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的基本程序
课题研究基本程序主要包括制订课题研究方案、研究课题开题、实施课题研究和课题研究总结。
一、制订课题研究方案
制订课题研究方案包括:准确表述研究问题和分解研究问题,将研究问题转换成假设,确定采用研究方法,安排研究计划及人员分工,课题研究的组织和协调等。
(一)分解课题研究目标,抓准研究切入点。
1.确定研究目标。
确定研究方向或研究主题、总体目标。
研究目标可分平行目标、层次目标和综合目标等。
2.选定研究切入点:一是从基础性的、容易的、关键性的问题中选定;二是从已经成功的经验中去寻找;三是从学校教育面临的实际问题中去寻找;四是从教育发展的趋势中去寻找;五是从教育科学理论中去寻找。
(二)明确研究思路,确定研究方法。
1.理清研究思路。
通过对研究问题进行正向分析、逆向分析和化归分析等方法,理清和形成研究思路。
2.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
教育研究方法有主法和辅法。
主法有观察法、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教育实验法、经验总结法、比较研究法、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反思研究法和质的研究法等等;辅法有统计法、测量法和问卷法等等。
3.课题研究方法的使用与选择。
不同类型(内容、条件)的研究课题有不同的研究方法,可以从不同角度、按照不同的标准选择研究方法。
(三)开展理论思维,提出研究假设。
研究假设是研究者将研究问题中的概念转变为能通过观察来计量的变数思考时预测的研究结果(也称“半成品”)。
1.积极开展理性思维。
2.掌握研究假设的基本标准。
3.明确研究假设形成的基本步骤。
4.明确研究假设形成的基本条件。
5.明确研究假设表述的方式。
(四)根据课题类型,搞好研究设计。
1.应用性研究课题的设计。
这类课题,重点是研究如何把教育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转化为教育技能、教育方法和手段,使教育科学知识同实际教育教学衔接起来,达到某种预定的实际目标。
课题特点:应用性、时代性、效益性和灵活性。
课题设计:要突出“应用”。
2.经验研究性课题的设计。
课题要求:研究者必须有一个关于解决该问题的设想或初步的特征理论;用比较严密的研究程序组织研究,便于重复验证;预设实验条件,把变量明确区分,加以控制;对测量的事物规定操作定义。
课题设计:要突出“实验”的特点,充分体现实验要求。
二、课题的立项申报
1.课题负责人和主要参加者需具有一定的教科研能力,对相关学科有较
扎实的专业知识。
课题负责人具有中级以上(含中级)专业技术职称,主要参
加者具有初级以上(含初级)专业技术职称。
2.课题负责人必须是该课题项目的实际主持者和指导者,承担课题设计,并担负实质性的研究任务。
每项课题只能有一或二名负责人。
3.参加课题的主要研究成员人数要加以限制。
重点课题一般在20人以内,一般课题在10人以内。
课题组可根据研究工作的需要邀聘研究顾问或指
导者。
但顾问或指导者不参加教科研成果评奖。
4.课题立项必须填报《课题立项申请书》。
立项申请书一式三份。
5.市级课题的立项申请由市基教科研规划办受理。
6.经市基础教育科研规划领导小组审批立项后的市级课题在15天内,
市基教科研规划办将市级课题《立项批准通知书》下达课题负责人或其所在
单位。
三、怎样进行开题论证
开题论证是课题被批准后,研究工作开始前对课题研究进行的整体构思
与设计。
有人认为课题被批准立项了,就可以直接进入研究过程,不需要再进
行论证。
实际上许多课题研究的实践已经证明是否进行了开题论证,对课题
研究的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一)开题论证的目的与意义
开题论证是对研究计划的再设计,是为整个研究工作设计蓝图,制定行
动路线,其功能和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
1、使课题组成员进入研究状态。
2、使研究思路更清晰。
3、使研究计划更具体。
(二)开题论证的组织实施
开题论证一般以会议的形式进行,其主要过程如下。
1、撰写开题论证报告。
2、邀请专家。
3、开题论证会。
4、修改开题论证报告。
(三)开题论证报告的内容
开题论证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课题名称、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范围
与内容、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研究步骤、研究条件与人员分工、研究的预
期成果等。
四、课题研究的实施
实施课题研究,主要是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和概括结果。
五、课题研究中期检查与评估。
课题中期检查是以课题开题报告为依据,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对课题的进展态势和价值进行评估,并探讨其增值的途径,以期实现甚至超越课题目标功效的教育科研活动。
六、如何进行教育科研的结题
结题条件:(1)按计划完成研究,实现了预期的研究目标;(2)课题
研究报告、工作报告已经完成;(3)反映课题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的资料已
经整理齐全。
七、课题研究总结
1、结题申请报告
2、课题立项申报报告
3、课题立项批复通知
4、结题鉴定表
5、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总结
6、课题研究终结性结题报告
7、附件:
(1)课题成果;(研究报告;相关的论文;自己制作的实验器材、实验获得的实物;自己制作的实物;以及与课题相关的获奖证书及复印件等等)。
(2)课题的有关研究材料(课题实施方案、阶段实施计划、课题科研大事记等)
课题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利用图书馆、档案馆及互联网等广泛查相关的文献资料,加以分析与研究。
2.文本分析法。
以《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纲要》、《本市“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本市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实施意见》、《关于打造“文化五城”建设文化强市的意见》等权威文本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研究法律整体,深刻理解精神实质,分析其中的条文关于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相关规定及发展文化产业的具体要求。
3.实地调查法。
为更好地了解本市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真实现状,在三区各选择3个能体现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主体公园、游乐园、旅游景区、产业园区及科技馆等进行现场观察和询问,并做好记录。
4.访谈法。
计划选择20名专家学者、知名企业家及科技、文化、旅游及宣传等相关部门的政府工作人员,针对本市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相关问题分别进行半小时左右的访谈,并根据情况,召开2到3次的小型座谈会。
5.案例分析法。
对国内外省市及企业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成功的典型案例进行持续追踪调查,进行剖析,深入研究,总结经验。
6.比较研究法。
比较研究美、日、德等发达国家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做法与特点,总结成功经验,得出启示,以供借鉴。
7.统计分析法。
统计2002-2008年本市居民家庭人均文化消费支出数额及其占消费支出的比重,并与发达城市对比,分析本市居民文化消费水平和质量提升的发展空间。
8.分析归纳法。
研究分析查阅的文献资料,归纳总结其研究内容并合理分类;根据比较研究及案例分析的结果,总结归纳国内外文化科技融合发展中好的做法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