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川农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习题B及答案

四川农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习题B及答案

精心整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B卷)开卷()闭卷(√)适用专业年级:各专业姓名学号专业班级本试题一共六道大题,共7页,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1.答题前,请准确、清楚地填各项,涂改及模糊不清者、试卷作废。

2.试卷若有雷同以零分计。

总分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题分核分人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 20 分。

答案一律答在答题纸上,否则以零分记)1.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是(C )A.工人阶级B.知识分子C.农民阶级D.民族资产阶级2.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是( C)A.兴中会 B.光复会C.同盟会D.华兴会3.在整个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学习西方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以下表述错误的是(A )A.太平天国的农民领袖开创了学习西方的先河B.洋务运动的官员们迈出了实现近代化的步伐C.戊戌变法的仁人志士启发了人们改变落后的思想D.辛亥革命的革命者实现了走向共和的第一步4. 第一个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的是(A )A.太平天国B.洋务派C.资产阶级维新派D.资产阶级革命派5.辛亥革命的失败是指( A )A.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B.没有推翻清政府的统治C.没有打击帝国主义的在华势力D.没有促进中国革命的向前发展6.( C )的失败标志着整个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

A.二次革命B.护国运动C.护法运动D.辛亥革命任课教师:系(教研室)主任签字: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第1页,共8页7.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D )A.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阶段的政治纲领B.中国国民党一大宣言C.“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D.新三民主义8.下列会议对国共关系产生影响的有( C)①中共一大②中共二大③中共三大④八七会议⑤瓦窑堡会议A.①②③ B.②③④C.③④⑤ D.②③④⑤9.综观中国近代史,要使中国实现近代化,最关键的因素是( C)A.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B.教育和科技近代化C.实现民族独立,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 D.工业近代化10.从总体上看,近代中国人民救国方案的探索(D )A.是失败的,但这种探索的精神是值得颂扬B.尽管最终是失败,但推动了近代社会的进步C.因为以反帝反封建为号召,所以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联合进攻下失败D.尽管失败,但最终找到了一条正确的救国道路11.下列会议中,第一次破天荒地明确地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是( B )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中共四大D.中共六大12.“八七”会议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 A )的总方针,给处于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

A.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和开展土地革命B.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C.实现国内革命战争向民族革命战争的转变D.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13.中共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的失败中得出的最突出的教训是( B )A.武装斗争B.革命中心应转向农村C.必须解决农民土地问题D.支持城市斗争道路14.国民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提出的着名论断:( A)A.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B.兵民是胜利之本C.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 ?? ??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5.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共得到农民衷心拥护的原因是( D )A.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村B.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C.取得了反“围剿”的胜利D.进行了土地革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第2页,共8页16.毛泽东在( D)一文中,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和“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的重要思想,表现了毛泽东开辟新道路、创造新理论的革命首创精神。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B.《井冈山的斗争》》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D.《反对本本主义》17.下列关于抗战胜利的意义评述不恰当的是(D)A.是中国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的完全胜利B.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贡献C.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D.结束了半殖民地的历史18.毛泽东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的会议是( B )A.七届二中全会B. 六届六中全会C. 遵义会议D. 中共七大19.对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反蒋斗争第二条战线的准确表述是(D )A、国统区的学生运动B、国统区的工农运动C、国统区的地下斗争???D、国统区的民主运动?????20.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在(C )A.1949年 B.1952年C.1956年 D.1978年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 20 分。

答案一律答在答题纸上,否则以零分记)1.下列对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表述正确的有:(ABC )A.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B.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运动C.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D.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2. 1905年至1907年间,革命派与改良派之间论战的问题主要是(ABD )A. 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B. 要不要社会革命C. 要不要打倒帝国主义D. 要不要以革命的手段推翻清王朝3.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 BCD )A. 民族资产阶级B. 帝国主义C. 买办资产阶级D. 封建主义4.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基本政治特征是:(A BC)A.具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B.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C.军事上的软弱性D.具有革命的彻底性5. 井冈山时期,毛泽东提出红色政权存在与发展必须坚持(ACD)A.根据地建设B.党的建设C.武装斗争? ? D土地革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第3页,共8页6.遵义会议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 AD )问题A. 军事问题B. 思想路线问题C. 党的建设问题D. 组织问题7.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中间势力是指(ABC )。

A.民族资产阶级B.开明绅士C.地方实力派D.城市小资产阶级8.延安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是( ABC)A. 反对主观主义B. 反对党八股C. 反对宗派主义D. 反对经验主义9. 中共中央在1953年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内容包括(ABCD)A. 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B. 对手工业的改造C.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D. 对农业的改造10. 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指出:20 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巨变”,产生了三个历史伟人,他们是( BCD )。

A.洪秀全B.毛泽东C.邓小平D.孙中山三、判断题。

(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全部打“√”或者“×”均记为0分。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答案一律答在答题纸上,否则以零分记。

)1.( F )中国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2.( T )近代中华民族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另一个是推翻封建主义的压迫,实现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富裕。

3.(F )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4.( T )中国人民的英勇反抗是中国没有沦为完全殖民地的原因之一。

5.( F )洋务派办洋务的目的是发展中国资本主义。

6.( F )辛亥革命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所以说辛亥革命取得了胜利。

7.( F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与国民党实行党内合作,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F式形成。

8.( T )八七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过程中的一次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

9.( F )中国抗日战争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10.( F )第三条道路的破产根本原因是蒋介石的专制统治造成的。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第4页,共8页《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答题卷姓名学号专业班级注:1.试题卷与答题卷分开交总分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题分核分人得分一、单项选择题题1 2 3 4 5 6 7 8 9 10 号答案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题号答案二、多项选择题1 2 3 4 5题号答案题6 7 8 9 10号答案三、判断题1 2 3 4 5 6 7 8 9 10题号答案四、材料题(共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不善外夷者,外夷治之”;“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引自《海国图志》)材料(二)? “中国之祸不在四海之外,而在九州之内”“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引自《劝学篇》)材料(三)?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洁、旧伦理、旧政治。

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

要拥护德先生又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引自《新青年》)根据以上材料,请回答: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第5页,共9页(1)材料(一)的作者是谁??魏源(2)材料(二)中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含义是什么?反映了近代中国哪一派的观点?代表人物有哪些?含义:(3)材料(三)的作者是()?德先生、赛先生分别指的是什么?()五、简答题(共 25分)1.简述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2.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是什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第6页,共8页3.为什么说辛亥革命引起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巨变?它的失败说明了什么?4.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5.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呈现了哪些新面貌。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第7页,共8页六、论述题(共 15分)二十世纪初,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在中国举起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旗帜?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第8页,共8页《中国近现代史纲要》B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适用专业年级:年级各专业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 2 3 4 5 6 7 8 9 10题号答C C A A A CD C C D案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题号答B A B A D D D B D C案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题号 1 2 3 4 5答案ABC ABD BCD ABC ACD题号 6 7 8 9 10答案AD ABC ABC ABCD BCD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 共10 分)1 2 3 4 5 6 7 8 9 10题号答×√×√×××√√×案四、材料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魏源(2)所谓“中学”,特指“中国的文武制度”,也就是封建制度;“西学”特指西方的船坚炮利和其它先进科学技术,主要的是所谓"长技"。

所谓“中体西用”,就是以中国封建伦理纲常所维护的统治秩序为主体,用西方的近代工业和技术为辅助,并以前者来支配后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