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赋数陇右之翘首,顾兰山之清幽。
观金城之云卷,望黄河之水流。
垒石壁以凝伫,记母亲于回眸。
⑴引二景于雄踞,衔九渊于龙蟠。
纳七彩以执笔,吐九华于铺笺。
照兰亭以聚首,赋兰山于周环。
路漫漫以今古,步焯焯于流年。
纵横以通衢,逶迤于瀛寰。
悉数行于路,冠名或学院、或至公,仰仲景以驱厉,念俪生于史传。
溯法政以昭彰,顺肇兴于中山。
注神驰于道,署名或华佗、或思邈、或时珍、或隆基、或树帜、或迪生,据务本以阙填,获新知于捐妍。
享安亭以文魁,正茂士于行键。
逐步于楼榭,题名或恪勤、或明道、或天演、或思雨、或闻韶、或精诚、或勤博、或碧野,但指于目前。
观飞云于湖泽,旋齐云于风鸢。
驻观云以思绪,聚萃英于诗篇。
行杏林以格致,持贵勤于桂端。
趋跃进以逸夫,揽胡杨于创关。
大楼通大路,大道接大坛。
起行艺苑,庄重悦色而雅,赞丹桂又芝兰之誉;采风东隅,席地动容相和,照绮韵紫薇于宣敷。
春华秋实,中通外直争植,觅清朗紫竹以高节;芳华鲜美,浪漫紫藤盘踞,望掩映玉树于风旋。
筑室有年,入门秉礼师生,南北重阶暖煦可居;堂开数地,掩袖惇叙宾客,东西复台明窗讲筵。
偿闻欣以出彩,叙贺兰于祁连。
经天山以陈迹,处昆仑于秀颜。
沾“虎气”以学苑,⑵ 奏铿锵于杏坛。
记庭霰以昨夜,授林花于后焉。
如斯也,巡形胜以养志,捧《视野》而殊卓。
邀“文溯”而比名,⑶传《读者》于赛学。
会于积石堂,使于攀山岳。
于是号为湘人,左公宗棠。
⑷于萃英门,名至公堂。
⑸斯时贡院,学吏略商。
己酉仲秋,⑹时轮正当。
后继陕甘总督,升允奏章。
⑺甘肃官立,法政学堂。
经四年之春秋,逢辛亥之风暴。
委冰吾为校长,⑻开高等之学校。
适时守于戊辰,⑼更中山之名号。
自丙戌为国立,⑽冠兰州而称道。
自辛树帜,⑿到江隆基。
大张文脉,见论周知。
真理不灭,科学何辞。
追求不舍,精神堪穷。
传衍学脉,呼名训恭。
兴隆起凤,盘旋跃龙。
携竹踏来,击缶歌起。
训曰:“自强不息,独树一如是照史馆于青霭,见博物于银钩。
巡衡汉而星拱,推户枢于埋头。
处逸豫而必诫,偿宴慰于无求。
虽困苦而芷若,但烽火于风猷。
战歌清响,⒀此曲清音风发,专注抚《白雪》而压静;身影倥偬,不惜劳苦慷慨,用心弹《阳春》于生风。
昔日云集,只为研核物理,正逢寻斗赢以一水;犹睹今朝,正负电子对撞,但能抵功敌于千钟。
端庄行色,后影其长。
临睨通壑,采风何妨。
天降大任,羽化成翔。
过岩下以提笔,步堂上于登台。
向东西以潜影,走南北于逸材。
园圃随桃李,芳草遍天涯。
中华学府,陇原文根。
垂灯春浅,洒雪晨昏。
毓秀凭画,垂湖正论。
钟灵迂曲,楼舍霁青。
晨钟敲响,读书征声。
暮鼓重点,梦逐轻盈。
凭城郭以持守,据边邑于逢迎。
念颉刚以鸿儒,⒁戒后来于俗名。
题敦煌以凝睇,弄古风于聆听。
教贯注以伏案,拒踌躇于驻踪。
寻一格于不拘,纳百川于相容。
守勤恪以分付,尚辨学于立功。
或为化学,独秀枝头。
大气科学,力争上游。
既生态而举目,又草学而竞优。
集学科而广采,寓专业而兼收。
若燕赵以对月,恰闽粤于听鸥。
遇东亚把盏,逢欧美同流。
值时空也,春风北唤,秋雁南飞。
树鹊有巢,檐燕还归。
领阵雁以应约,率群英于大师。
属冠伦以遥寄,拥魁能而知委。
集兴文以秘境,惯厚理于直抵。
系拓工以精湛,恰强医于乐事。
走九州以轻装,跨四海而乘水。
云涌于长空,鹏飞于万里。
《鹧鸪天》云:纵笔繁华念素笺。
惊瞻形胜复斯年。
漫花央记消胸臆,河浪离愁响彻天。
秋露重,我裳绵。
披衣清夜护风寒。
吾师望眼灯花晕,师训堂中带月还。
(《三上词话》作者)2019-06-03一、押韵:《词林正韵》。
二、注释:⑴ 母亲:比拟说法。
指兰州市七里河北岸之“黄河母亲”雕塑。
⑵天山、昆仑、虎气:即兰州大学榆中校区之“天山堂”“昆仑堂”和“将军楼” 。
⑶《视野》:即兰州大学主办的文学杂志。
文溯:兰州四库全书之“文溯阁” 。
⑷ 左公宗棠:指左宗棠,时任陕甘总督,一直关注甘肃办学事宜。
⑸“萃英门” “至公堂”:旧时科举卖场所更为教室。
