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师“基于标准的教学”教学设计
基本格式
附件1为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模板;
附件2为行为动词举例;
附件3为目标续写范例;
附件4为学习过程叙写案例。
附件1:惠济区小学数学“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模板
课题:*********
【设计者】郑州市惠济区***小学***
【教材】新世纪版小学数学*年级*册第*单元,第*页
【课程标准】
(学段目标中与本课相关的具体内容标准)
【内容分析】
主要包括:本课主要内容,知识间的前后联系及地位,本节课教材编写的意图及特色,教材内容的数学核心思想,学习重点的确定等。
【学情分析】
主要包括: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含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学生学习该内容可能的困难,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方式及教学难点的预设等。
【学习目标】(以学生为主语)
目标表述中要包含:行为主体、学习内容、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行为程度等。
【评价设计】
应包括:评价题目及设计意图。
评价手段和工具要能检测学生是否达到预期的学习结果。
【学习过程】
1.主要包括:活动内容\ 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指教学活动开展的具体形式,包括学生学习方式—独立学习,还是合作学习等;教师活动的开展—提问或提出任务,组织合作学习,组织交流,讲授等;教学资源的准备等,如学具、教具、课件等。
)\活动的设计意图\活动的时间分配预设。
2.提倡以问题链(大步问题与小步问题相结合)的形式构建教学设计的整体框架。
附件2:行为动词举例
附件3:
【学习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算术平均数的概念,并能解决与例题难度类似的问题;
2.通过阅读课本具体例题和小组交流,在教师提供的实际问题中求加权平均数,并说出“权”的差异对结果的影响;
3. 在小组交流时,至少能举出三个生活实例,体会平均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