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教育专业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终极

幼儿教育专业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终极

大连中港通关职业技术学校幼儿教育专业指导性教学大纲(适用于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3年)一、指导思想1、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2、以中级技能人才为培养目标,达到国家职业标准要求。

3、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职业技能培训,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4、体现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行业、企业的生产实际需求紧密结合,突出教学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二、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就业能力的物流技能人才。

具体要求如下:1、思想品德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的思想政治觉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和较强的法律意识。

2、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化水平,使学生掌握学习专业理论和技能所需要的文化知识,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继续学习专业知识的能力。

3、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培养学生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采购、仓储、物流、商品检验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进行物流成本的核算,对物流设施设备和物流信息系统有一定的了解。

学生毕业时达到物流员的技术水平。

4、身心健康了解体育、卫生和保健知识,掌握体育锻炼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周数分配本计划适用于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3年。

总周数156周,其中教学116周,入学、毕业教育各1周,考试8周,公益劳动和机动6周,假期24周。

四、教学计划表见附表。

五、主要课程设置与要求1、德育通过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以及有关社会经济政治常识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增强法制意识。

2、体育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和身体素质,达到相应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要求,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

3、语文从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出发,加强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不断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学习和工作。

不断提高文化素养。

4、数学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概念和基础知识,加强学生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为学习专业知识奠定基础。

5、英语掌握英语语音、语法、词汇的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掌握简单的日常用语,能借助工具书识别商品的英文标志以及阅读英文物流单据等。

6、计算机基础与应用通过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微型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方法。

7、幼儿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通过本书的学习,能够获得关于幼儿语言学习和教育的特点,从而能顺利开展幼儿教学工作。

了解国家的就业方针和政策、就业环境和就业途径、求职方法和求职技巧。

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增强职业意识,提高就业能力。

8、幼儿玩具制作本课程涉及的知识领域较广,融合了人类学、哲学、文化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的重要内容。

课程强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游戏理论分析和解决游戏实践问题的能力。

9、幼儿科学教育明确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体系和内容的范围,掌握幼儿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的策略,并能够对活动进行评价。

10、幼儿教育学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教育学的产生、发展和幼儿教育学的目标、任务和原则。

11、幼儿卫生与保健使学生全面掌握幼儿卫生与保健的基本知识,了解幼儿的生理发育特点,掌握常用的实验方法和数据统计、处理的方法和技巧等。

12、基本乐理与伴奏学生掌握基本的乐理和伴奏知识,根据幼儿园教学实际工作需要,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使学生能够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

13、幼儿心理学学生通过掌握幼儿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的基本知识,为能胜任幼儿园教育教学,选择适宜的教育教学方法提供心理学理论依据。

14、幼儿数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通过数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的基本知识,指导学生培养幼儿感知集合、数的概念、几何形体概念、空间方位概念等方面的发展及教育。

15、形体训练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舞蹈形体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全面发展身体素质。

了解国家的就业方针和政策、就业环境和就业途径、求职方法和求职技巧。

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增强职业意识,提高就业能力。

16、绘画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人体概述、婴幼儿各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和保育、婴幼儿膳食与营养、婴幼儿心理健康、婴幼儿疾病的预防、婴幼儿常用护理技术和意外事故的急救。

17、键盘乐器演奏基础从职业高中幼教专业的特点和需要出发,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以学以致用为目标,让学生通过键盘乐器学习音乐、理解音乐,掌握键盘乐器的基本演奏方法和技能。

18、歌唱通过歌唱发声基础知识、歌唱发声基本技能、常见问题及处理等内容,使学生掌握幼儿歌唱的基本技能。

19、舞蹈形体教程从基本功训练、芭蕾舞基础训练、中国古典舞训练、外国民间舞训练等多种不同类型的舞蹈训练入手,提高学生舞蹈能力。

20、视唱练耳本课程对学习者进行视唱基本技能、音乐听觉及音乐素质全面训练。

通过学习,能掌握音乐语言诸要素,提高对音乐的记忆力、理解力和表现能力。

21、社会生产实践了解国家的就业方针和政策、就业环境和就业途径、求职方法和求职技巧。

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增强职业意识,提高就业能力。

六、说明考虑到不同地区和不同学校的具体情况同,教学计划中的课程及学时可做适当调整,调整幅度在30%以内。

幼儿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教学大纲一、说明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幼儿学前教育的改革也不断深化。

幼儿园对师资的要求不断提高,各类学前教育师范类学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不断提高,与此对应的社会培训、教师继续教育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满足各类幼儿师范学校及培训机构的需要,我们根据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组织编写了这套教材,以满足全国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的需要。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先进性。

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吸收了国内外学前教育领域的先进理念和最新研究成果,将国内外一些新教法、新概念、新思想引入到教材当中。

2.实用性。

教材知识深度以够用为度,根据幼儿园教学实际工作需要,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使学生能够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

