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磁性物理总复习.doc

2019年磁性物理总复习.doc

磁性物理总复习
微观:
抗磁性 c
θ
ρ--T
铁氧体
超交换作用
三种结构类型
单、复合铁氧体分子磁矩的计算
ZnO 、Fe 2O 3含量对复合铁氧体性能的影响
宏观:
一. 磁场作用
在外磁场作用下(磁化)θμcos HMs F
-=
在退磁场作用下 )(21M M M H
F z y x Nz Ny Nx NMdM dM 22++==-=⎰⎰μμμ
(形状各向异性能量)
磁化时的现象:
1.磁晶各向异性
来源:双离子模型、单离子模型
⎪⎩⎪⎨⎧++=++++=θθαααααααααsin sin )()(1K K K K K K F 1Ku 22222222F 32113322六角晶体:
立方晶体:2. 磁致伸缩
体积 / 线磁致伸缩 正/负磁致伸缩 λ λ
来源:⎪⎩
⎪⎨⎧形状效应场致伸缩变自发磁化引起的自发形
关于λ的阿库洛夫公式⇒立方多晶体:
532λλλ+= 二.应力作用
θσλσcos 2
3F -=(单轴各向异性的能量) 影响:(1)对Ms 取向的影响
(2)对畴壁位移的影响(束缚作用)
三.磁畴
Fd 最小是分畴根本原因;只有Fd 是形成磁畴的根本原因而别的能量不是。

分畴后⎪⎪⎪⎪⎩
⎪⎪⎪⎪⎨⎧⎪⎪⎩⎪⎪⎨⎧=⎪⎩⎪⎨⎧厚度和能量 稳定平衡状态时,畴壁内磁矩过渡规律 分类畴壁表面畴闭流畴片形畴磁畴γγK ex 磁畴结构的计算、畴壁的计算:考虑磁体内五种能量,加以分析判断,找
出主要能量,并表示出总的自由能;然后
按照能量极小值原理处理。

单畴颗粒: 临界尺寸的计算
磁化
一. 恒稳直流磁场(技术磁化) 磁导率为实数
磁化各阶段:
⎪⎪⎪⎪⎪⎪⎪⎪⎪⎪⎪⎩
⎪⎪⎪⎪⎪⎪⎪⎪⎪⎪⎪⎨⎧⎪⎪⎪⎪⎩⎪⎪⎪⎪⎨⎧⎪⎩⎪⎨⎧⇒⎪⎪⎭⎪⎪⎬⎫=∂=∂∂=∂∂∂∂=⇒⎪⎪⎭⎪⎪⎬⎫∂∂⇒∂∂⇒⇒=∂∂ ⎝⎛⎩⎨⎧∂∂∂10022m a x 000021)()()()(0)()(K Ms F
F x H x x x H x F H x M H M M M S H i H H 和的律。

由此定律测定材料趋近饱和:趋近饱和定临界场临界角畴转 标志:巴克豪森跳跃壁移 不可逆 由磁化方程 畴转应力模型含杂模型壁移可逆:θθγμχθωθθθθθ
反磁化:(Hc=H 0)
反磁化过程和磁化过程一样,也存在可逆和不可逆过程,不可逆过程是产生磁滞的原因。

故反磁化过程中磁滞形成的根本原因主要是磁体内的不均匀性引起的不可逆磁化。

所以反磁化过程中磁滞机制分为如下三种:
022(00C n C S S F F H H H H H H θθθ⎧⎧=⎪⎨⎩⎪⎪⎧⎪⎪=⎨⎪⎪⎩⎪⎪⎧⎪⎪⎨⎨⎪⎪⎩⎪⎪∂∂=⇒⇒>⎪∂∂⎪⎪⇒⇒⎪⎪⎩
含杂模型不可逆的壁移 应力模型反核的来源与成核场反磁化核成长反核长大的条件(发动场理论)在磁晶各向异性作用下不可逆的畴转单畴/畴壁被束缚)在形状各向异性作用下 在应力各向异性作用下 畴转机制下Hc 推导:不同起始角时,由值 是否满足画出磁滞回线得到Hc 、Mr/Ms
所以缺陷对磁性材料的Hc 的影响就具有两重性。

四种关键状态下的Ms 在空间分布:
⎪⎪⎩
⎪⎪⎨⎧作用下的磁化状态在磁比越大)的计算,易轴越多,剩剩磁状态
(饱和磁化状态磁中性状态Hc Mr
二. 交变磁场(动态磁化) 磁导率为复数
时间效应⎪⎪⎩
⎪⎪⎨⎧⇒⇒⇒⇒剩余损耗磁后效及老化现象磁谱曲线
象磁导率的频散和吸收现涡流损耗涡流效应磁滞损耗磁滞现象
δ
μμμμμμtg Q C
Q i 1='''=='''-'= 磁损耗的分离、分类以及机理;降低各种磁损耗的途径。

P L =P h +P e +P r =K h B 3f +K e B 2f 2d 2/ρ+P r
对动态磁化时Ms 运动的描述——Ms 的运动方程
⎪⎪⎪⎪⎪⎪⎪⎩
⎪⎪⎪⎪⎪⎪⎪⎨⎧⎪⎪⎩⎪⎪⎨⎧⎩⎨⎧⎪⎪⎪⎩⎪⎪⎪⎨⎧⎩⎨⎧的制约关系自然共振频率和驰豫型共振型磁谱特性机理振动态磁化的磁畴自然共的制约关系畴壁共振频率和很大)弛豫型磁谱(阻尼很小)共振型磁谱(阻尼磁谱特性特点
机理动态磁化的壁移μμββ
磁谱:⎩⎨
⎧的定义磁谱上理铁氧体磁谱的特征和机f
三. 恒场+交变场 (微波磁性) 磁导率为张量
⎪⎪⎪⎪⎪⎪⎪⎩
⎪⎪⎪⎪⎪⎪⎪⎨⎧⎪⎩⎪⎨⎧⎩⎨⎧⎪⎩⎪⎨⎧⎩⎨⎧铁磁共振的微观机理的关系和驰豫时间与阻尼系数定义铁磁共振线宽铁磁共振物理意义具有共振现象
反对称的二次张量特点张量磁导率旋磁性的概念
τ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