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音乐《外婆的澎湖湾》教学设计

小学音乐《外婆的澎湖湾》教学设计

小学音乐《外婆的澎湖湾》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表演《外婆的澎湖湾》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外婆的澎湖湾》,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

2、让学生学会正确理解歌曲情绪,用明亮活泼的歌声来演唱
3、通过学生自制小乐器为歌曲伴奏,培养学生团结互精神。

三、教学重点:
能流畅、完整地有感情演唱歌曲。

四、教学难点:
用自制小乐器准确地为歌曲伴奏,各小组之间伴奏配合默契。

五、教学过程
表演《外婆的澎湖湾》:
1.这首通俗歌曲较为流行,学生都较熟悉,所以在范唱的启示下较容易学唱。

2.在曲调的学唱中,有些节奏通过听唱,指导学生学唱,不必讲解乐理的名称如等,能合着教师的钢琴伴奏唱即可。

3.歌曲的第一部分是主人翁的“怀想”带有叙事性,所以在演唱时,把发生的事情交待清楚即可。

歌曲第二部分是高潮所在。

处理重点也按排在此段。

演唱的力度上较第一部分要有变化。

4.本歌教学的难点是伴奏。

(1)注意调性是1=G,无论是钢琴还是竖笛,都必需注意第七级音“7”的位置是#F。

(2)第二乐段的分解和弦的伴奏有一定难度,要单独练习,熟练后才能合成。

(3)打击乐的加入是编创活动,配得好能渲染歌曲高潮部分的情绪,要发动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他们想像,进行编创。

5.小结:这是家庭中隔代之间的温馨之情。

聆听《天黑黑》:
1.这是一首以现实生活为内容的家庭里所发生的一个小故事——欣赏《天黑黑》。

2.你听懂了吗?如果还听不清楚,再听一遍。

3.你能说一下这个小故事吗?
4.师生议论。

设问: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
说说你自己的看法?
(家庭里发生的琐碎小事不必下结论,可以各说各的)
5.再复听一遍,请按书本上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形容词。

(答案:诙谐)
6.小结:这样家庭既诙谐又亲切可爱。

这是一首流行于台湾北部和闽南一带的民歌,又名《天鸟鸟》。

虽是童谣,但为大人小孩所喜爱,传唱十分普遍。

它以生动、诙谐的语言,天真纯朴的形象,折射了台湾农村人民日常生活中的一个有趣情景。

教学后记:反思这节课,我发现自身的问题很多,如:
1、多媒体的应用:我找到几个不同版的《外婆的澎湖湾》歌曲视频作为导课,但学生在没熟悉演唱之前,更注重看到的,而忽略音乐要素感受。

因此,以后在这方面应用上详加考虑。

2、在小学生心理发展阶段,音乐就是抽象形象,我感到应该用更多时间与学生体会和感悟。

打开他们想象的大门与之共同探究音乐的细节美,哪怕有时并不能完成很多教学内容,因为学生个体差异往往很大。

从审美上看,我的课是极其不足的。

3、注重学生细节反应。

比如在唱谱时,我制止了二名学生想用笛子吹奏曲谱的举动。

回头反思,恰是此时应用多种形式来记忆旋律,现在我坚信在课堂上,学生任何的反映和回答都是自然的,就看教师如何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4、展示自己的特长环节应多些,这样才能增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要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