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的诊断与治疗
喙肱肌板机点和痛区
小圆肌板机点和疼痛区
斜方肌板机点和疼痛区
肩胛提肌板机点和疼痛区
肱二头肌板机点和疼痛区
肱三头肌板机点和疼痛区
肩关节活动范围的检查
临床以肩痛和功能受限为主,故肩关节活动范围的检 查为诊断肩周炎的主要内容,它不仅能明确诊断肩周 炎而且还可知病变位置,病情轻重和推测病程。检查 肩关节活动取中立位,即取立正姿势,端坐位亦可, 上肢放于体侧,肘窝朝前,但检查内、外旋的中立位 应是屈肘90°,前臂紧贴体侧,前臂向内为内旋,向 外为外旋。
(2)肩关节的急性创伤:肩部挫伤、肱骨外科 颈骨折和肩关节脱位、喙突炎、肩袖损伤或肌腱 断裂等。如肩部挫伤、
(3)肩部功能活动养活或上肢固定过久。
二、肩外疾病:
(1)颈椎源性肩周炎:指由于颈椎病引起的肩周 炎 周。炎特。点为先有颈椎病的体征和症状,而后再发生肩
(2)放射性:腕管综合征、网球肘或肱骨内上髁 炎 横,膈(3疼或)痛肺牵常肿涉放瘤性射等:到疾胆肩 患囊部 ,炎, 可,出但胆现少石肩有症部肩,的关心牵节肌涉的梗性运塞疼动,痛障肺,碍炎却。, 无 家免肌(疫4肉)性痉其疾挛它病或原有活因关动:。障近此碍年外。有,人有认些为学,者肩注周意炎到的精发神生因与素自、 体 诱内发的肩感周染炎病。灶、内分泌紊乱或糖尿病等疾患,均可
肩关节检查
X线检查可未见异常;或仅见肱骨头骨质疏松;有时 可见增生钙化。
血沉、抗链 “O”均呈阴性。
注意鉴别骨折、撕脱
鉴别脱位
肩部体格检查
肩部压痛 肩部压痛如果是一处或两处压痛,一个方向活动疼痛 加重或受限,多数是一根肌腱的炎症或损伤所致;肩 关节周围多处压痛,多个方向活动受限可考虑是肩周 炎(初期压痛和活动受限可能不广泛且较轻)。肩关节 结核、肩部肿瘤等也可有肩部压痛,应根据病史、全 身情况、x线检查以明确诊断。
肩周炎的诊断与治疗
内容
肩周炎的概念 肩关节解剖特点 肩周炎的病因 肩周炎的临床表现 肩周炎的治疗
概念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是肩关节、关节囊和 关节周围软组织慢性退行性变化。
肩周炎不是独立的疾病,而是由肩关节周围肌肉、肌 腱、滑囊和关节囊等软组织的慢性炎症、粘连所引起 的以肩关节周围疼痛、活动障碍为主要症状的症候群。
肩周炎的临床表现
(一)疼痛 1、 初为轻度肩痛,逐渐加重。 2、疼痛的性质为钝痛,部位深邃,按压时反而 减轻。严重者稍一触碰,即可疼痛难忍。 3、夜间疼痛尤重,夜不能眠,或半夜疼醒,多 不能卧向患侧。 4、疼痛可牵涉到颈部、肩胛部、三角肌、上臂 或前臂背侧。
(二)活动受限
肩关节活动逐渐受限,外展、上举、外旋和内旋受 限,严重者不能完成提裤、扎腰带、梳头、摸背、 穿衣和脱衣等动作,以致影响日常生活和劳动。
病理分期
本病病程较长,根据病理过程,可分为急性期、 粘连期和缓解期三个阶段
(1)急性期:病期约1—2个月。初起为肩部酸楚、 疼痛,多突然发生,夜间加重,肩臂活动因疼痛 而受限,局部喜温怕冷,疼痛可向背部扩散,关 节自主活动受限,梳头、穿衣伸袖均感困难,偶 尔因碰撞或活动而剧痛难忍。但此时肩关节被动 活动尚可。
