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知识)中国电信企业精确管理中国电信企业精确管理前言精确管理是企业的基础管理工作。
是以数据和事实为驱动,以信息化为支撑,提升客户服务能力、优化资源配置的壹种具体、可操作且可复制的管理模式。
量化管理是精确管理的核心,数据管理是精确管理的基础,信息化是精确管理的支撑手段。
中国电信推进精确管理的目标是全面提升企业的基础管理水平,重点就是要做好针对性营销、优化资源配置和数据管理三个方面的工作。
实现各项工作的标准化、数量化、流程化、信息化,打造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
在未来的2-3年内,精确管理的重点是保存量、挖潜、降本、增效,搞好数据管理。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国电信集团《关于印发〈关于中国电信精确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中国电信[2006]6号)和《上海电信精确管理实施方案》的精神,动员和带领广大员工积极实施精确管理,紧密结合X公司实际,梳理出员工较为关心的30个问题,以问答形式汇编成册,作为精确管理宣贯的基本教材。
希望广大员工通过学习,进壹步明确实施精确管理的重要意义、目标任务和具体要求。
在实施精确管理宣贯中,各部门/单位要按照X公司的统壹部署和要求,认真抓好员工的教育和培训,结合本部门/单位的精确管理重点和实际工作,在本书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扩充和完善,开展富有特色的宣贯活动,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实施精确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上海电信顺利实施精确管理,提供坚实的思想保障。
上海电信精确管理30问1.什么是精确管理?22.中国电信推行精确管理的背景是什么?23.中国电信推行精确管理的基础是什么?34.中国电信实施精确管理的五项基本原则是什么?3 5.将精确管理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全过程,要做好哪些工作?46.针对性营销包含哪六项举措?47.优化资源配置包含哪九项举措?58.数据管理包含哪三项举措?69.实施精确管理时应该注意的问题?710.实施精确管理有哪些相关支撑措施?811.实施精确管理的主要工具方法有哪些?9 12.怎样对精确管理实施效果进行有效评价,防范风险?9 13.上海电信精确管理的工作思路是什么?9 14.上海电信2006年精确管理工作任务分为哪三类?1015.上海电信2006年精确管理九项重点任务是什么?10 16.上海电信2006年精确管理八项和转型结合的工作任务是什么?1017.上海电信2006年精确管理八项和日常工作结合的工作任务是什么?1118.上海电信实施精确管理的工作原则是什么?1319.上海电信实施精确管理有哪些工作要求?13 20.基于细分市场的针对性营销和营销效益评价的内容和方法是什么?1321.增强网厅和10000的业务功能,实现渠道均衡承载的内容和方法是什么?1422.建立差异化服务模式,实现维护服务的市场价值的内容和方法是什么?1423.建立基于ABC的成本分配机制,科学评价各单位贡献的内容和方法是什么?1524.新建投资和客户群匹配,资产价值和实物同步管理的内容和方法是什么?1525.增量人力成本和单位增量价值贡献的合理匹配机制的内容和方法是什么?1626.建立全面的数据展示平台,形成壹站式信息应用中心的内容和方法是什么?1627.建立数据管理体系,明确各环节责任的内容和方法是什么?17 28.建立数据过程匹配机制,实现数据动态壹致的内容和方法是什么?1729.实施精确管理对员工有哪些要求?1730.实施精确管理给员工带来什么?18附:精确管理工具介绍7则191.什么是六西格玛管理?192.什么是TL9000?193.什么是QC小组?204.什么是IDM?205.什么是ABC作业成本法?216.什么是商机管控?217.什么是5S管理?221.什么是精确管理?精确管理是企业的基础管理工作。
是以数据和事实为驱动,以信息化为支撑,提升客户服务能力、优化资源配置的壹种具体、可操作且可复制的管理模式。
量化管理是精确管理的核心,数据管理是精确管理的基础,信息化是精确管理的支撑手段。
中国电信推进精确管理的目标是全面提升企业的基础管理水平,重点就是要做好针对性营销、优化资源配置和数据管理三个方面的工作。
实现各项工作的标准化、数量化、流程化、信息化,打造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
在未来的2-3年内,精确管理的重点是保存量、挖潜、降本、增效,搞好数据管理。
2.中国电信推行精确管理的背景是什么?从企业外部来见,国内电信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中国电信面临全方位压力,中国电信语音存量收入流失比较严重,市场份额被不断蚕食。
电信的运营状况和竞争能力和国外电信企业仍是有很大的差距。
究其原因,主要是管理基础不好。
技术能够超越,但管理阶段是不能跨越的。
电信企业管理实践证明,单凭哪壹种管理理论都很难让企业有什么实质性收获。
必须有组合式的、方便每壹个员工操作、可复制的管理模式。
精确管理属于补课,能够比国外企业花的时间短壹些,但必须有这个过程。
从企业内部来见,中国电信虽然取得了历史性进步,但通信的大发展掩盖了企业管理上的问题,企业粗放式管理仍然存在,“长官意志”和“个人说了算”的现象仍未完全消除,电信企业仍存在降低成本的空间和效益增长的潜力,具体来见,中国电信内部仍存在着种种粗放管理现象,归结起来主要有粗放营销、基础数据管理差、资源浪费等三个方面的问题。
因此,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增长方式,实现企业转型的战略目标,为了增加收入、控制成本、更好地配置资源、优化业务管理流程,中国电信需要推行精确管理。
3.中国电信推行精确管理的基础是什么?中国电信推行精确管理,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基础:壹是思想观念基础。
