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质量管理练习题答案
第二章
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可以连续取值的数据称为计数值数据。
()
答案:√
考点:概述——项目质量数据特性
解析:P36,计量值数据,即可以连续取值的数据,如重量、压力、强度等。
(2)质量数据的波动性是质量变异性的客观反映。
()
答案:√
考点:概述——项目质量数据的重要特点
解析:P36,质量数据并非同一的,而是在一定的范围内存在差异。
质量数据的这种特性称为波动性。
这是质量变异性的客观反映。
(3)项目质量数据可采用全数采集的方法。
()
答案:×
考点:与质量数据采集相关的概念
解析:P37,根据项目的特点,绝大部分质量数据的采集工作只能采用抽样采集的方法。
(4)组数K影响着频数分布表的形状,K越大,频数分布越接近实际情况。
()
答案:√
考点:确定分组数(K)
解析:P41,K的大小影响着频数分布表的形状。
一般来说,K越大,频数分布越接近实际情况,但计算也越烦琐。
(5)通过观察直方图形状,可以判断是否能稳定地生产出合格的产品。
()
答案:×
考点:直方图与公差(或标准)对比
解析:P46,将直方图与公差或标准对比,可以判断是否能稳定地生产出合格的产品。
二、单项选择题(请在题后的括号内填上选中项的序号)
(1)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所构成的集合称为()。
A.样本
B.样品
C.样本容量
D.系统
答案:A
考点:样本与样品
解析:P37,所谓样本是指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所构成的集合。
(2)完全随机化的抽样方法是()。
A.单纯随机抽样
B.分层抽样
C.间隔定时抽样
D.间隔定量抽样
答案:A
考点:单纯随机抽样
解析:P38,在总体中直接抽取样本的方法就是单纯随机抽样。
这是一种完全随机化的抽样方法。
(3)总体中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小,抽样代表性误差()。
A.越小
B.越大
C.不变
D.不一定
答案:A
考点:分层抽样
解析:P39,离散程度越小,抽样代表性误差就越小,代表性就越好。
(4)为使直方图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质量分布情况,一批制作直方图用的数据个数一般应大于()。
A.30
B.50
C.80
D.100
答案:B
考点:直方图绘制步骤——采集数据
解析:P44,为使直方图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质量分布情况,一批制作直方图用的数据个数一般应大于50。
(5)不属于度量数据离散型的指标是()。
A.众数
B.标准差
C.变异系数
D.极差
答案:A
考点:离散性
解析:P52,反映数据的离散性,主要指标有极差、标准差和变异系数。
三、多项选择题(请在题后的括号内填上选中项的序号)
1.下列各项,()属于基量整理方法。
A.频数分布表
B.直方图
C.直线图与折线图
D.趋势图
答案:ABC
考点:频数分布表
解析:P40,频数分布表示一种基量整理方法。
另外,直线图、折线图、直方图也属于基量整理方法。
2.高端型直方图,其可能的原因是()。
A.制造假数据
B.超出某一界限的数据被剔除
C.组数太多
D.两种不同的分布混在一起
答案:AB
考点:高端型
解析:P46,高端型。
制造假数据或将超出某一界限的数据剔除后,易出现此种类型的直方图。
3.变异的数字特征,常采用()来度量。
A.集中性
B.离散性
C.趋势性
D.偏度与峰度
答案:ABD
考点:质量数据变异的数字特征及其度量
解析:P50,变异的数字特征,常采用集中性、离散性、偏度与峰度来度量。
4.度量数据集中性的主要指标有()。
A.平均数
B.标准差
C.众数
D.中位数
答案:ACD
考点:集中性
解析:P50,度量集中性的主要指标有: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5.如果两组数据的标准差相同,但其平均值不同,则两组数据的离散程度()。
A.相同
B.不同
C.无法判断
D.有可能相同,也有可能不同
答案:B(书中出题不严谨,非多选题。
)
考点:变异系数C
解析:P53,标准差只表示各数据的离散程度,它是以平均数为基准计算而得。
若两个频率分布的标准差相同,则表明两个分布的各变数,绕其平均数的分散程度相同。
标准差与变异数据本身的大小无关,而只与各变数对其平均值的相对值有关,若两个频率分布的标准差相同,但变数值相差很大时,则用标准差来比较离散程度便不太恰当了。
为此,就应用标准差与平均值的相对数值进行比较。
四、简答题
1.如何进行直方图的观察与分析?
