D.细胞分裂、生长与分化过程中,染色体均复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3.一粒种子长成参天大树的主要原因是()A. 细胞数目增多B.细胞体积增大C. 细胞数目增多,细胞体积增大D.细胞分裂七、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1.概念①器官:由不同的组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叫做器官。

如:皮肤就是人体内最大的器官。

植物有营养器官(根、茎、叶)和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如:马铃薯、藕等都是茎,甘薯是根,黄花菜、菜花是花。

①系统:由不同的器官按一定的次序组合起来,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构成系统。

如:人体有八大系统:呼吸、运动、消化、循环、泌尿、神经、内分泌和生殖系统。

(可这样记忆:呼吸运动、消化循环、内分泌尿、神经生殖)。

2.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注意:骨骼肌、叶片都属于器官【巩固练习】1.下列植物结构中,属于器官的是( A )2.下列结构中属于组织的是()A.皮肤B.神经纤维C.肌腱D.唾液腺3.下图是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示意图,请据图作答:(1)植物细胞示意图是甲图,你判断的依据是该细胞有细胞壁、液泡(任写一项)(2)图中②④⑥是动植物细胞都有的结构,其中④的名称是细胞核,⑥的名称是细胞质。

(3)我们从婴儿到青少年,个子长高了很多,其根本原因是()A. 经常喝牛奶B.细胞的分裂和分化C. 参与体育锻炼D.父母的养育4.下图是有关生物细胞生活史的概括,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❶--❷属于-------过程❷----❸属于过程八、植物的类群(一) 1.藻类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有茎叶,无根,无输导组织;蕨类植物:有根茎叶,出现输导组织,通过孢子繁殖后代。

(三类共同点:都不产生种子,生殖过程离不开水。

) 2.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种子裸露,无果皮〕被子植物〔种子外有果皮〕。

3.种子植物是真正的陆生植物,生殖过程脱离了水的限制。

A“春来江水绿如蓝”,春水绿的原因是藻类植物。

(藻类植物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B 可以监测空气污染(二氧化硫)的植物是苔藓植物。

(原因是苔藓易受侵害而死亡) C 地层中的煤煤煤煤的形成是古代蕨类植物 D 种类最多、分布最广、适应性最强的植物是被子植物(即绿色开花植物)。

(二)1、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结构简单,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多细胞的个体没有根、茎、叶的分化,用孢子繁殖,一般生活的水中。

常见植物:衣藻(单细胞)、水绵、海带、紫菜、石花菜、鹿角菜等。

作用:藻类植物是浮游动物鱼类的饵料,是大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90%),美味食品、提取药物、食品原料、工业材料等。

2、苔藓植物:生活环境潮湿的陆地环境(地面和墙角)一般具有茎和叶,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

假根仅起固着作用)常见苔藓植物:葫芦藓、地钱、泥炭藓、黑藓作用:检测空气污染指示植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