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内科学(肢体经络病证)模拟试卷5

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内科学(肢体经络病证)模拟试卷5

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内科学(肢体经络病证)模拟试卷5(总分:6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 A1型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患者肢体关节、肌肉酸楚、重着、疼痛,肿胀散漫,肌肤麻木不仁。

舌质淡,舌苔白腻。

脉濡缓。

治宜选用(分数:2.00)A.蠲痹汤B.乌头汤C.薏苡仁汤√D.防风汤解析:解析:上述症状属于着痹。

其病机为湿邪兼夹风寒,留滞经脉,痹阻气血。

治宜除湿通络,祛风散寒。

其代表方为薏苡仁汤。

本方健脾祛湿,发散风寒。

故C为正确选项。

2.患者肌肉关节刺痛,固定不移,或关节肌肤紫暗、肿胀,按之较硬,肢体顽麻或重着,或关节僵硬变形,屈伸不利,有硬结、瘀斑,面色黧黯,眼睑浮肿,或胸闷痰多。

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舌苔白腻。

脉弦涩。

治宜选用(分数:2.00)A.蠲痹汤B.双合汤√C.独活寄生汤D.蠲痹汤解析:解析:上述症状属于痹证之痰瘀痹阻证。

其病机为痰瘀互结,留滞肌肤,痹阻经脉。

治宜化痰行瘀,蠲痹通络。

其代表方为双合汤。

本方活血化瘀,祛痰通络。

故B为正确选项。

3.患者女性,45岁,类风湿关节炎病史1年,现关节灼热肿痛,而又遇寒加重,恶风怕冷,苔白罩黄,脉弦数。

治宜选用(分数:2.00)A.薏苡仁汤B.羌活胜湿汤C.双合汤D.桂枝芍药知母汤√解析:解析:根据关节灼热肿痛,而又遇寒加重,恶风怕冷,苔白罩黄,脉弦数等症状,可辨为痹证之寒热错杂证,治法:温经散寒,清热除湿,代表方:桂枝芍药知母汤。

薏苡仁汤为治疗痹证之风寒湿痹证的代表方,白虎加桂枝汤、宣痹汤为治疗痹证之风湿热痹证的代表方,双合汤为治疗痹证之痰瘀痹阻证的代表方。

4.患者腰部疼痛,重着而热,暑湿阴雨天气症状加重,活动后或可减轻,身体困重,小便短赤。

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

治当选用(分数:2.00)A.四妙丸√B.知柏地黄丸C.肾着汤D.妙香散解析:解析:上述症状属于湿热腰痛。

其病机为湿热壅遏,经气不畅,筋脉失舒。

治宜清热利湿,舒筋止痛。

其代表方为四妙丸。

本方清利湿热,舒筋通络,强壮腰脊。

故A为正确选项。

5.患者男性,62岁,腰椎间盘突出病史10余年,平素时有腰痛。

近一年来腰痛加重,酸软疼痛,喜揉喜按,腿膝无力,面色潮红,心烦,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细数。

其辨证是(分数:2.00)A.寒湿腰痛B.湿热腰痛D.肾虚腰痛√解析:解析:根据腰痛,酸软疼痛,喜揉喜按,腿膝无力,面色潮红,心烦,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症状,可辨为腰痛之。

肾虚腰痛,治法:补肾益精,代表方:右归丸、左归丸加减。

寒湿腰痛症见:腰部冷痛,酸胀重着,转侧不利,静卧病痛不减,寒冷和阴雨天则加重。

舌质淡,苔白腻,脉沉而迟缓。

治法:散寒行湿,温经通络。

代表方:甘姜苓术汤加减。

湿热腰痛症见:腰部疼痛,重着而灼热,暑湿阴雨天气症状加重,身体困重,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清热利湿,舒经通络。

代表方:四妙丸加减。

瘀血腰痛症见:腰痛如锥刺或痛似折,痛有定处,痛处拒按,日轻夜重,轻者俯仰不便,重者不能转侧。

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脉涩。

突然发病者,多有闪挫跌打外伤史。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通络。

代表方:身痛逐瘀汤、抵当汤加减。

6.患者高热头痛,口噤齘齿,手足躁动,甚则项背强急,四肢抽搐,角弓反张。

舌质红绛,舌苔薄黄或少苔,脉弦细而数。

治当宜选(分数:2.00)A.天麻钩藤饮B.羚角钩藤汤√C.白虎汤加入参汤D.大定风珠解析:解析:上述症状属于痉证之肝经热盛证。

其病机为邪热炽盛,动风伤津,筋脉失和。

治宜清肝潜阳,息风镇痉。

其代表方为羚角钩藤汤。

本方功能平肝熄风,清热止痉。

故B为正确选项。

7.痿证,在治疗上,那部医学著作提出“治痿独取阳明”的治疗原则(分数:2.00)A.《景岳全书》B.《丹溪心法》C.《金匮要略》D.《黄帝内经素问》√解析:解析:《内经》对痿证论述颇详,阐述了痿证的病因病机、病证分类及治疗原则。

