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年级下安全教育教案

三年级下安全教育教案

第十课生活中的陌生人教学目标:1、知道生活中的陌生人是存在一定危险的。

2、学会和陌生人交往。

3、学会识别身边的骗子,保护自己。

教学重点:1、知道生活中的陌生人是存在一定危险的。

2、学会和陌生人交往。

教学难点:学会识别身边的骗子,保护自己。

教学过程:活动一:有人跟踪怎么办?1、故事引入:有人跟踪怎么办?2、讨论:这个小朋友的做法对吗?3、假如是你,你会怎么办?4、总结:生活中总是好人多,但也会有坏人。

在与陌生人打交道时,我们要学会辨别,懂是友善,勇敢和机智。

活动二:我会安全交往1、安全交往快乐多1)出示三幅画,你最喜欢哪一幅画中的小朋友,为什么?2)选择、合作、讨论3)汇报,各组派代表发表看法出游过程中结识新朋友,真高兴。

见到外国朋友主动打招呼,做有礼貌的中国娃。

遇到困难时,找老爷爷帮助,很聪明的办法。

2、防人之心不可无1)案例分析:为什么小偷是她?引导同学们大胆发表意见。

明白要注意家庭情况的保密性。

2)对于和陌生人交往,你还想对同学们提出什么建议?3)总结:大方有礼,保持距离,多听少说,重在了解,认真思考,必要防范。

活动三:警惕“狼外婆”1、还记得狼外婆的故事吗?2、生活中也有很多狼外婆的故事—谨慎助人。

1)分析,讨论:别人要你带路,怎么办?两种办法哪种好,为什么?2)小结:帮助别人要看清对象,要有限度。

3、撕开面具1)案例分析:小玲的做法有什么值得学习的地方?2)你身边有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事?一起说说。

4、拒绝诱惑1)模拟情境:陌生人请小孩吃饮料。

2)发表看法:你觉得小朋友的做法对吗?为什么?3)生活中还有类似的事情发生过吗?活动四、阅读与拓展1、接到陌生人的电话怎么办?请生上台表演。

2、路上有人跟踪怎么办?3、分组表演模拟情境。

课外作业:1、将学到的与陌生人交往的知识与方法运用到生活中去。

2、开一次自我保护主题班会,倡导大家看我保护、快乐成长。

第十一课安全乘坐电梯和缆车教学目标:1、了解和认识乘坐电梯和缆车等特种设施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

2、遵守乘坐电梯和缆车等特种设备的各种规则,并掌握其操作的正确方法保障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3、初步掌握和处理突发事故的应对措施,学会积极冷静地面对困境,培养自护自救的能力。

教学重点:乘坐电梯和缆车的注意事项教学难点:遇到困境怎么办教学过程:一、乘坐电梯:1、创设情境,导入活动。

2、让学生说说对电梯的了解和认识,并说说了解到的有关乘坐电梯时的注意事项。

3、小组表演情景剧,其他同学进行判断,分别说出相应行为导致的后果,然后选派代表亲身示范正确的行为举动。

4、出示人们上下自动扶梯的各种行为图片,让学生进行了判断与分析,引导学生关注乘坐自动扶梯时的注意事项。

5、小结:电梯与自动扶梯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许多便利。

但是,许多人不太了解乘坐电梯的规则以致出现意外。

我们的搭乘电梯、扶梯的过程中,要注意其中隐藏的安全隐患和必须遵守的乘坐规则,正确乘坐电梯和自动扶梯,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

二、乘坐缆车:1、小故事:缆车悲剧2、学生讲述听故事后的感受。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怎样乘坐缆车,要注意什么事项。

4、汇报交流。

5、总结:我们要加强安全防范意识,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让我们在每次乘坐缆车时都平平安安,收获多多。

第十二课预防校园意外伤害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了解校园意外发生后带来的伤害,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2、学会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提高预防校园意外伤害的意识,懂得从细小处规范自己在学校的行为举止,尽可能避免意外事故的伤害,提高自护能力。

