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凸透镜成像作图及练习题.docx
凸透镜成像作图及练习题.docx
A.10 cm<f<20 Cm B.f>10 Cm C.f<10 Cm D.f>20 Cm
5.许多家庭的门上都装有防盗门镜(俗称“猫眼”)。从室内透过防
盗门镜向外看,可以看到来客的正立、缩小的像。由此可以断定,
此时防盗门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
A.凸透镜B.凹透镜C.凸透镜和凹透镜D.玻璃砖
6.如图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8 cm,当物体AB放在该凸透镜主轴上距 离凸透镜12 Cm的位置处时,调整 光屏的位置使光屏上岀现该物体清 晰的像,则在光屏上得到一个(
A.烛焰位于
B.烛焰位于
C.烛焰位于
D.烛焰位于
a点时,屏上岀现的实像最小b点时,成放大的实像
C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d点时,成放大的实像
12.一物体放在凸透镜前
晰像,贝U此透镜的焦距
A.一定大于20 Cm
18 Cm处,
(
B.
D.
在透镜另一侧20 Cm处成一清
一定小于9 Cm
一定在9 Cm到10 Cm之间
16.一个物体在凸透镜前的主光轴上,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形
成该物体的明亮、清晰的实像,当用不透光的物体遮住凸透镜的上 半部分后,物体此时在光屏上形成的像是()
A.只有上半部分,亮度不变B.只有下半部分,亮度不变
C.与原来相同,亮度不变D.与原来相同,亮度变暗
17.小明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
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 当物体移到物距为15 Cm时, 它的像一定是()
A.放大的实像B.缩小的实像C.放大的虚像
15.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把物体从距凸透镜 逐渐向凸透镜靠拢的过程中,光屏上所成的像将(
A.一直变大B.一直变小C.先变大后变小
D.
D.
缩小的虚像
2倍焦距之外
)
先变小后变大
A.比实物短,且B端比A端粗B.比实物短,且A端比B'端粗C.比实物长,且B'端比A端粗D.比实物长,且A端比B'端粗
19.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当烛焰离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
眼睛通过透镜观察到的虚像可能是图3-3-7中的()
பைடு நூலகம்20.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凸透镜、烛焰和光屏放在
图3-3-8中AB、C三个位置时,屏上成一个缩小的像,则在A点
屏上已成清晰、缩小的像,当烛焰 向透镜靠近时,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填
“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若要观察到烛焰放大的虚 像,烛焰到透镜的距离应透镜的焦距。
10.有一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将物体从离凸透镜 光轴移到距透镜20 Cm处,A.始终是正立、放大的实像C.离透镜越来越远,像变大
C.移动光屏,
图3-3-2
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
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 可以在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像
i
38•用照相机拍摄人物照片时,(
A.人立在镜头的一倍焦距之内
B.人立在镜头的一倍焦距之外与两倍焦距之内
C.人离镜头越近,得到的照片越小
D.人必须立在两倍焦距之外
39•用照相机给某人拍完半身像后,改拍全身像,应(( 缩短镜头与人的距离,同时增大镜头与底片间的距离 增大镜头与人的距离,同时减小镜头与底片间的距离 只需要增大照相机与人间的距离
位置放的是,在B点位置放的是,在C
点位置放的是。
)
像距逐渐增大
像距逐渐变小
可以成放大的
像,也可以成缩小的像;可以成倒立的像,也可以成正立的像。我
们可以看到,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的、
等取决于物距和凸透镜的_2倍焦距时,凸透镜成的像是_ .焦距时,成虚像,并且虚像的尺寸
3.当物距
物距
关系。
实像;
4.一个物体在凸透镜前20 Cm处,在屏上成一倒立缩小的像,则透 镜的焦距f()
若透镜位置不变,
O 20 3Q 40 So 6∩ 70 80 (Cm)
D.不论光屏移到什么位置,都不能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8.如图所示,是赵强同学用蜡烛、 凸透镜和光屏研究凸透镜成像规
律的实验装置,其中还需要调整的是。调整后烛焰能
在光屏上成立的实
像,若想使像变大,应将蜡烛向
移。
-ft
9.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光
少镜头到底片的距离
D.小红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明的一样大,小红移动位置后,再增 大镜头到底片的距离
37•下为凸透镜成像的示意图. 中阴影部分),则所成的像将
A.像的A部分消失了
C.成像的效果不受影响
A.
由于不慎将透镜的上沿摔掉一块
)
B.像的B部分消失了
D•像A'是完整的,亮度变暗
(图
A.移动光屏,
B.移动光屏,
A.
B.
C.
D.
练习题:
只需要减小照相机与人的距离
1.一个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当物体从离透镜
离透镜20 Cm处的过程中,像与像距的变化为(A.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小B.像逐渐增大,
C.像先小后大,像距逐渐增大D.像逐渐增大,
2.通过实验发现凸透镜可以成实像,也可以成虚像;
30 Cm处逐渐移到
A.倒立放大的实像
I
光屏
B
1
I
B.
)
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实像
7.(2010江苏连云港模拟)如图 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屏未画岀),
D.
过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与物体等大的像。 将蜡烛移到刻度为30 Cm处,则()
正立放大的虚像
3-3-2是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当蜡烛和透镜放在图示位置时,通
D.
20 Cm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缩小的像。小明又把点燃 的蜡烛置于原来的光屏处,则所成像的性质是()
A.倒立放大的实像B.正立放大的虚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D.倒立等大的实像
18.在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的地方, 沿主光轴方向平放一根粗细均匀的
一 /' 棒AB,如图3-3-6所示,则形成的
像AB'为
11.张晨在做研
30 Cm处沿主
这个过程中所成的像(
B.始终是倒立、
D.离透镜越来越近,像变小
)
放大的实像
a b c F dF
■ ■・■■■L∕∙ J
究凸透镜成像的
实验时,保持凸
透镜位置不变,
如图所示,先后使烛焰位于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 置。实验后,他归纳岀以下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12 Cm时成的是放大
C.一定在10 Cm到8 Cm之间
13.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当烛焰离透镜
的实像,当烛焰离透镜7 Cm时成的是放大的虚像,则这个透镜的 焦距不可能是下列的哪个值()
A.8 Cm B.10 CmC.11 Cm D.14 Cm
14.一物体沿凸透镜的主光轴移动,当物距为30 Cm时,在凸透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