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折翼的小天使们,考研路上风风雨雨,我在岸上等你们,把我的上岸经验分享出来希望能帮助到你们。
政治用的是李凡的《政治新时器》,没错就一本,因为我不想花费太多时间给政治,毕竟拉不开差距。
说说史纲吧,和我们从小就学的历史没有太大的区别。
这个“纲”是纲要的意思,所以考研政治里你从来不会见到这种题:请问,xx 是几几年爆发,或者,发动xx的人是谁。
考纲要不会涉及这么细的内容,但是你必须要把中国从近代开始的整个时间线弄明白。
最常见的线(近代各阶级救亡图存的线;近代历史上三件大事的线: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土地改革的线;主要矛盾变化的线等等)你在脑子里需要有这样清晰的思路。
今年的英语普遍反映很难,有人说作文太难写,但我感觉难写都难写,作文的关键得分点在语言,在句式,在语感,反正我是这么认为的。
如果能让阅卷老师觉得他读的是一篇英文文章而不仅是一篇英语文章那你就成功了。
具体的还要个人体会,可以背点模板,是有好处的,然后留意阅读时原味文章的感觉,要写好大小作文其实都不难。
然后是阅读,考研英语得阅读者得天下。
我觉得阅读分两个方面:一是词汇,二是技巧。
先说词汇,我大概是从大三下学期开始背单词的,用的是《一本单词》,我从头到尾就一直背的这本书。
再来说说技巧,所谓技巧,其实是在做了题之后总结出来的,而所谓做题是指真题,在所有的资料中真题是最精华的,也是最接近真题的,因为它本身就是真题... 我当时看的是《木糖英语真题手译版》,开始一般是三天做一套,然后总结,分析,主要记生词,在这本书里并不是讲的繁杂的语法,而是讲了很多技巧的东西,从头至尾我一共看了不下五遍,确实受益很多。
而且,做真题一定不要分开做,一定要控制时间,就像真正的考研一样去对待,一开始可以先不写作文,但是一定要至少留出一个小时来给作文,也就是用两个小时做完客观题,这是个长时间的训练,一定要严格遵守。
还有就是利用起来你的所有零碎时间,我会看看蛋核英语的课程,后来发现零零碎碎的其实学了很多了已经,微信关注蛋核英语与木糖英语的公众号就可以找到了。
专业课自己过完一遍知识点之后,不要以为此时的你有能力去做往年题了,带着这样的一种心态的结果就是你会发现正确率低到令人发指。
当时的我带着一种自己是渣渣的心态刷了一遍练习题,这个时候不用去管正确率,你只需要把自
己错的题目整明白了就可以。
刷完一遍题之后大概你会对知识点有一套属于自己的见解。
此时需要做的就是,找一个你觉得最信任的考研辅导机构,跟着专业的老师,系统的再过一遍知识。
当时我报的一个线上班,为期10天左右的课程结束之后,感觉把零星的点梳理成了一个知识网络,这是我至今依然觉得很牛逼的地方,如果时间不多的同学也比较推荐这种方式
上完暑假的课程之后,考研大纲千呼万唤下终于是出来了,此时迷之自信的我想都没想就开始做考研大纲解析和配套的五六本练习册,这些书到现在还有三分之二是新的...正好说到这里就顺带着提一下。
专业课的资料在一开始的时候选好一套,就坚持用下去就好,经过这么多年的市场竞争,还能活下来继续出书的,都有两把刷子,不必面面俱到,也不推荐两个系列混着用。
我当时开始上课之后就踏踏实实的用的上课的教材,原因很简单,上课总结的教材老师通过自己的研究和理解有所精简,很适合我这种不愿意在花太多时间的学生。
从这个时期开始我的复习策略就是,按照辅导班老师的规划,白天花不到一小时的时间自己做题或者完成作业,然后晚上去上课答疑。
总的来说,后期一直跟着辅导班走的话效率非常的高,不论是需要背诵的重点还是重要热点都会有专门的老师帮忙提前总结好,非常的省时省力。
所以即使我最后一个月冲刺时期浪费掉了大半个月的时间,但我依然通过前期良好的基础完成了最后的准备工作。
最后一周左右的时候,就没什么可说的了,这个时候市面上各种押题的套卷或者书籍都出来了,这个时候就是刷题。
我因为记这种东西的能力不是特别出众,所以当时走的是理解路线,就是先禽兽一般的把所有重点原理记住,然后再根据做预测题目来找经验,这种方式个人很有效。
但是因为没有完全的背诵标答,所以很多时候你需要去积累一些答题的套路,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再去具体的撰写。
所以我在上考场的时候,虽然没有背任何一个押题的具体的题目,但是也都写的八九不离十。
现在我把我去年搜集的历年真题、个人的一些笔记整理、还有一些专业课的辅导资料什么的都免费的送给大家,免费!免费!免费!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这些资料都是个人觉得比较不错的,大家可以下载一个high研APP,然后到上面找我,资料都有免费的下载链接。
大家按照自己的需要下载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