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编制依据 (3)1.2编制原则 (3)2 工程概况 (3)2.1编制范围 (3)2.2基本概况 (4)2.3试桩目的 (4)2.4试桩数量及布置 (4)2.5主要技术参数 (4)3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4)3.1试桩地区地质 (4)3.2不良地质条件 (5)4 资源配置 (5)4.1机械设备配置 (5)4.2人员配备 (5)4.3材料准备 (6)5 施工工艺技术 (6)5.1工艺流程 (6)5.2施工方法 (7)5.3钻机就位 (7)5.4搅拌桩施工 (8)5.5质量检验 (8)5.6技术要求及特殊情况处理措施 (10)6 安全目标及保证措施 (11)6.1安全管理目标 (11)6.2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11)6.3安全保证措施 (12)6.4安全保证措施 (12)7 文明施工目标及保证措施 (14)7.1文明施工管理目标 (14)7.2场容场貌、文明建设保证措施 (15)7.4其他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5)8 附件 (16)1编制依据、原则1.1编制依据(1)《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13年版);(2)《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 50838-2015);(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13);(4)《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T33-2001);(5)《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523-2011);(6)《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7)《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标准》(JGJ/T205-2011);(8)《建设工程文明施工标准》(DBJ07-2006);(9)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海口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工程基坑结构施工蓝图;(10) 海口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11)中铁四局集团下发的《中铁四局项目施工管控约束性条款》;(12)中铁四局集团下发的《施工技术管理办法》;(11)本单位拥有的技术装备力量、机械设备状态、管理水平、工法及科技成果及积累的施工经验。
1.2编制原则1、安全第一、质量至上原则。
精心组织施工,合理安排工期。
坚持技术先进、方案优化、重信誉守合同、施工组织科学合理、按期优质安全高效、不留后患。
2、根据综合管廊的地质、水文、工程规模、技术特点、工期要求、工程造价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编制。
3、钢板桩施工严格遵守各有关设计、施工规范、技术规程和质量评定及验收标准,确保工程质量达到要求。
4、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在施工期间保证不发生水土流失,保证不破坏环境。
贯彻执行国家和当地政府的方针政策,遵守法律法规,尊重当地的民风民俗。
5、施工中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和本地有关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的地方法规,创建“文明施工现场”。
2工程概况2.1编制范围本方案适用于XXXK11+594.46~K11~688.24地基加固搅拌桩试桩施工。
2.2基本概况试桩段地质根据设计显现为非液化区,地基加固方式为采用满堂短桩+长桩疏桩搅拌桩加固处理,基坑围护结构为拉森钢板桩钢支撑围护。
搅拌桩地基加固桩位示意图、桩长统计表、见附件。
2.3试桩目的根据设计要求,施工前应进行试桩试验,目的是为检验设备、施工工艺,掌握对该场地成桩经验,比较不同工艺参数下的成桩质量,确定主要工艺参数(水灰比、水泥用量、下钻速度、提升速度)。
为下一步大面积三轴搅拌桩施工提供技术指导和操作技术参数。
2.4试桩数量及布置试桩区搅拌桩总工程量:本标段SMW工法桩共2250副,三轴深搅地基加固共234000m3(其中实桩方量:63000 m3,空桩方量:171000 m3)。
根据设计要求和地质情况以及施工场地具体布置情况,我单位计划试桩区域为K11+594.46~K11+688.24。
根据现场场地情况,选用综合管廊标准段内基础加固区为试桩区域,具体试桩编号为A1-1,A2-1,A3-1,A4-1数量共四组,4副。
试桩采用1.3、1.5两种水灰比,20%,22%两种水泥掺量进行试验。
具体详见图4-1(三轴搅拌桩试桩平面布置图)2.5主要技术参数1、Φ850@600三轴搅拌桩,桩间搭接250mm;2、采用普通硅酸P42.5级水泥,掺入量≥20%;土体按1800KN/m3计;3、水灰比控制在1.5~1.8间,水泥浆比重1.29~1.33;4、钻头提升速度不得大于1.0m/min,下沉速度不大于0.5m/min;5、相邻两桩施工间隔不得超过12小时;6、桩间搭接时间不得超24小时,否则采用高压旋喷进行补强加固;7、注浆压力:4~6MPa;8、注浆流量150~200Lm/min/台。
3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3.1试桩地区地质搅拌桩试桩区所处地质情况:表层为耕植土,层厚1.69-2.24m;其次为粉质粘土,层厚约0.7m,再下为含砂淤泥质粘土,层厚约2.6m;第四层为粉质粘土,层厚约3m;第五层为中砂,层厚约5.4m;再下层为粘土,层厚约0.8m。