肩关节活动试验
搭肩试验正常人手搭对侧肩部时,肘关节可以紧 靠胸壁,而肩周炎病人做搭肩试验时,手不能搭 对侧肩部或能搭对侧肩部而肘关节不能紧贴胸壁。
因多发生于50岁左右的中年人,又有“五十肩”之称。
狭义的肩关节,仅指肩肱关节。
广义的肩关节是由胸锁关节、肩锁关节、喙锁韧带、 肩肱关节及肩胛骨与胸廓间结构等五个关节构成的肩 关节复合体。
肩部滑囊
肌肉连接
肌肉、肌腱组织
肩背部浅层肌肉:斜方肌、三角肌、背阔肌
背阔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肩背部中层肌肉:大小菱形肌、冈上肌、冈下肌、 大小圆肌
推荐该位置作为肩关节上举功能检查及功能练习的理想位置
肩肱节律
肩关节外展至30°或前屈至60°,肩胛骨是不旋转的, 称为静止期,在此以后肩胛骨开始旋转,每外展15° 肩关节转10°肩胛骨转5°,两者比例为2:1,当外展 至90°以上时,每外展15°肩关节转5°肩胛骨转10°, 两者比例为1:2
肩关节的活动范围
肩关节可完成外展、内收、前屈、后伸、上
举、内旋、外旋等七个动作。检查时首先检查其
活动范围,以确定病情轻重。一般而言,肩关节
受限愈重,受限方向愈多,活动度愈小,病情愈
重;反之就愈轻。当然,病情轻重还和年龄、体
质等个体差异有关。
临床检查肩关节活动范围,只有外展、上举、前屈、 后伸用度数表示,其余动作均可用简单形象法表示, 如内收正常,肘部可达前正中线,手摸健肩上;内旋 正常,手可摸到对侧肩胛骨或胸10~12棘突;外旋正 常,手从胸前摸到枕部及对侧耳廓。
肩关节为全身最灵活的关节,可作屈和伸,收和 展,族内和旋外运动以及环转运动。
前屈:0~180° 后伸:0~60° 外展:0~180° 内旋:0~180° 外旋:0~90°
肩周炎的诱发病因
一、肩关节周围病变:
(1)肩关节周围软组织劳损或退变:可引起冈 上肌腱炎、肱二头肌腱炎、肩峰下滑囊炎、关节 囊炎和旋转腱袖损伤等疾病。
(2)粘连期:病期约2—3个月。急性疼痛期已过,疼 痛可有所减轻,但由于软组织变性、挛缩,发生纤维 性粘连性“冻肩”,因而关节活动明显受限,若作被 动外展与前屈运动时,同侧肩胛骨随之牵动,出现耸 肩现象。
(3)缓解期:有两种趋向;通过治疗,肩部疼痛消减, 肩关节的挛缩与粘连逐渐解除,功能恢复;部分患者 未经有效治疗或怕痛不敢进行功能锻练,致使肩关节 周围肌肉萎缩,韧带挛缩、钙化,软组织广泛粘连, 关节部分或完全“冻结”。活动范围更小,甚至僵化, 此时痛反不明显。
肱二头肌长头、肱三头肌
肩胛下肌
前锯肌
胸小肌、胸大肌、喙肱肌
肩部的血管神经
腋神经和旋肱后动脉
肩胛上血管和神经
肩胛骨平面
该概念于1983年由Saha提出。 肩胛骨平面是指与身体的冠状面成前倾30度的平面。
将盂肱关节置于该平面内肱 骨头与肩胛盂之间的骨性接 触最和谐:大结节与肩峰间 不会发生骨性撞击;而且在 肩胛骨平面内达到最大范围 的过头上举活动时,上肢不 会出现进一步的内旋或外旋 动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