教学过程:一、相关案例:1、某市中学的一次活动课上,初二某班的同学小娜和小静借了一副崭新的(尚未使用过的)羽毛球具在操场上打羽毛球,正玩得起劲时,小静手中的羽毛球拍突然与手柄分离,箭一般地飞向小娜,这一切来得是那么突然,速度是那么快,只听“啊呀”一声,羽毛球拍的金属杆刺进小娜的左眼中,闻声赶来的老师和同学立即将小娜送到附近的医院,经检查小娜的左眼失明,在两个多月的治疗期间,共花去医治费用1.5万元。

学生讨论:对于小娜受到的伤害,谁应该负责呢?2、广东省某学校发生了一件令人震惊和惋惜的事情。

一天夜晚,学校的宿舍里已经按规定时间熄了灯,学校也对宿舍进行了检查,但之后,一名住在下铺的女生却点起蜡烛看书却不慎引着了布帘,引起了大火。

寝室内其他女生均逃了出去,只有住在肇事女生上铺的女孩却吓得无法逃走,结果被烧成重伤。

事发后,受伤女生的家长起诉了肇事学生,而肇事学生也将学校告上了法庭。

结果,学校一审败诉。

后虽经重审,终审判决学校在管理方面无不善之处,事故责任应由肇事学生承担,但此时,学校已经先行垫付了14万元的医疗费。

3、某日下午,某小学课间期间,学生杨某在操场玩耍,被正在追逐打闹的学生李某、王某撞倒在地,并被压在身下,造成阴茎包皮挫裂伤。

杨某受伤后,学校立即将其送往医院治疗,并同时通知了3名学生的家长。

在医院,黄某做了包皮环切手术,但未住院治疗,并于10天后到校继续上课。

其医疗费、交通费等已由李某、王某的监护人支付。

经公安部门法医活体检验鉴定,该包皮环切手术属正常手术,不会对杨某的身体造成不良影响,属于轻伤。

其后,杨某的家长作为代理人,以杨某因伤害造成生殖器畸形,可能对今后生活产生影响为由,以另两个学生及该学校为被告,提起诉讼,要求3方赔偿他们误工减少的收入及精神损伤费10万元。

4、2005年10月25日,晚上8:00左右,在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广纳镇中心小学发生了一起踩踏的事故,在事故当中有8个学生死亡,6男2女,27人受伤住院。

那天晚上7:50,大家下了晚自习开始下楼回宿舍,当走到二楼的这个楼梯口时,突然有人开始大喊“屈飞来了”。

原来,就在这起踩踏事故发生前一周,广纳镇小学有一个叫屈飞的孩子误喝农药导致死亡,所以那天晚上当有人喊屈飞来了,鬼来了的时候,大家便有些害怕,开始相互拥挤。

有的同学就被挤倒在二楼的楼梯上,而踩踏事故也就因此而发生了。

据学生们回忆,当时现场十分混乱,哭喊声响成一片。

闹鬼的恶作剧和电灯的昏暗不稳引起了学生的恐慌,通道设置的不合理使拥挤的学生不断倒下,发生了踩踏事故。

面对家长们的质疑,广纳镇小学的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解释说,这个事故发生的原因有几大因素,一是学校校长安全意识薄弱、二是学校管理缺位、三是防范措施不利。

三、全班交流:怎样预防这些意外伤害?四、教师总结。

同学们,法律告诉我们学生在校发生的意外并不一定都是由学校负责,希望我们同学在了解了相关的法律后,能清醒地认识并引起足够地重视。

同时,《中学生行为规范》的条文中,要求我们课间要文明休息,不要打闹嬉戏等;当我们发现其他同学有一些比较危险的行为时,首先应该劝阻他们;劝阻不成,应及时告诉老师,以便老师在第一时间劝阻教育,以免伤害事故的发生。