在治疗上,《素问·痿论》提出“治痿独取阳明”的基本原则。

故D为正确选项。

8.患者腰部疼痛,重着而热,暑湿阴雨天气症状加重,活动后或可减轻,身体困重,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濡数。

治当(分数:2.00)A.活血化瘀,通络止痛B.清热利湿,通络止痛C.清热活血,利湿止痛D.清热利湿,舒筋止痛√解析:解析:上述症状属于湿热腰痛。

其病机为湿热壅遏,经气:不畅,筋脉失养。

治宜清热利湿,舒筋止痛。

故D为正确选项。

9.痹证与痿证的主要鉴别点是(分数:2.00)A.关节是否屈伸不利B.肢体是否随意运动C.肌肉是否瘦削D.肢体关节有无疼痛√解析:解析:痹证与痿症鉴别:相同点:病变均在肢体关节,均可出现肢体瘦削枯萎不能随意运动;不同点:鉴别要点在于痛与不痛,其次观察肢体的活动障碍:痹证是由于风寒湿热导致经络气血痹阻不通为主,主要表现为肢体关节疼痛,多因疼痛影响活动,日久可导致肌肉萎缩;痿证多发于下肢,表现为肢体痿软无力,一般无肢体疼痛。

故D为正确选项。

10.患者腰脊酸软,下肢痿弱,步履艰难,不能久立,伴耳鸣目眩,遗尿遗精,舌红苔少,脉细数。

其治法是(分数:2.00)B.活血化瘀C.补益肝肾√D.健脾益气解析:解析:上述症状属于痿证之肝肾亏损证。

其病机为肝肾亏虚,阴精不足,筋脉失养。

治宜补益肝肾,滋阴清热。

故C为正确选项。

11.提出“泻南方,补北方”的治痿原则的是(分数:2.00)A.张子和B.朱丹溪√C.刘河问D.李杲解析:解析:朱丹溪承张子和之说,力纠“风痿混同”之弊,提出了“泻南方,补北方”的治痿原则。

“泻南方则肺金清而东方不实……补北方则心火降而西方不虚。

”故B为正确选项。

12.患者因腰部用力不当,症见腰部刺痛,仰俯不便,局部疼痛拒按,舌有瘀斑,治宜选用下列哪个方剂(分数:2.00)A.活络效灵丹B.血府逐瘀汤C.复元活血汤D.身痛逐瘀汤√解析:解析:上述症状属于瘀血腰痛。

其病机为瘀血阻滞,经脉痹阻,不通则痛。

治宜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其代表方为身痛逐瘀汤。

故D为正确选项。

13.下列选项中哪项不是痉证的发病特点(分数:2.00)A.项背强急B.四肢抽搐C.角弓反张D.口舌歪斜√解析:解析:痉证是以项背强直,四肢抽搐,甚至口噤、角弓反张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

口舌喁斜是中风的发病特点。

故D为正确选项。

14.邪壅经络之痉证,如寒邪较甚,舌苔薄白,脉象浮紧,病属刚痉者,其最佳治法是(分数:2.00)A.熄风通络,散寒除湿B.祛风通络,养血和营C.祛风通络,豁痰开窍D.解肌发汗,和营止痉√解析:解析:痉证之邪壅经络证,其病机为风寒湿邪侵于肌表,壅滞经络。

若寒邪较甚,项背强急,肢痛拘挛,无汗,病属刚痉,治宜解肌发汗,以葛根汤为主方。

故D为正确选项。

15.患者项背强直,口噤不语,时作抽搐,伴有恶寒发热,头痛,无汗等表证,苔薄白,脉浮数。

病前无创伤史,治当选用下列哪首方剂(分数:2.00)A.玉真散B.葛根汤√C.五虎追风散D.防风汤解析:解析:上述症状属刚痉。

治宜解肌发汗,以葛根汤为主方。

故B为正确选项。

二、 B1型题(总题数:3,分数:12.00)A.蠲痹汤 B.双合汤 C.薏苡仁汤 D.防风汤(分数:4.00)(1).痹证之痰瘀痹阻证,治宜选方(分数:2.00)A.B. √C.D.解析:(2).着痹,治宜选方(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痹证之痰瘀痹阻证表现为肌肉关节刺痛,固定不移,或关节肌肤紫暗、肿胀,按之较硬,肢体顽麻或重着,或关节僵硬变形,屈伸不利,有硬结、瘀斑,面色黯黧,眼睑浮肿,或胸闷痰多。

