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教育专业培养方案

幼儿教育专业培养方案

专业编码:0726中职学校《幼儿教育》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能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幼儿园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幼儿教育专业扎实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及科学教育方法,具备一定文学、艺术素养,能在幼儿教育机构从事教学、管理工作的中级技能型实用人才。

职业岗位:幼儿园教师、早教培训机构教师、社区幼教机构工作人员、儿童社会工作者、小学低年级教师。

(二)培养规格通过学习幼儿教育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熟练掌握幼儿教育的技能,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具体要求如下:1、思想品德方面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初步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幼儿教育事业;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习惯,具有事业心、责任感和求实创新精神。

2、知识能力方面掌握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所需要的中等文化科学知识、技能。

具备初步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了解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及规律,掌握开展幼儿保育和教育活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观察了解幼儿、制定保育和教育目标、指导幼儿游戏和各种教育活动的一般知识和方法;能创制简易的玩教具,能正确使用常见的电教设备,能利用电脑制作课件。

具有一定的口头、书面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能调动家庭和社会积极因素教育幼儿;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和健康的审美意识。

3、身心素质方面懂得基本的保健知识和方法,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和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身体健康。

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较强的意志力和心理自我调节能力。

4、证书要求(1)国家教育部技工学校毕业证书(2)普通话等级考试证书(二甲以上)(3)幼儿教师职业资格证书(中级)(4)计算机等级证书(中级)二、课程设置原则1、时代性与前瞻性课程设置要贯彻“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立足现实,放眼未来,既要反映当代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趋势,贴近幼教就业市场需要,又要着眼于未来发展的需要,使学生基本构建起适应终身学习的教育观念和能力,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基础性与专业性课程设置要做到以学生为本,以就业为导向,针对学生特点和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体现技工教育的基础性,同时又体现幼儿教育的专业特征,力求构建科学规范的技工学校幼儿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提高未来幼儿教师的职业水平。

3、综合性与侧重性根据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需要,全方位推进文化课程、艺体课程和专业课程,强化综合素质教育,注重基本素养的培养,体现人文精神,加强学科间的相互沟通和整合。

同时,实行全面发展的综合性教育与学科方向侧重性教育相结合,使学生学有专长、一专多能。

4、理论性和实践性课程设置力求根据幼儿教师职前教育的要求,既要科学地安排文化知识课和专业理论课,又要加强实践环节,注重教育实践和学科技能训练,重视学生职业素质和能力的提升,培养实用性幼教人才。

三、课程设置本专业共开设语文(含口语)、数学、英语、声乐(音乐基础、声乐),钢琴(键盘基础、钢琴伴奏、即兴弹唱),舞蹈(舞蹈基础、儿童舞编导),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英语口语、计算机基础、书法、美术、儿童心理教育学、体育、营养与保健、见习实习指导15门课程。

四、主要课程介绍及要求(一)公共基础课1、《语文》(含幼儿教师口语)两学年全程开设,总学时144课时,单周2课时。

这一课程除要求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外,还要训练学生语音规范、锻炼学生语言逻辑思维,培养学生用普通话组织教学,进行社交。

要着重突出实践环节。

2、《数学》第一学年开设,总学时72课时,单周2课时。

3、《英语》第一学年开设,总学时72课时,单周2课时。

4、体育(总课时144节)本课程两学年全程开设,单周2课时。

坚持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针对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努力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技能,达到相应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要求,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形成终身体育的正确体育观。

针对幼儿教育的职业特点,幼儿教育专业的体育课程在第二学期应该结合幼儿园户外活动着重突出体育游戏和活动的指导。

5、礼仪(总课时72节)本课程第一学年开设,单周2课时。

6、职业指导(含职业生涯规划)(总课时36节)本课程第二学年第二学期开设,单周2课时。

7、《计算机基础》(总课时108节)本课程两学年全程开设,第一学年周课时4节,主要学习《计算机基础》,第二学年周课时2节,重点进行打字、OFFICE常用办公软件的教学。

8、《多媒体课件制作》。

(总课时144节)本课程第二学年开设,单周课时4节。

这门课程是是培养21世纪合格小学教师必须具有的计算机基本知识和应用技能的一门重要专业课。

针对幼儿教育专业的学生和应岗实际应该,尤其第二学年,要结合实习实践进行多媒体课件制作。

(二)专业技能课1、《声乐》(总课时144节)本课程两学年全程开设,单周2学时。

从幼教专业音乐教学的特点出发,以声乐为主线,系统学习共鸣位置、气息支持、咬字吐字、作品处理和童声训练等知识,同时将音乐素质及欣赏等教学科目有机地编排在一起,为舞蹈及钢琴学习铺垫必要的音乐知识。