3.职业性。

根据社会紧缺人才的需求,并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全套教材以培养学前教育从业人员的基本知识与实际操作能力为核心,以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

二、学时分配表三、课程内容与要求一、幼儿语言教育概述教学要求1、了解本学科的性质及其在学科知识结构中的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语言、社会和儿童的关系;3、了解学前儿童语言的特殊性,为后来的学习打基础;4、了解我国幼儿语言教育的历史。

教学内容第一节幼儿语言教育的特点和意义第二节幼儿语言教育的目标及内容第三节幼儿语言教育活动的设计第四节幼儿语言教育活动的评价二、幼儿文学作品学习活动教学要求1、了解幼儿园开展文学作品学习活动的内容。

2、了解与掌握幼儿文学作品学习活动的基本结构。

3、幼儿故事活动的选材、组织与指导要点。

教学内容第一节幼儿文学作品学习活动概述第二节幼儿故事学习活动的设计与指导第三节幼儿诗歌、散文学习活动的设计与指导第四节幼儿文学作品学习活动参考案例三、幼儿谈话活动教学要求1、初步理解和掌握幼儿谈话活动的设计和实施的基本层次、主要环节,掌握编写谈话活动方案的基本思路和上课的基本环节。

2、运用幼儿谈话活动的理论部分内容和观摩幼儿园教师组织活动的知识积累,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在幼儿园实施谈话活动,并初步学习评价幼儿谈话活动。

教学内容第一节幼儿谈话活动概述第二节幼儿谈话活动的设计与指导第三节幼儿谈话活动参考案例四、幼儿讲述活动教学要求1、初步理解和掌握幼儿讲述活动的设计和实施的基本层次、主要环节,掌握编写讲述活动方案的基本思路和上课的基本环节。

2、运用幼儿讲述活动的理论部分内容和观摩幼儿园教师组织活动的知识积累,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在幼儿园实施讲述活动,并初步学习评价幼儿讲述活动。

教学内容第一节幼儿讲述活动概述第二节幼儿讲述活动的设计与指导第三节幼儿讲述活动参考案例五、幼儿语言游戏活动教学要求1、通过语言游戏,了解一些常用的物品量词:一双、一件、一条、一顶,并能与相应的物品配对。

2、学说短句:“我给娃娃买了一件衣服。

”“我给娃娃买了一条裤子。

”3、能积极参与游戏活动,感受角色游戏带来的快乐。

教学内容第一节幼儿语言游戏活动概述第二节幼儿语言游戏活动的设计与指导第三节幼儿语言游戏活动参考案例六、幼儿早期阅读活动教学要求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幼兒进行语言教育的过程,是组织和传递语言教育内容的实施环节,也是落实语言教育任务的具体手段。

幼兒语言学习是在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尤其是在相互语言交流中获得和发展,目前幼兒园语言教育活动可以分为故事、诗歌、讲述、听说游戏、阅读等几种基本模式。

教学内容第一节幼儿早期阅读活动概述第二节第二节幼儿早期阅读活动的设计与指导第三节幼儿早期阅读活动参考案例七、幼儿英语教育活动教学要求1、掌握幼儿英语教育的含义和特点2、分析我国幼儿英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3、正确地理解并掌握幼儿英语的教育目标教学内容第一节幼儿英语教育活动概述第二节幼儿英语教育活动的设计和指导第三节幼儿英语教育活动参考案例幼儿玩具制作教学大纲一、说明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幼儿玩具制作是研究幼儿的游戏现象,揭示游戏发展规律,探讨游戏价值和游戏指导方法的一门课程。

本课程以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的理论为基础,研究幼儿游戏现象、规律与指导等问题,旨在促进幼儿游戏实践的发展,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本课程涉及的知识领域较广,融合了人类学、哲学、文化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的重要内容。

课程强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游戏理论分析和解决游戏实践问题的能力。

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通过学习,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幼儿游戏与玩具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增进对幼儿游戏现象与规律的深入认识,提高理论分析能力,并且能够提高游戏指导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本门课程不仅具有很强的知识性,同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要求学员在本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掌握相关幼儿游戏知识,还要能实际运用,能够在教育实践工作中适宜地指导幼儿游戏,促进幼儿的发展。

二、学时分配表三、课程内容与要求一、游戏概述教学要求了解游戏的涵义,掌握经典游戏理论的主要观点,重点掌握精神分析学派游戏理论、认知发展学派游戏理论和社会文化历史学派游戏理论的主要观点与评价,了解游戏理论的新进展。

教学内容第一节游戏的涵义第二节经典游戏理论第三节精神分析学派游戏理论第四节认知发展学派游戏理论第五节社会文化历史学派游戏理论第六节游戏理论的新发展二、幼儿游戏与玩具教学要求掌握幼儿游戏的结构要素和特征,重点掌握游戏促进幼儿身体、认知、社会性和情感发展的价值,了解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了解幼儿玩具的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