⑹己酉仲秋: 1909 年(宣统元年) 9 月 17 日甘肃官立法政学堂成立。
⑺ 升允奏章:继左宗棠之后的陕甘总督升允给朝廷奏章,关于建立甘肃法政学堂事宜。
⑻ 冰吾:即蔡大愚,字冰吾,任甘肃法政学堂校长兼教务主任。
⑼ 戊辰:即1928年,甘肃省立中山学院扩建为兰州中山大学。
⑽ 丙戌:即1946年成立“国立兰州大学” ,由教育部委任辛树帜筹办,并为校长。
⑿江隆基: 1959 年至 1966 年期间,担任兰州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文革期间受迫害致死。
⒀ 战歌:即校歌。
兰州大学校歌诞生于抗战期间,词亦激昂,曲亦铿锵,故名。
观成:即清代贡院遗留的“观成堂”为书库。
⒁ 颉刚:即顾诵坤,字铭坚,号颉刚。
曾为兰州大学教授,古史辨学派创始人。
三、解读:(条目不分先后)【解读】“陇右”,陇山(六盘山)之西,黄河以东地区,脱胎于“陇西”说,是以陇山为标志,指称其西 (右 ) 的广大地域,泛指今甘肃;“二景”,指日、月。
引 [南朝梁 ] 陶弘景《周氏冥通记》卷二:“动则二景舒明,静则风云息气。
”【解读】“题敦煌以凝睇,弄古风于聆听。
”〖批语〗就是中央电视台之“开讲啦”节目中,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院士所讲的给学生颁发《骆驼驾驶证》,到大漠深处敦煌考察。
敦煌学是兰大的一门独特的学科。
【解读】“ ??正逢寻斗赢以一水; ??但能抵功敌于千钟” :引苏轼《行香子》(绮席才终)词:“斗赢一水,功敌千钟” 。
其词咏茶,这里借用肯下功夫。
【解读】“过岩下以提笔,步堂上于登台。
”即文人的文化传达方式。
凡名胜古迹的地方,大都有文人在崖下岩石提字的现象,如 [宋 ] 叶梦得 [ 三卷本 ]·卷下“岩下放言” 。
作为学府,登台讲座是平凡不过的事情。
【解读】“兴隆起凤,盘旋跃龙。
”从形胜而言。
“兴隆”,即兰州大学榆中校区相邻的“兴隆山”;“盘旋”,即兰州大学主校区就处在兰州市盘旋路附近。
【解读】“筑室有年 ??”:筑室:建筑屋舍。
这里借指办学历史悠久,又倍加珍惜互爱。
引《诗·大雅·緜》:“曰止曰时,筑室于兹。
”又 [ 唐 ]储光羲《田家杂兴》诗:“筑室既相邻,向田復同道。
”又[宋]陆游《剑南诗稿》卷十七《感兴》:“筑室真须待伯夷” 。
【解读】“战歌清响,此曲清音风发,专注抚《白雪》而压静;身影倥偬,不惜劳苦慷慨,用心弹《阳春》于生风。
”〖批〗通句采用比拟的说法,比喻深厚的大学之道,学问之道的积淀。
“战歌清响” :诞生于抗战时期的校歌。
《白雪》《阳春》古曲。
【解读】“于是号为湘人,左公宗棠。
于萃英门,名至公堂。
斯时贡院,学吏略商。
己酉仲秋,时轮正当。
后继陕甘总督,升允奏章。
甘肃官立,法政学堂。
经四年之春秋,逢辛亥之风暴。
委冰吾为校长,开高等之学校。
适时守于戊辰,更中山之名号。
自丙戌为国立,冠兰州而称道。
”〖批语〗饮水思源,缅怀前人;传承文脉,造福桑梓;顺应时代,发扬光大。
【解读】“自辛树帜,到江隆基” ,迄今为止,“大张文脉,见论周知。
”此几句提炼总结出学者兴文,学府兴学的见证,从中国文化历史上看,就是追求一种“真理不灭,科学何辞。
追求不舍,精神堪穷”的过程和理念。
【解读】“ ??只为研核物理, ??正负电子对撞, ??”:兰州大学曾为“两弹”成功试验做出了卓越贡献;正负电子对撞的学科建设亦是闻名于世。
【解读】“教贯注以伏案,拒踌躇于驻踪。
”〖批〗听闻有经济发达外省高校在兰大附近专设“驻兰(挖人)办事处” ,不知是真是假?如果是真的,殊不想,人才是培养和发现的,弄不好有的外省高校身边就有想“挖”的心仪者,甚至是更大的“贤人” 。
退一步讲,既便是求贤若渴,关键是被“挖”走的贤人,能否使用好?这是关键,可不要弄成“骑驴找驴”了!古语讲,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还是把心思放到好好善待身边的人吧!【解读】“记庭霰以昨夜,授林花于后焉” :引 [ 唐 ]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 庭霰:雪花。
