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项目管理案例教程习题答案5. 判断下面活动哪些是项目?上课野餐活动√集体婚礼√社区保安开发微软的操作系统√每天的卫生保洁神州飞船计划√二、判断题1. 项目开发过程中可以无限制地使用资源。
(X)2. 项目具有暂时的特征。
(√)3. 项目管理核心的三角形是范围、进度、风险。
(X)4. 过程管理与项目管理在软件组织中是两项很重要的管理,项目管理用于保证项目的成功,而过程管理用于管理最佳实践。
(√)5. 运作管理(Operation Management)是从宏观上帮助企业明确和把握企业发展方向的管理。
(√)一、选择题1. 项目建议书是哪个阶段开发的文档(C )A. 项目执行阶段B. 项目结尾阶段C. 项目初始阶段D. 项目计划阶段2. 项目章程(A )A. 明确了项目经理B. 确定了项目的质量标准C. 明确了团队的纪律D. 定义了项目需求3. 对于风险比较大的项目,最好选择(C )生存期模型,A. 瀑布模型B. 原型C. 螺旋模型D. V模型4. 开发项目建议书的目的是为了(B )A. 验收B. 竞标或者签署合同C. 编写计划D. 跟踪控制项目三、判断题1. 项目经理是一个综合的角色(√)2. 软件项目都是需要签署合同的(√)3. 增量式模型可以避免一次性投资太多带来的风险(√)4. 项目章程类似一个项目授权书(√)5. 在甲乙合同项目中,提出需求的一方是乙方(X)6. 如果是内部项目,在项目初始阶段可以不提交招标书(√)第二章-范围计划一、选择题1. 需求分析是回答系统必须(A)的问题A. 做什么B. 怎么做C. 何时做D. 为谁做2. WBS(工作分解结构)非常重要,因为下列原因,除了(D )A. 帮助组织工作B. 防止遗漏工作C. 为项目估算提供依据D. 确定团队成员责任3. 项目范围(C)A. 只在项目开始时重要B. 在授权项目的合同或者其他文件得以批准后就不再重要了C. 从项目概念阶段到收尾阶段都应该加以管理和控制D. 是在项目执行阶段通过变更控制步骤进行处理的问题4. 为了有效地管理项目,应该将工作分解为更小的部分,以下各项中,哪一项不能说明任务应该分解到什么程度?(B )A. 可以在80小时内完成B. 不能再进一步进行逻辑细分了C. 可由一个人完成D. 可以进行实际估算5. 范围变更是指(A )A. 修改技术规格B. 对范围陈述进行修订C. 对批准后的WBS进行修改D. 以上都不是6. 下面哪个不是需求管理的过程(A )A. 需求设计B. 需求获取C. 需求分析D. 需求变更7. 下面那个不是创建WBS的方法(C )A. 自顶向下B. 自底向上C. 控制方法D. 模版指导8. 任务分解可以(B),它是范围变更的一项重要输入A. 提供项目成本估算结果B. 提供项目范围基线C. 规定项目采用的过程D. 提供项目的关键路径9. 范围基线由(B)组成A. 项目章程、批准的详细的项目范围说明书和WBSB. 批准的详细项目范围说明书、WBS和WBS字典C. 项目章程、项目工作说明书和WBSD. WBS二、判断题1. 需求分析过程是确定项目如何实现的过程,并确定项目的技术方案(√)2. 对于一个重来没有做过的项目,开发WBS时,可以采用用自底向上的方法(X)《项目范围变更管理》项目中不可避免的会发生范围的变更,不论是在项目的开始阶段或是项目的将要结束阶段,都有可能会发生项目范围的变更,而项目范围的变更会自然而然地对项目有影响,所以,怎么样控制项目的范围变更是项目管理所需要做的一个重要内容。
项目所处的阶段越早,项目不确定性就越大,项目调整或变更的可能性就越大,同时带来的代价比较低。
但随着项目的进行,不确定性逐渐减小,而变更的代价、付出的人力、资源逐渐增加,就会增加决策的困难度。
一旦项目变更发生了,项目管理该怎么处理呢?我认为:1)记录变更请求(CR):任何变更,不论以后是否会被接受,都应该首先记录下来,有些变更请求也许在本阶段不被接受,也许可以成为以后参考的功能或范围。
所以对于任何变更请求,首先要做的是记录下来是一个什么样的变更请求,是由哪一类项目干系人提出来的,以及相应的联系方式。
2)澄清变更细节,分析相应变更请求的必要性。
3)对变更请求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象是由于在项目初期对需求没有明确产品范围产生的项目变更,或是没有明确项目范围产生的变更,还是由于外部事件产生的原因。
4)根据变更请求,由相应的人员分析相应变更请求对现有项目进度的影响程度,并分析相关的变更请求之间的影响关系,添加相应记录在相应的变更请求中。
5)根据变更请求对现有项目进度影响程度,确认相应的成本估计。
6)对项目变更排列优先级。
针对项目现有进度,进行项目变更的项目进度影响、费用及项目可接受影响程度,建议对变更请求采取的应对措施,记录风险和相应的风险应对计划。
7)同项目赞助人协商项目变更影响,解决变更请求需要符合的条件,以及相应的费用的变化,及项目赞助人的可接受程度确定是否实施变更。
8)项目配置控制委员会批准相应的项目范围变更,进度计划,人员和费用计划。
9)项目管理将项目变更加入现有项目的项目详细计划中,更新相应的项目文档,通知相应项目干系人相应的项目内容、进度、人员、费用的变更。
10)执行并提交项目变更11)在项目变更被接受后,终止变更请求。
12)记录实际项目变更所带来的影响,汲取的教训分析。
