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有理数
——正数和负数
预习课(时段:晚自习时间:20分钟)
1.旧知链接:我们小学学过的数有哪些?
2.新知预习: ①用15分钟的时间阅读教材10-11页的内容,进行知识梳理,熟记基础知识,自主高效预习,提升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②用5分钟的时间完成教材助读设置的问题,然后结合课本的基础知识,完成课后练习。
③将预习中部能解决的问题用红笔标出来,便于讨论时共同探究,合作交流
3.课前准备:课本,导学案,双色笔,练习本.
探究课(时段:正课时间:50分钟)
【学习目标】
1 熟练掌握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方法,提高对正负数的应用能力。
2高效自学、合作探究,探究引入负数的必要性,感受正负数应用的规律和方法。
3 激情投入,全力以赴,感悟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习重点】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学习难点】正确区分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探究点一:正数与负数的有关概念
请同学们探究下面的问题,指出各对数量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零上3℃和零下12℃;
收入800元和支出500元;
增加5㎏和减少2㎏;水位升高0.5米和水位降低1.3米。
问题1:我们把的数叫正数,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号。
问题2:把正数前面加上号的数叫做负数。
问题3: 0既不是,也不是。
方法指导:从实际问题中引出正数与负数的有关概念
探究点二:正数与负数的判断(重点)
例1 判断题:
(1)0可以看成是正数,也可以看成是负数。
()
(2)海拔-155米表示比海平面低155米。
( )
(3)如果盈利1000元,记作+1000元,那么亏损200元就可记作-200元。
( )
(4)如果向南走记为正,那么-10米表示向北走-10米。
( )
(5)温度0℃就是没有温度。
( )
方法指导:根据正数与负数的定义进行判断
例2 下列各数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3
1
,6,-6.5,-7, 210, 0.013,-34,-6% 探究点三:正数与负数的应用
例3如果向东为正,那么走-50米表示什么意思?如果向南为正,那么走-50米表示什么意思?
方法指导:方向问题与正数与负数的联系
拓展提升:欧洲人以地面一层记为0,那么1楼,2楼,3楼,…,就表示为0,1,2,…,那么地下第二层表示为 。
例4 一种零件的内径尺寸在图纸上是30±0.05(单位:毫米),表示这种零件的内径标准尺寸是30毫米,加工要求内径尺寸最大不超过 毫米,最小不小于 毫米。
方法指导:正数与负数的实际意义
训练课(时段:晚自习 时间:20分钟):
1. 把下列各数填在相应的括号里:
-7,53,2003,0,-3
1,+8.4,-5%,-0.0103,-0.12
整数集合: ……
负数集合: ……
非负整数集合: ……
负分数集合: ……
2.向东走-40米的含义是____________,温度下降-5℃的含义是___________
3. 向东走5米,再向东走-3米,结果是( )
A.向东走了8米;
B.向西走了2米;
C.回到原地;
D.向东走了2米.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数前面加上“-”号,这个数就是负数;
B.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C.零既是正数也是负数;
D.若a是正数,则-a不一定就是负数
5.一物体可左右移动,设向右为正,
(1)向左移动12 应记作什么?
(2)“记作8 ”表明什么?
6.测量一座公路桥的长度,五次测得的数据依次是:255米,270米,265米,267米,258米。
求这五次测量的平均值;
如以求出的平均值为基准数,用正、负数表示出各次测量的数值与平均值的差。
培辅课(时段:大自习培辅名单)
今晚你需要培辅吗?(需要,不需要)
我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