3.2不良地质条件试桩段内地质为非液化区,对钢板桩施工产生不良影响的可能性小。
4资源配置4.1机械设备配置根据图纸工程量及项目部确定的试桩数量进场三轴深搅桩施工设备。
具体如下表6-1表6-1三轴搅拌桩试桩施工设备表4.2人员配备根据现场施工任务,我单位计划投入2个三轴深搅施工队伍4台三轴深搅机对该段SMW工法桩及地基加固进行施工。
目前已经进场3台,每台钻机配备施工人员15人,具体配备如下表6-2。
表6-2三轴搅拌桩试桩施工人员配备记录员原始记录填写、整理1测量员放线定位2辅助工搅浆、搬运等杂物工作2合计154.3材料准备本工程采用安徽盘景P.O.42.5水泥,不掺加外加剂。
水泥进场后附有相关质量证明文件。
水泥进场后有实验室在监理工程师见证下进行现场取样送检。
检测结果合格后方可进行使用。
5施工工艺技术5.1工艺流程根据设计图纸三轴深搅桩技术要求和以往施工经验四公司施工时试桩试验结果,我单位试桩计划采用两种水灰比,两种掺量进行试桩。
具体参数见下表5-1 三轴搅拌桩试桩参数表。
表5-1三轴搅拌桩试桩参数表搅拌桩编号水灰比浆灰比桩长水泥掺量(%)比重(g/mm3)水泥用量(㎏/m)浆量(L/m)下沉速度(m/min)提升速度(m/min)备注A1-1~3 1.3 1.62319 1.423345420.55 1.02 A2-1~3 1.4 1.82320 1.373346090.420.875.2施工方法5.2.1施工准备试桩前将试桩场地平整完毕,按照设计要求回填至高于管廊顶面1m的位置。
先查明施工区段内有无各种影响施工的杆管线,有无其他障碍物。
如有影响施工杆管线及障碍物应及时报验审批后迁移和处理。
5.2.2开挖沟槽场地平整完毕后根据试桩坐标点、设计院提供的坐标基准点,总平面布置图,试桩平面布置图,精确放出试桩的控制线,设立相应的临时控制桩,做好相关测量资料,上报监理工程师验收。
在三轴搅拌桩施工过程中会涌出大量的置换土,为了保证桩机的安全移位和施工现场的整洁,需要使用挖机在搅拌桩桩位上预先开挖沟槽。
根据放样出的水泥土搅拌桩围护中心线,用0.4m3小挖掘机沿围护中心线平行方向开掘工作沟槽,根据本工程搅拌桩直径,取槽宽约1.0m,深度约0.6~1.0m。
场地遇有地下障碍物时,利用镐头机将地下障碍物破除干净,如破除后产生过大的空洞,则需回填压实,重新开挖沟槽。
开挖沟槽余土应及时处理,以保证工法正常施工,并达到文明施工工地要求。
5.3钻机就位1、放置导轨在垂直沟槽方向放置两根定位型钢,规格为200mm×200mm,长度 2.5m,再在平行沟槽方向放置两根定位型钢规格为300mm×300mm,长约8~12m,转角处H型钢采取与围护结构中心线成45°插入,H型钢定位采用H型钢定位卡。
由现场技术员根据设计图纸和测量控制点放出桩位,桩位平面偏差不大于2cm。
在沟槽两侧定位型钢上用红色油漆做好标记,保证搅拌桩每次准确定位。
2、桩机就位与垂直度校正搅拌桩机到达作业位置,调整桩架垂直度。
在桩机上焊接一半径为5cm的铁圈,10m高处悬挂一铅锤,利用经纬仪校直钻杆垂直度,使铅锤正好通过铁圈中心。
每次施工前必须适当调节钻杆,使铅锤位于铁圈内,即把钻杆垂直度误差控制在0.5%内。
桩机移位由当班机长统一指挥,移动前必须仔细观察现场情况,移位要作到平稳、安全。
桩机定位后,由当班机长负责对桩机桩位进行复核,偏差不得大于20mm。
为便于成桩深度的控制,施工前应在钻杆上做好标记,控制搅拌桩桩长不得小于设计桩长,当桩长变化时擦去旧标记,做好新标记。
5.4搅拌桩施工1、水泥浆配制本工程参照中心实验室的配合比试验结果及现场实际地质情况进行试桩施工。
要求配置的灰浆应有很好的流动性,不离析,便于泵送、喷搅。
同时还要满足最小水泥参入量不得小于20%、28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0.8MPa。
施工前应搭建好拌浆施工平台,平台附近搭建水泥库,对全体工人做好详细的施工技术交底工作,水泥采用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浆液的水灰比严格控制在1.3~1.5,具体根据可现场实际情况调整,水泥总体掺量为20%(重量)。
2、喷浆、搅拌成桩启动电动机,根据土质情况按计算速率,放松卷扬机使搅拌头自上而下切土拌和下沉,直到钻头下沉钻进至桩底标高。
按照搅拌桩施工工艺要求,钻杆在下沉和提升时均需注入水泥浆液,每次下降时喷浆60%,提升时喷浆40%。
钻机钻进和提升速度宜控制在0.6~1m/min,按照技术交底要求均匀、连续注入拌制好的水泥浆液,钻杆提升完毕时,设计水泥浆液全部注完。
钻机下钻至设计深度后,搅拌头应在桩端1m范围内上下喷浆搅拌30s左右,然后提升。
当钻头提升至地面以下0.5m时,应停止喷浆。
3、施工记录施工过程中,由工长负责填写施工记录,施工记录表中详细记录了桩位编号、桩长、断面面积、下沉(提升)搅拌喷浆的时间及深度、水泥用量、试块编号、水泥掺入比、水灰比。
施工过程中质检员、技术负责人、监理工程师监督施工,施工记录报项目监理审批。
5.5质量检验1、质量标准施工前应检查水泥的质量、桩位、搅拌机工作性能及各种计量设备完好程度。
水泥必须具有供应商提供的出厂合格证和质保书,并按批次取样送检测中心试验合格后方能使用。
施工中质量检验包括机械性能、材料质量、掺合比试验等资料的验证,以及逐量桩位、桩长、桩顶高程、桩身垂直度、桩身水泥掺量、喷浆速度、水灰比、搅拌和喷浆起止时间、喷浆量的均匀度、搭接桩施工间歇时间等。
施工结束后,应检查桩体强度、桩体直径等项指标。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中关于水泥搅拌桩地基质量验收标准和设计要求,制定本工程搅拌桩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具体如表6-3;表6-3水泥土搅拌桩质量验收标准2、搅拌桩质量检测根据本工程设计要求,搅拌桩28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得小于0.8M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