首先,电信企业生存环境的日趋严峻促使领导和员工共同认识到企业变革和精确管理重要性和紧迫性;其次,各项改革举措取得成效,使员工对变革的认可和接受程度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二是管理能力基础。
中国电信企业改革的深入开展在各个层面培养了大批企业管理的优秀人才和团队,为企业奠定了壹定的管理基础。
同时,很多科学管理的工具已经得到了应用,且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创新和升华。
三是变革经验基础。
通过战略对标、五项集中管理、BPR(业务流程重组)、全面预算管理、MR(营销再造)、内控制度建设等多项改革举措的实施和推广,中国电信各个层面积累了变革管理的实践经验。
四是信息平台基础。
逐步完善的CTG-MBOSS企业信息化平台和企业内控制度要求平台,为精确管理奠定了信息平台基础。
4.中国电信实施精确管理的五项基本原则是什么?壹是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原则。
电信企业实行精确管理,必须壹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是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原则。
电信企业精确管理的定性分析要求企业管理人员具有“精益求精”的意识和任何工作都要用“数字说话”的思维方式。
三是协调平衡发展原则。
电信企业能够借鉴平衡计分卡的思路,正确处理财务、客户、效率、学习之间的关系,做到动态管理和静态管理相结合,适宜精确管理的壹定要坚持,不适宜精确管理的要实事求是。
四是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原则。
对于电信企业来说,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
在实行精确管理过程中,要正确处理投入和产出、速度和效益、成本和效率、市场和竞争、发展和环境等关系,要通过科学论证和量化指标确保企业科学发展观的落实。
五是管理方法和模式和企业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存在,追求企业效益是第壹准则。
电信企业实行精确管理,绝不能壹刀切,基础管理工作到位的可先走壹步,基础条件不好的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事求是地进行精确管理。
5.将精确管理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全过程,要做好哪些工作?强化精确管理,实现各项工作的标准化、数量化、流程化和信息化,全面提升企业基础管理水平。
主要工作包括三个方面:壹是要开展针对性营销。
要实现基于客户群细分的差异化服务体系、高效的渠道体系和面向客户的品牌体系。
根据上海的市场环境和客户特点重新调整现有的客户群分类和管理标准。
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品开发和品牌管理体系,进壹步发掘产品市场价值、提高客户黏连度。
二是优化资源配置。
建立有效的成本管理体系,实现成本定额管理,按产品和客户群实现成本投入产出的分析。
建立基于市场效益评估及资源使用效率评价的投资和建设流程,实现投资和产品、客户群的匹配。
三是加强数据管理,开展好信息化支撑。
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尤其要针对重点业务和重点客户发展、成本精确管理、移动业务发展准备等方面,加快信息系统建设。
6.针对性营销包含哪六项举措?壹是客户分群。
现有“大、商、公”客户分群要向“政企、家庭、个人”客户分群逐步演进。
要以客户的消费行为特性和价值延伸需求为主,结合行业、区域、价值、消费结构及趋势、使用习惯等消费特性,按照聚类进壹步细分客户群。
二是产品开发。
对于存量大客户要通过提供壹揽子解决方案和组合套餐,延长签约周期和在网时间。
对于存量商业客户要通过提供分层次的组合套餐,增强业务的黏合度。
对于公众客户,存量保有的重点对象是ARPU值较高的客户和城市中的住宅客户。
三是品牌管理。
精简产品品牌,建立和完善以客户品牌为主体的品牌体系。
2006年着重推广“号码百事通”和“商务领航”俩大品牌。
在集团统壹品牌架构下,各省X公司近期可维持1-3个地域性的套餐名称。
四是渠道管理。
在保持三大客户群直销渠道营销服务格局稳定、能力持续提升的前提下,大力拓展社会渠道,积极推进电子渠道,规范和拓展实体渠道,逐步实现直销渠道、实体渠道、电子渠道和社会渠道且重的渠道体系。
同时,要通过差异化服务增加客户黏性。
五是提升服务。
提高10000号认知度,发挥电子渠道优势,加强主动营销,提高业务受理能力,按大客户、商业客户、公众客户的维度开展客户分等级差异化服务。
六是考核和培训。
根据岗位设计差异化的考核指标,存量考核指标要纳入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加强对壹线营销人员的技能培训。
7.优化资源配置包含哪九项举措?壹是规划计划管理。
建立规划、年度预算相互衔接,集团X公司、省X公司、本地网上下联动、协作配合的机制,明确资源配置方向,落实转型目标。
二、预算成本管理。
在全面预算管理中,建立战略转型目标和客户群、产品、地域相匹配的资源配置模型,完善成本定额管理制度。
三是投资建设管理。
2006年底实现资本性支出和收入在客户、产品、地域等维度的有机匹配。
增加专业部门参和投资的力度,提高投资的透明度和精准度。
完善投资决策制度、项目审批流程和计划建设管理信息系统平台,推进滚动性投资ABC分类法,实施工程建设SLA(服务水平协议)管理制度。
逐步完善投资效益评估管控体系,杜绝市场需求不明确的投资项目。
四是资金调度管理。
建立股份X公司资金调度中心,逐步实现内部资金的集中管控,加强外部融资和内部融通。
2-3年内,股份X 公司每年节约财务费用3亿元左右。
降低全集团现金持有量,且逐步达到国际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