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舌苔白腻,脉弦涩。

其病机为痰瘀互结,留滞肌肤,闭阻经脉,治宜化痰行瘀,蠲痹通络。

其代表方为双合汤,故选B。

着痹表现为肢体关节、肌肉酸楚、重着、疼痛,肿胀:散漫,其病机为湿邪兼夹风寒,留滞经脉,闭阻气血。

治宜除湿通络,祛风散寒,其代表方为薏苡仁汤,故选C。

A.双合汤 B.羌活胜湿汤 C.甘姜苓术汤 D.四妙丸(分数:4.00)(1).湿热腰痛,治宜选方(分数:2.00)A.B.C.D. √解析:(2).寒湿腰痛,治宜选方(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湿热腰痛表现为腰部疼痛,重着而热,暑湿阴雨天气症状加重,活动后或可减轻,身体困重,小便短赤。

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

其病机为湿热壅遏,经气不畅,筋脉失舒。

治宜清热利湿,舒筋止痛。

其代表方为四妙丸,故选D。

寒湿腰痛表现为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逐渐加重,静卧病痛不减,寒冷和阴雨天则加重。

舌质淡,苔白腻,脉沉而迟缓。

其病机为寒湿闭阻,滞碍气血,经脉不利。

治宜散寒行湿,温经通络。

其代表方为甘姜苓术汤,故选C。

A.四物汤合大定风珠 B.四物汤 C.人参养荣汤 D.归脾汤(分数:4.00)(1).颤证之气血亏虚证,治宜选方(分数:2.00)A.B.C. √D.解析:(2).痉证之阴血亏虚证,治宜选方(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颤证之气血亏虚证表现为头摇肢颤,面色恍白,表情淡漠,神疲乏力,动则气短,心悸健忘,眩晕,纳呆。

舌体胖大,舌质淡红,舌苔薄白滑,脉沉濡无力或沉细弱。

其病机为气血两虚,筋脉失养,虚风内动。

治宜益气养血,濡养筋脉。

其代表方为人参养荣汤。

痉证之阴血亏虚证表现为项背强急,四肢麻木,抽搦或筋惕肉瞤,直视口噤,头目昏眩,自汗,神疲气短,或低热,舌质淡或舌红无苔,脉细数。

其病机为失血或伤津,阴血亏耗,筋脉失养。

治宜滋阴养血,息风止痉。

其代表方为四物汤合大定风珠。

三、 X型题(总题数:10,分数:20.00)16.下列病证中,可见肢体瘦削枯萎的有(分数:2.00)A.痹证√B.中风√C.痿证√D.痉证解析:解析:痿证日久不愈肢体软弱无力可见肢体瘦削枯萎;痹症反复发作,肢体活动受限可见肢体关节疼痛、火节肿大变形、肢体瘦削枯萎。

中风恢复期之肝肾亏虚证可见半身不遂,患肢僵硬,拘挛变形,舌强不语,或偏瘫,肢体肌肉萎缩。

痉证是以项背强直,四肢抽搐,甚至口噤、角弓反张为主要临床表观的一种病征,而无肢体瘦削枯萎症状。

故正确选项为ABC。

17.痿病实证的常见病因有(分数:2.00)A.感受温热毒邪√B.感受风邪C.湿热浸淫√D.寒湿侵袭解析:解析:痿证是指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不能随意运动,或伴有肌肉萎缩的一种病证。

病理性质以热证、虚证为多,虚实夹杂者亦不少见。

外感温邪、湿热所致者,病初阴津耗伤不甚,邪热偏重,故属实证;但久延肺胃津伤,肝肾阴血耗损,则由实转虚,或虚实夹杂。

内伤致病,脾胃虚弱,肝肾亏损,病久不已,气血阴精亏耗,则以虚证为主,但可夹湿、夹热、夹痰、夹瘀,表现本虚标实之候。

故临床常呈现因实致虚、因虚致实和虚实错杂的复杂病机。

本病病理因素有温邪、湿热和瘀血。

故正确选项为AC。

18.下列可出现肢体瘦削枯萎的有(分数:2.00)A.中风√B.痹证√C.痿证√D.痉证解析:解析:中风肝肾亏虚证可出现肢体瘦削枯萎,症见:半身不遂,患肢僵硬拘挛变形,或偏瘫,肢体肌肉萎缩,舌红脉细,或舌淡红,脉沉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