我们的同学还有你们的家长不要走入这样一个误区:只要学生在校出事学校一定负全责。

到底谁负责要依据法律。

校园伤害事故谁都不想发生,一方面学校要提供符合安全标准的校舍、场地、其他教育教学设施和生活设施,应当对在校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自护自救教育,另一方面学生应当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纪律,在不同的受教育阶段,应当根据自身的年龄、认知能力和法律行为能力,避免和消除相应的危险的行为,这样才能有效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

第十三课学会应对突发事件教学目标:1、感受社会安全类突发事件给社会和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危害和影响,提高对突发事件的正确认识,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2、正确对待社会安全类突发事件的发生,学会在社会安全类突发事件面前,采取正确合理的行动进行自我防护,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教材分析:引言部分简要例举了几种社会安全类突发事件,指出了社会安全类突发事件的危害,引出主题,提出了本课的教学任务。

教学重点:学会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感到生命的可贵。

教学过程:一、突发事件危害大案例:2008 年7月,有一座城市发生一起百余人聚众闹事的事件。

在这次事件中,有20多人受伤。

被聚众人群围攻的一座大楼的所有门窗均被打破,大部分不过设备损坏,包括警车在内的多辆汽车和摩托车被损坏。

事件过后,警方依法对参与此次滋事的人员作出了处理。

通过这个案例,生动直观地展现了突发事件的危害性,使学生感受社会安全类突发事件对我们生命安全的影响与威胁。

多媒体呈现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社会安全类突发事件:球场骚乱、街头群殴、持刀行凶、抢劫财物、恐怖袭击。

引导学生对社会安全类突发事件及其危害进行深入了解,提高学生对社会安全类突发事件的正确认识。

二、学会自我保护1、保持理智和清醒的头脑。

在遭遇突发事件时,要保持大脑清醒,肌肉有力,反应敏捷,行动迅速。

2、正确判断,果断决策。

事故发生后可先进行短时间的思考,对危险的来源、性质和正确对方式迅速作出正确判断。

3、坚定信心,忍痛自救。

遭遇突发事件,如已受伤,流血不止,这时一定要镇定,要一面迅速止住出血,一面要忍痛,争分夺秒,逃离现场。

三、正确使用110报警电话遭遇突发事件时,可以拨打110报警电话。

报警时要实事求是,用简洁的语言说明出事地点的具体位置、坏人的数量、凶手的特征等,待警方记录完毕再挂电话。

如报警时处境危险,应注意隐蔽,确保安全。

四、总结:遇到突发事件时,一定要保持冷静,千万不要惊慌失措,只要果断地采取自救自护措施,迅速离开出事现场,就能有效地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

第十四课大风天气时的安全防护教学目标:1、知道大风潜在的危险,了解大风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及其危害,提高在遭遇大风时进行自我保护的意识。

2、学习躲避大风灾害的一些简单方法,学会合理、及时地应对大风灾害的一些技巧和策略,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教材分析:引言部分描述了不同的风力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不同影响,点明暴风会造成灾害,并以问题的形式提出本课的教学任务。

教学重点:了解大风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及其危害。

教学难点:学习躲避大风灾害的一些简单方法,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请同学们想一想,在你们生活经历中本地区有哪些灾害性天气:台风、雷雨大风、大雾、涝灾、冰雹、龙卷风等。

首先,我们来看台风经过的情景吧二、台风1、播放2005年,麦莎经过上海的情况多媒体播放使台风这个抽象的概念变为直观,静态变为动态,形象呈现地理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

2、同学们从图上看到台风过境处灾害表现为哪些方面?明确:大风、暴雨、洪涝3、在台风到来时,我们该怎么做?明确:减少出门,如2005年9月份台风经过上海,学生放假一天。

比如麦莎经过时,杨浦、南浦大桥上车辆很少。

三、雷雨大风天气1、请同学观看课件中雷雨大风情景;问雷雨大风天气多发生在什么季节?明确:春末、夏初和夏天2、在雨大风天气,我们该怎样才安全?明确:减少外出,如果你在家不要使用电话、电脑和其他电器,不要洗澡或洗涤,因为闪电可以通过导线或水管伤害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