林花:泛指树枝开花。
这里有瑞雪兆丰年的含义,不经严寒,哪有百花芳香。
【解读】“采风东隅,席地动容相和” :相和:互相应和、呼应。
引《文选.左思.蜀都赋》:“百室离房,机杼相和。
”相和,亦指汉代时期在“街陌谣讴”基础上继承先秦楚声等传统而形成的“相和歌” ,《晋书 ?乐志》:“相和,汉旧歌也。
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
”是歌者自击节鼓与伴奏的管弦乐器相应和,并由此而得名。
【解读】“领阵雁以应约,率群英于大师。
”〖批语〗这是赋作的灵魂,也是办学落脚点。
“领阵雁”,是方向性,即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率群英”,学术性的,即怎样办学,到怎样治学。
一支队伍,组织好,引领好,就会产生出动力和力量;一场学术,组织好,开发好,应用好,就会转化为能量和效应,达到所企盼的目的。
【解读】“端庄行色,后影其长。
临睨通壑,采风何妨。
天降大任,羽化成翔。
”此语是赋作的主杆,是精气神,也是大学精神之所在!【解读】“或为化学,独秀枝头。
大气科学,力争上游。
既生态而举目,又草学而竞优。
”即化学、大气科学、生态学、草学,也就是教育部第四轮本科教学评估出的 4 个“ A 级”的,具体说是一流学科,有了一流学科,产生一流大学,故“双一流大学”。
【解读】“集学科而广采,寓专业而兼收。
”除了一流学科外,广种细作,全面发展,体现综合性大学的特点。
【解读】“集兴文以秘境,惯厚理于直抵。
系拓工以精湛,恰强医于乐事。
”〖批注〗即兰州大学确定的“兴文、厚理、拓工、强医”办学和学科建设发展方向。
【解读】“若燕赵以对月,恰闽粤于听鸥。
遇东亚把盏,逢欧美同流” :比拟说法。
燕赵、闽粤:地区相比,即同为“ 985”院校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的竞逐;东亚、欧美:即世界性的。
此两者相拟,即说明的兰州大学是世界“双一流大学”。
【解读】“走九州以轻装,跨四海而乘水。
云涌于长空,鹏飞于万里”:蓝图加行动。
以号召式结句,回声久远!此处回应赋作起句:“数陇右之翘首, ??记母亲于回眸”。
[说明]文有铺垫,文有主线,文有回应。
【解读】“《鹧鸪天》”:此词是注脚大学的主体一一老师认真教学,以及学生的感恩。
主调是以学生们的口吻表述,所谓“金杯银杯,不如学子的口碑” “金奖银奖,不如学子的夸奖”。
简介:《三上词话》作者,辞赋家、宋词学家、文化学者,书道从事者。
曾荣获军委空军“空军基层文化建设先进个人”荣誉称号,退役团职军官,空军中校军衔。
辞赋代表作有《兰州交通大学赋》《西北师范大学赋》《中秋赋》在《中华辞赋》发表;《靖远起义赋》在中国作家网发表等,另有《今日头条赋》《兰州大学赋》等等;《女儿长城谣》,荣获兰州军区空军征文一等奖,并获军队推荐参加第十二届中国人口文学奖;有中国书店出版《三上词话》词学专著,另有作家出版社出版《阳光之恋》诗集等。
书法作品参加中书协等“第一届国际绘画·书法艺术大展”获中青年组优秀奖”、中国文联“ 2000 年世界华人艺术展”佳作奖,并授予“世界华人艺术人才称号”、“全国第二届正书展”入展提名等;荣获兰州军区空军书展一等奖、空军书展二等奖、“纪念毛泽东诞辰100 周年全军书法大赛”优秀奖、“全军两用人才美术书法优秀作品展”、“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全军书法作品展览”等;“首届甘肃省书法篆刻新人作品展” 、“甘肃省第四届中青书法展” 、“全国‘龙’ 字书法篆刻大赛” 三等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