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这次真理标准“大讨 论”有什么积极意义?
(1)这场讨论,冲破“两个凡是”的束 缚,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十一 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2)讨论促使越来越多的人考虑问题时 不再受陈旧过时的框框束缚,把注意力 放到研究新情况和实际问题,研究如何 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上来。
一、真理标准的大讨论 1、背景: 背景之一:“文革”结束后,拨乱反正的任务非常艰巨。
消除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秩序 。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科学教育文化事业的拨乱反正
意义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大会全面纠正了“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 倾错误,坚决地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 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 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② 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
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 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 放的历史性决策。
• 第三次是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工作重心由 阶级斗争为纲逐步转入经济建设上来。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有何重要历史意义?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20世纪中国历史上的三次巨变
巨变
人物
意义
第一次
辛亥革命
③ 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
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工作重心经历了哪几次转移?
• 第一次是在1927年“八七”会议后,井冈山革命根 据地的创建,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入农村,开辟了农 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 第二次是在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后,工作重心由农 村转移到城市,进入城市领导农村的建国时期。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
孙中山
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 阶级共和国。民主共和观
念逐渐深入人心。
中华人民共
第二次
和国成立和 社会主义制
毛泽东
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历史。
度建立
第三次
改革开放
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 邓小平 地位不断提高,人民生活
水平显著改善。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
八七会议:纠正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确定了开展土地革 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影响:①指明了出路,为 挽救党和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②滋长了“左”倾情绪。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背景之二:
“两个凡是”的“左”倾的错误思想束缚着人 们的思想。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结合教材P46相关内容概括真理标准“大讨论” 的:
(1)开始时间:1978年5月 (2)开始标志:《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发表 (3)批判的“左”倾错误:“两个凡是” (4)检验真理的标准: 社会实践
遵义会议: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长达四年之久的统治, 遵义会议的召开和会议作出的决定,体现了毛泽东在这次纠正党 内重大错误的问题上,起着重要的核心作用。
十一届三中全会:①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 折。②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 的开始,中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③新时期党 的基本路线的思想也是这次会上开始形成的。④这次会议还形成 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
1840年
1949年
文革十年动乱
社会主义建设 探索中曲折发
展的十年
1978
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 设新时期
1966
1976
至今
1956年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过渡时期
第六单元 第二课 第一目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经济落后,物资缺乏, 人民生活水平较低。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除了思 想上受到的“左”倾错误的束缚,还面临哪些重大的 问题?
劳动生产效率不高, 现代化程度低。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解决了由新民主主义 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 革命的重大问题
进入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的新时期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时期的“遵义会 议”。你是如何理解的?
遵义会议 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 毛泽东
十一届三中全会 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 邓小平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课堂小结: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党的历史上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
会议
背景
内容
意义
八七会议
大革命失败 陷入低潮
由城市转 到乡村
从实践上为中国 革命开创了一条 走向胜利的道路
七届二 中全会
十一届 三中全会
新民主主义革 命即将胜利
“文革”结束后 “两个凡是”; 关于真理标准问 题的讨论
由乡村转 到城市
由“以阶级斗争 为纲”转到以经 济建设为中心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结合教材P47相关内容概括会议的:
(1)召开时间地点:1978年12 (2)涉及的重要人物月:邓小平 (3)主要内容: (4)重要意义: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十一届三中全会完成的三个拨乱反正
① 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除了思 想上受到的“左”倾错误的束缚,还面临哪些重大的 问题?
科学技术水平比较低, 科技贡献率低。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除了思 想上受到的“左”倾错误的束缚,还面临哪些重大的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