教学中应注意从幼教专业音乐教学的特点出发,针对性要强。

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一学期在声乐训练上相对独立,第二学年二学期要结合钢琴课进行弹唱训练。

2、《舞蹈》(总课时144节)本课程两学年全程开设,单周2课时。

舞蹈是幼教专业主干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舞蹈技能,具有独立的舞蹈创编和组织幼儿教育活动的能力,突出了幼儿舞蹈创编的训练,旨在提高学生的能力,以适应日后的工作。

主要学习:基本功训练、民族民间舞蹈训练、幼儿舞蹈创编、外国民间舞蹈欣赏等。

在教学过程中,各种演出实践必须同行。

3、《钢琴》(总课时216节)本课程两学年全程开设,第一学年单周4课时,第二学年单周2课时。

键盘课是幼儿教育专业的一门重要技能课程,通过教学,让学生通过键盘乐器学习音乐、理解音乐,掌握键盘乐器的基本演奏方法和技能,从而掌握幼教工作中键盘乐器的实际运用能力,将演奏技能从边弹边唱、即兴伴奏、移调以及相互配合等综合应用能力上体现出来。

第一学年主要是键盘基础,包括手型、呼吸、音阶、练习曲、风格作品等内容;第二学年主要是儿童歌曲伴奏编配,即兴伴奏、弹唱等内容。

4、《美术》(总课时108节)本课程从第一学年第二期开设,共开设3个学期,单周2课时。

这门课程是幼教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集美术欣赏、绘画、图案、手工制作为一体。

教学内容按画种分类,既有系统基础理论知识与技巧的能力培养与训练,同时又紧密结合专业实践知识和突出动手的能力培养与训练,使学生在今后的就职与升学选择中又更多的发展空间。

可考虑主要开设简笔画、速写和纸工的教学,按照专业要求应该安排写生环节。

5、《幼师英语》(总课时144节)本课程两学年全程开设,单周2课时。

幼教专业英语教材着重培养学生英语语言技能及实用英语的能力,为学生将来作为幼儿教师提供教育理论知识和教学方法。

主要应该突出口语教学,尤其是针对幼儿园课堂实际,要使学生积累足够的幼儿园教学单词、语汇。

6、《幼儿教育心理学》(总课时72节)本课程第一学年开设,单周2课时。

主要内容是以幼儿教育系统中的幼儿心理发展与变化的规律以及如何利用这些规律促进其心理健康成长,学习这一课程第一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清晰、系统的学科体系,将现代幼儿心里发展观与教育观充分体现,内容具有先进性。

第二是为学生考取教师资格证做铺垫。

7、《幼儿卫生保健》(总课时36节)本课程第二学年第一学期开设,单周2课时。

这一课程主要学习幼儿的人体、系统特点,生长发育的评价指标,营养膳食的配制,预防常见的传染病,掌握常见的护理和急救技术,培养健康的心理等内容。

8、《书法》(总课时144节)本课程两学年全程开设,单周2课时。

这门课程是幼教专业的专业课,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基本掌握并了解书法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通过点、横、竖、撇、捺、折、勾、提八种笔画和间架结构、章法的学习,基本掌握楷书的用笔方法及规律,熟练运用毛笔、粉笔、钢笔进行书写,并能设计板书和板报。

(三)实习课说明:见习实习课程应结合实习基地进行教学,把课堂开到实习基地,让学生切身感受真实的教育教学环境。

在进行本课程教学时,应建立系统的督导评估机构,及时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评价,对见习实习活动进行总结。

1、《幼儿园实习指导》(总课时144节)本课程第二学年开设,单周4课时。

教材共分两篇四大部分。

第一篇“保育实习指导与作业”分为两个部分:保育实习指导和保育实习作业与考评;第二篇“教育实习指导与作业分为两个部分:教育实习指导和教育实习作业与考评。

教学过程中主要分析幼儿园课堂案例,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感受,模拟实践。

2、《幼儿园活动设计与实践》(总课时72节)本课程第二学年开设,单周2课时。

本教材以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为主线,运用丰富的幼儿园教改成果,整合了多门学科的内容,突出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符合初学者的认知及学习特点,体现了对初学者应知应会的基本要求。

理论部分学习完成,集中安排2周进行保育实习。

五、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时间安排六、师资配备根据课程设置情况,按一个教学班考虑,需引进或外聘以下教师:1、声乐教师一名2、美术教师一名3、钢琴或风琴教师一名4、舞蹈教师一名5、幼儿教育实习指导教师一名七、所需设施设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