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能源汽车电的基础知识

新能源汽车电的基础知识

1.电的基础知识--说课稿
第一部分:课程定位
“电的基础知识”是《电动汽车高压安全防护》的基础教学内容,也是学生学习后续高压安全防护知识的基础知识准备,要求学生通过本内容的学习,掌握电的基础理论知识,其中包括熟悉电的常用概念和认识常见电气元件,读懂电路知识,并能够分辨直流电与交流电两者的特点。

第二部分:学情分析
根据现在中高职的学生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但理论知识欠缺、抽象思维能力薄弱的特点,本内容通过运用丰富的教学资源以及多样的教学方法,力图将课堂变的活泼生动,有声有色。

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通过引导学生们思考问题、动手操作,有意识的培养他们自主、探究和协作的能力。

第三部分:学习目标
学习本课程,学生需要达到以下五点目标:首先,
1.能够解释电的常用名词及含义,识别常用电器元件,并能够说出常见电器元件的特点和作用;
2.掌握电的定律和电的效应,并能够说出其各自的实际用途;
3.能够正确理解电功和电功率,并能够测量和计算;
4.能够分辨并说出直流电与交流电的区别以及两者的相互转换;
第四部分:学习内容
本章的学习内容分为四个小节,需要4个课时来完成,这四个小节分别是:电的常用概念、直流/交流电的介绍、电路、电的常用元件。

其中,应用电的定律进行实际计算;正确理解电的四大效应以及电功和电功率;能够分辨并说出直流电与交流电的区别;是本章节的重点和难点。

通过重难点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电的基础理论知识内容,并能够将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为后续电动汽车相关内容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五部分:学习资源
本章节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有关电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内容,重视资源对学生学习的帮助作用,针对这一特点,运用的主要学习资源有三种:学习手册、电
子课件、多媒体资源和电工基础教具。

【常规性教学资源】
学习手册:承载课程的基本知识内容;内容全面、结构严谨;适于学生自主学习。

电子课件:对任务中的重点工作进行提炼,结构清晰,用于教师上课使用,也可以用于课下辅助学生自学。

【多媒体资源】
本章节通过:任务导入动画《什么是电》,引起学生思考,导入学生对电的基础知识的内容学习。

然后在讲课过程中,穿插进微课程动画进行知识点的讲解。

比如说:《电流的产生》、《什么是直流电?》、《什么是交流电?》、《电的几大效应及应用》。

将比较抽象的,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做成了难点动画,以非常形象的方式方法展示了:《电流控制人体》、《直流电与交流电的区别》、《整流》、《电的定律介绍》、《基尔霍夫定律》、《电功与电功率的介绍》等等。

另外,还有辅教助学软件、漫画、图片等多媒体资源进行辅助讲解知识点。

其中融入了教学组织过程的辅教助学软件可以更加方便的帮助学生课前预习和课下复习,它集成了本章所有的多媒体资源,可以方便教师上课时快速找到所需素材。

这些多媒体资源不仅能够深入浅出地将重难点内容进行解构,从而弥补教师独自讲解的不足,同时还能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寓学于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电工基础教具】
借助AE6600电工基础教学工具,可以让学生认识电工元器件,识别电路,通过实验操作进行电流、电压、电阻等的测量使用。

第六部分:教学方法
问题导入法,讲授法,自主学习法,小组讨论法,O2O互动式教学法;
第七部分:教学流程
知识导入→知识讲解→游戏互动→点评总结→作业布置
环节一:课堂导入
本章内容的开头是以导入动画《什么是电》来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对于生活中的常识事物的回顾,以及对电的概念的思考,来进行知识的导入。

环节二:知识讲解
借助于常规教具的使用,将有关电的常用概念、直流电和交流电、电的定律、电的效应以及常用电气元件等重点知识进行剖析,让学生在理解这些知识点的基础上进行实际操作。

其中穿插使用微课程动画、难点动画、视频、漫画图片等形象生动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展示,帮助学生理解较为抽象的概念和理论知识。

在此环节采用的教学方法有问题导入发、讲授法、小组讨论法和O2O互动式教学法。

环节三:游戏互动
进入游戏环节,向学生说明游戏内容和游戏规则,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游戏互动,再对各小组任务完成结果进行点评。

通过让学生判断“哪些电器使用直流电?”来巩固和检查,学生对于直流电和交流电的理解,并能够启发学生多去注意生活中的细节,培养学生平时主动思考的习惯。

通过小组内成员共同判断常用的电气元件,并将不同的“常用元件”放入合适的电路这一过程,加深学生对于电的常用元件的理解。

在此过程中也方便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以及游戏中出现的问题,判断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并随时做出课堂调整,指导学生更加高效的学习。

同时,互动游戏也可以引导学生反思,并改进各小组工作方法及工作成果。

在此环节采用的教学方法有小组讨论法和O2O互动式教学法;
环节四:点评总结
通过整堂课程的学习,教师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过程以及课上游戏环节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学生主要是小组内进行自评与互评,然后小组之间进行互评。

采用的方法为归纳总结法。

环节五:课下作业
考虑到学生知识接受能力与理解能力的差异,为了巩固学生在课上所学到的知识,教师需要布置一份课下作业,要求学生计算某一电路元件的电功与电功率。

以此来强化学生所学知识,拓展学生思维。

第八部分: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学习自测题、自我检查、日常表现评价和教师总体评价。

首先来看学习自测题,学习自测题主要是检查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第二,目标完成度的自我检查,要求学生进行自我检查,能不能说出电的常用概念、常见电器元件的特点、电的定律和电的效应,计算电功和电功率,区分直流电和交流电并解释其两者相互转化的有关内容。

第三,日常表现评价,日常表现评价主要是教师对于学生的知识学习、态度以及素养的养成进行一个评价,具体为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课下作业的评价。

最后一个是教师总体评价,主要包括教师对于学生所在小组的评价以及学生个人的评价。

本次的说课就到这里,谢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