考点:直方图的观察与分析
答案:P45,
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直方图,对项目实施过程的稳定性加以判断。
(1)观察图形的分布状态。
通过观察图形的分布状态,判断其属于正常型还是异常型,若为异常型,则进一步判别属于哪种异常,以便分析原因,采取处理措施。
(2)将直方图与公差或标准对比,可以判断是否能稳定地生产出合格的产品。
对比的方法:在直方图上做出标准规格的界限或公差界限。
观察直方图是否都落在规格或公差范围内,是否有相当地余地以及偏离程度如何。
2.什么是标准差?
考点:离散性——标准差
答案:P52,
标准差也称为均方差,用σ或S表示,是每个数据以平均值为基准相差的大小,比较全面地代表了一批数据的分散程度。
标准差越大,则数据的离散层度越大。
3.什么是变异系数?
考点:离散性——变异系数
答案:P53,
若两个频率分布的标准差相同,但变数值相差很大时,则用标准差来比较离散程度便不太恰当了。
为此,就应用标准差与平均值的相对数进行比较。
该相对数值称为变异系数,通常用C表示:C=标准差÷平均数。
C值越大,离散程度也就越大;反之,则越小。
4.什么是正态分布?
考点:正态分布——正态分布曲线及数学表达式
答案:P55,
例如,在某项目实施过程中,获取某质量数据100个,将所得
数据整理并做出频率直方图,如右图所示:
若不断增加数据数量,而组距亦不断减小,分组越来越细,则直方图将趋于上图中虚线所示的圆滑曲线,该曲线即为正态分布曲线。
5.在符合哪些性质的随机因素作用下,质量数据才服从正态分布?
考点:正态分布——正态分布曲线及数学表达式
答案:P56,
在异常因素的影响下,质量数据是不服从正态分布规律的,只有在符合下列性质的随机因素作用下,质量数据才服从正态分布。
(1)正负随机因素出现的数目(或范围)相等。
(2)大小相同的正负误差因素出现的概率相等。
(3)小误差因素出现的概率比大误差因素大。
五、绘图与判断
某项目的质量数据如表所示,试绘制直方图,并加以判断。
质量数据表
4.8 4.3
5.2 4.5 4.9 3.5 3.5 2.9 4.53
4 2.4 4.3 4.9 5.253 3.5
5 2.7
4.9 2.74 4.2 4.77
5.6 3.6 3.6 3.6
7.1 2.64 2.4 4.6 3.2 5.8 4.6 4.8 4.5
3.67.1 5.6 3.6 3.6 5.23445
4.7 3.545 3.1 3.4
5.5 3.3 2.6
6.1
4.7 4.8
5.5 4.3 2.95 3.5 4.9 2.5 5.8
4.3 3.5 6.2 4.3 3.9 2.5 4.3 4.8 3.45
4.8 4.3 4.3 3.7 4.45 4.3 3.6 2.8 4.5
4.8 3.8
5.5 3.47.3 3.45 2.8
6.2 6.5
考点:直方图——直方图的绘制步骤
答案:P44,
(1)确定分组数K,题中所给表中共有100个数据,可分6~10组,本题选择分8组。
(2)确定组距h,h=(7.3-2.4)÷(8-1)=0.7
(3)确定组边界,组边界的上下限如表格所示
组号下界上界
1 2.05 2.75
2 2.75 3.45
3 3.45 4.15
4 4.1
5 4.85
5 4.85 5.55
6 5.55 6.25
7 6.25 6.95
8 6.957.65
(3)统计每组频数,频数分布如下表所示
组号下界上界频数频率(%)
1 2.05 2.7588
2 2.75 3.451414
3 3.45 4.152020
4 4.1
5 4.852020
5 4.85 5.551717
6 5.55 6.2577
7 6.25 6.9511
8 6.957.6533
合计100100(4)绘制直方图
观察直方图的形态,发现基本属于正态分布,说明生产过程基本稳定。
但直方图也有轻微的左偏峰型、孤岛型特征。
左偏峰型说明仅对上限进行控制或对上限控制得严,对下限控制得松。
孤岛型说明项目实施过程中受到异常因素的影响,使项目条件突然发生较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