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测量复习题
一、选择题
1、某项目要建立平面控制网,下列方法不能使用的是( )。
A 、导线测量
B 、三角测量
C 、卫星定位测量
D 、天文大地测量
2、关于国家、工程水平控制网的布设原则与方案,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 、布设原则不同 B 、遵守规范不尽相同 C 、工作范围不同 D 、等级划分不同
3、在某项目控制测量中,选择的仪器技术参数分别是:一测回方向值中误差"±=2βm ,测距标准精度D mm m D ⨯⨯+±=-61022,该仪器按精度分类是( )。
A 、I 级全站仪
B 、II 级全站仪
C 、III 级全站仪
D 、IV 级全站仪
4、全站仪在测图,放样过程中,电源不足断电后,仪器重新开机后,可以不重新定向而继续工作,提高工作效率的全站仪是( )。
A 、使用光栅度盘
B 、采用增量式测角
C 、动态测角模式
D 、绝对度盘编码系统
5、关于全站仪的三轴误差,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 、视准轴误差可以通过盘左盘右取中数消除;
B 、水平轴倾斜误差可以通过盘左盘右取中数消除;
C 、垂直轴倾斜误差可以通过盘左盘右取中数消除;
D 、单轴补偿是指垂直轴倾斜时,对垂直度盘进行补偿。
6、某项目建立导线控制网,选择的测距仪器的技术参数是:D mm m D ⨯⨯+±=-61022,
按测距仪精度分类,该仪器是( )。
A 、I 级测距仪
B 、II 级测距仪
C 、III 级测距仪
D 、IV 级测距仪
7、全站仪进行测距工作,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 、按工程要求,场地要求,选择相应的仪器;
B 、若采用手工进行测站气象改正计算,不输入温度T ,气压P ;
C 、若采用仪器自动进行测站气象改正计算,输入温度T ,气压P ;
D 、测距前,要设置仪器各项正确参数。
8、我国目前使用的高程系统是( )。
A 、大地高
B 、正高系统
C 、正常高系统
D 、力高系统
9、不是将地面水平方向值归化至参考椭球面上的方法是( )。
A 、垂线偏差改正
B 、标高差改正
C 、截面差改正
D 、方向改化
10、关于高斯投影正反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已知大地坐标(
B ,L ),计算高斯平面坐标(X ,Y )的过程叫正算;
B 、已知高斯平面坐标(X ,Y ),计算大地坐标(B ,L )的过程叫正算;
C 、已知大地坐标(B ,L ,H ),计算三维空间直角坐标(X ,Y ,Z )的过程叫正算;
D 、已知三维空间直角坐标(X ,Y ,Z ),计算大地坐标(B ,L ,H )的过程叫正算;
11、关于水准测量高差计算,按规范要求,正确的是( )。
A 、三、四等水准不加标尺每米间隔真长改正;
B 、三、四等水准加上重力异常加改正;
C 、水准测量高差就是正常高差;
D 、一、二等水准要加上固体潮改正。
12、大地高,正常高,正高关系,下列不正确的是( )。
(注:重力异常改正值--λ;N ——大地水准面差距;高程异常值--ξ)
A 、λ+=正大H H
B 、ξ+=正大H H
C 、ξ+=常大H H
D 、N H H +=常正
13、水准测量要求视线离地面一定的高度,可以减弱( )的影响。
A 、i 角误差
B 、标尺零点差
C 、大气垂直折光;
D 、仪器下沉误差。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北京—54坐标系是地心坐标系
B 、西安—80坐标系是地心坐标系
C 、WGS —84坐标系是参心坐标系
D 、中国2000坐标系是地心坐标系
15、关于I 角检验,说法正确的是()。
A 、《水准规范》规定,一、二等水准测量,"≤10i
B 、《水准规范》规定,三、四等水准测量,"≤15i
C 、《水准规范》规定,作业开始后,管式水准仪每天检验I 角两次,上、下午各一次
D 、电子水准仪与光学水准仪I 角定义,检验方法完全一样
16、与N3水准仪配套的因瓦水准尺的“基辅差”一般为( )。
A 、4687mm
B 、4787mm
C 、606.50cm
D 、301.55cm
17、工程测量要求两项投影(地面边长投影至椭球面、椭球面边长投影至高斯面)改正带来的长度变形每公里不得超过( )。
A 、1.5cm ;
B 、2.5cm ;
C 、3.5cm ;
D 、4.5cm 。
18、下列属于平面控制点的是( )。
A 、三角点
B 、水准点
C 、水准原点
D 、三角高程点。
19、已知某点的B=30°16′13.65212″L= 112°40′10.40178″,该点的六度带和三度带的中央子午线的经度分别是
A 、105°、114°
B 、111°、111°
C 、111°、114°
D 、111° 117°
20、高斯投影间接换带计算中,作为过渡坐标的是( )。
A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
B 、大地坐标
C 、空间大地直角坐标
D 、地心坐标
二、简述题
21、简述控制测量的任务和作用,并举例说明。
22、简述导线概算步骤,并列出计算公式说明。
23、简述换带计算过程,并举例说明,不要求计算。
24、简述利用管式水准仪二等水准测量一测站操作程序。
(注:后—前—前—后)
25、简述水准测量概算步骤,并列举计算公式说明。
26、简述电磁波测距成果计算分类,并列出计算公式说明。
三、综合、计算应用题
27、某测段水准AB ,经二等水准测量,高差m h B A 649.15+=,已知起点A 的高程
m H A 558=,A 点的纬度=A ϕ24°17′,B 点的纬度=B ϕ24°20′,求测段AB 正常水
准面不平行改正数。
(注:/i i i H A ϕε∆⨯⨯-=,ϕ2101537110Sin A ⨯⨯=-,'︒=1824ϕ)
28、在建设测绘过程中,为了便于施工放样工作顺利进行,要求由控制点坐标直接反算的边长与实地量得的边长尽量相等,不得超过施工放样的精度要求,按《工程测量规范》要求,每公里变形值不超过25mm/1km ,现施工场地上有一控制点A ,图上设计控制点B ,平面坐标与高程如表1所示。
(注:m R R A 6370508==)
表1 放样成果表
1、 若用南方2秒级全站仪架设在A 点,放样B 点,全站仪放样前要正确设置哪些参数?
2、 由控制点坐标直接反算的边长与实地量得的边长尽量相等,不得超过施工放样的精度要
求,若超过精度要求,全站仪中的格网因子如何设置?
3、 计算高程因子,比例因子,格网因子,并计算实地要放样的距离,如果格网因子设置为
1,计算说明本次放样实地距离与坐标反算距离差距是否满足工程精度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