第三章-软件项目进度计划一、选择题1. 快速跟进是指(A )A. 采用并行执行任务,加速项目进展B. 用一个任务取代另外的任务C. 如有可能,减少任务数量D. 减轻项目风险2. 赶工一个任务时,你应该关注(D )A. 尽可能多的任务B. 非关键任务C. 加速执行关键路径上的任务D. 通过成本最低化加速执行任务3. “软件编码完成之后,我才可以对它进行软件测试”,这句话说明了哪种依赖关系?(A )A. 强制性依赖关系B. 软逻辑关系C. 外部依赖关系D. 里程碑4. 如果用户提供的环境设备需要5月10日到位,所以环境测试安排在5月10日以后,这种活动安排的依赖依据是:(C)A. 强制性依赖关系B. 软逻辑关系C. 外部依赖关系D. 里程碑6. 下面哪项可能延长项目的进度?(A)A. LagB. LeadC. 赶工D. 快速跟进9. 资源平衡最好用于(D)活动A. 时间很紧的B. 按时的C. 非关键路径D. 关键路径10. 下面哪项可以决定进度的灵活性(B )A. PERTB. Total floatC. ADMD. 赶工二、计算题第四章-软件项目成本计划3. 在项目初期,进行竞标合同的时候,一般采用的成本估算方法是(B)A. 参数估算法B. 类比估算法C. 专家估算法D. 功能点估算4. 在成本管理过程中,项目经理确定的每个时间段,各个工作单元的成本是(A )A. 估算B. 预算C. 直接成本D. 间接成本二、判断题1. 间接成本是与一个具体的项目相关的成本(X)2. 软件项目的估算结果是比较准确的(X)3. 在进行软件项目估算的时候,可以参照其它企业的项目估算模型(√)4. COCOMO 81有3个等级的模型: 基本(basic)模型、中等(intermediate)模型、高级(详细(detailed))模型。
(√)三、计算题1. 如果某软件公司正在进行一个项目,预计有50KLOC的代码量,项目是中等规模的半嵌入式类型的项目,采用中等COCOMO模型,项目属性中只有可靠性为很高级别(即取值为1.3),其他属性为正常,计算项目是多少人月的规模?如果2万元/人月,则项目的费用是多少。
Effort=a*(KLOC)b*F查表a=3.0,b=1.12,F=1Effort=3.0*501.12*1=239.9(人月)所以项目的费用为2*Effort=479.7万元第五章-软件项目质量计划一、选择题1、项目质量管理的最终责任由谁来承担(D)A. 项目开发人员B. 采购经理C. 质量经理D. 项目经理3、增加有益的活动过程减少没有价值的活动过程是哪类质量活动(C )A. 质量保证B. 质量规划C. 质量控制D. 质量改进4、质量控制是(B)A. 对每个工作包增加工作时间B. 项目生存期的各个阶段都需要实施的C. 只需要做一次D. 只有大的项目才需要的5、质量管理计划与质量体系得区别在于(A)A. 质量计划是针对单一的产品、项目、服务和合同制定的B. 质量管理系统是针对单一的产品、项目、服务和合同制定的C. 质量管理系统是由一个单独的组织实体使用D. 质量计划不属于项目计划的一部分6、项目质量管理的目标是满足(B)的需要A. 老板B. 干系人C. 项目D. 组织7、质量与等级的区别是什么(B)A. 质量是对需求的满足程度,而等级是对质量的排序。
B. 质量是对需求的满足程度,而等级是对货物和服务的排序。
C. 在项目管理过程中,质量和等级没有明显的区别。
D. 质量是项目的最终结果,而等级是项目进展过程中对质量的排序。
8、下面除了哪项都不是质量计划的方法(A)A. 质量检查。
B. 对等评审。
C. 抽样分析D. 试验设计二、判断题1、质量计划中可以确定质量保证人员的特殊汇报渠道。
(V)2、质量计划可以在项目进行过程中编写,不一定在前期完成。
(X )补充材料质量管理活动基本包括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两类。
质量保证是在项目过程中实施的有计划、有系统的活动,确保项目满足相关的标准,典型的例子是评审和审计。
质量控制指采取适当的方法监控项目结果,确保结果符合质量标准,还包括跟踪缺陷的排除情况,典型的例子就是测试。
对于软件开发来说,重要的质量活动包括: 1)评审:检查项目中间产品,早期发现缺陷以减少后期修改和返工的工作量。
2)测试:直接检查软件产品中的缺陷,确保产品符合要求。
一般通过单元测试、功能测试、集成测试、压力测试实现。
3)缺陷追踪:记录和追踪缺陷从发现到解决的整个过程,确保所有的问题都有结论(注意,并非一定都能解决,解决不了的要进行评价)。
这是与评审和测试配合使用的一个重要管理过程。
4)审计:对项目的工作过程进行检查,确保所有活动遵循规程进行。
5)变更控制:在前面的章节中谈过,这也是一个重要的质量活动。
6)配置管理:记录这些中间和最终产品(配置项)变化的历史,确保他们的正确性和一致性。
质量管理不是一堆文档就可以解决问题的,要想确实作好有三点很重要:一是培训,要确保员工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能解决什么问题?具体如何做?没有这种培训,员工很容易把质量管理理解为填写各种表格的繁文缛节。
二是与客户交流,笔者发现很多时候因厂商没有与客户进行必要的交流,客户总觉得“什么事都要填表”是在故意刁难;通过解释客户往往非常理解,觉得这正是厂商做事规范的表现,因此会变得很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