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3章统计学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概要

第3章统计学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概要


工人数 (人)
20 84 34 30 24
8 200
比重 (%)
10 42 17 15 12 4 100
二、 统计分布的编制过程
品质数列——总体按品质标志分组的分配数列 变量数列——总体按数量标志分组的分配数列
1. 变量数列的要素
变量值 次数(或)比率
2. 单项数列和组距数列 (1)单项数列
每一个变量值代表一组,顺序排列而形成的数列。
第三节 统计分布
统计分布——将按某一标志进行分组后的总体,再按 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列,反映总体各单位在各组中的分布。
分配数列——统计分布形成的数列。
统计分布的要素: 总体按某标志所分的组 各组的单位数(次数)
变量
次数(频数)
比率(频率)
按完成件数分组 (件) 500 以下 500~550 550~600 600~650 650~700 700 以上 合计
例:某工厂有100名工人,分为10个组,规定每人每天生产 零件500件为完成定额,现有某一天每个工人的实际生产 情况如下(单位:件):
一组:420 420 420 420 450 450 480 480 480 480 二组:540 540 540 540 540 540 540 540 540 540 三组:540 540 540 540 540 540 540 540 580 580 四组:520 520 520 520 530 500 500 500 500 500 五组:5l0 510 520 520 520 500 510 510 500 500 六组:530 530 530 540 620 620 620 620 720 720 七组:720 720 630 630 630 630 620 620 620 620 八组:650 650 650 650 650 650 650 650 650 650 九组:580 580 580 580 580 580 580 580 580 580 十组:580 580 580 580 580 650 650 620 630 630
某工厂工人完成生产定额情况变量数列 (单项数列)
按完成生产定额分组(件)
420 450 480 50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510 520 530 540 580 620 630 650 720 合计
工人数(人)
4 2 4 8 4 7 4 19 17 9 6 12 4 100
(2)组距数列 按组距分组而编制的变量数列 某工厂工人完成生产定额情况变量数列 (组距式)
2. 按数量标志分组
特点: ①用数量变化反映现象质的不同,界限明确; ②有时很难明显地反映现象质的不同。
五、统计分组体系
根据统计分组的要求,对同一总体进行多种不同分 组而形成,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以加深对社会经济现象认识 的体系。
(一) 简单分组和平行分组体系
总体按一个标志分组称为简单分组,对同一总体选择 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分别进行简单分组形成平行分组体 系。
24
12
700 以上
8
4
合计
200 100
累计频数
高位制 低位制
20
200
104
180
138
96
168
62
192
32
200
8
――
累计频率
高位制 低位制
10
100
52
90
69
48
84
31
96
16
100
4
――
三、 组距数列编制的基本概念
(一) 组距与组数的划分
注意:不同质的数量必须划分开来
组距与组数的关系:
按学科分:
文科 大学生 理科
工科
按专科或本科分:
大学生
专科生 本科生
按性别分:
大学生
男生 女生
特点:(1)各次分组之间无直接关系; (2)不论几次分组,每组只固定一个差异。
(二) 复合分组和复合分组体系
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重叠起来 进行分组称为复合分组,复合分组的结果形成复合分 组体系。
统计学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
第三章 统计整理
第一节 统计整理的内容和方法
一、统计整理的概念和任务
对原始资料进行科学的分类和汇总,或对已经加工 的综合资料进行再加工,为统计分析准备系统化、条理化 的综合资料的工作过程。
统计整理是统计工作过程的中心环节
二、统计整理的步骤
(一)设计和编制统计整理方案 (二)对原始资料进行审查
统计分组的含义
总体 单位
“分” “合”
二、统计分组的作用
(一)凸显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 (二) 划分社会经济现象的类型 (三) 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内部结构
(四)分析现象与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三、统计分组的原则
科学性原则——选择能反映事物本质的分组标志。 完整性原则——每个单位都有组可归。 互斥性原则——每个单位只能归属一个组。
组数↑ 组距↓
(二)等距数列和异距数列
例:统计上海市工业企业的工业总产值 时间 地点(主管部门、地域) 范围 计算方法 符号
计算口径
(三) 对原始资料进行分组,编制分配数列 (四)编制统计表,画统计图
(五) 对统计资料进行系统积累
第二节 统计分组
一、统计分组的概念
根据统计的需要,按一定的标志将总体划分为若干 个组,使组与组之间有明显的差别,同组的单位具有相对 的同质性。 一定的标志——分组标志。
四、统计分组的方法
统计分组的关键是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
(一)选择分组标志
1. 选择能满足统计研究目的的标志
产品产量 研究企业规模 固定资产数
职工人数
2. 选择能够反映现象本质的标志
3. 选择符合一定具体条件的标志
(二) 划分各组界限 1. 按品质标志分组
特点: ①概念明确,直接反映现象质的不同; ②有时分组界限不够明确。
按完成件数分组(件)
工人数(人)
500 以下
10
500~550
42
550~600
l7
600~650
l5
650~700
12
700 以上
4
合计
100
累积分配数列:
按完成件数分组 工人数 比重
(件) (人) (%)
500 以下
20
10
500~550
84
42
550~600
34
17
600~650
30
15
650~700
文科
专科 本科
男生 女生 男生 女生
大学生
理科
专科 本科
男生 女生 男生 女生
工科
专科 本科
男生 女生 男生 女生
一级 二级 三级
特点:
(1)分组有先后次序, 一级一级重叠起来。
(2)每级分组固定一 个差异,几级分组固 定几个差异。
一、统计分布的概念
1. 统计分布的概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