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PPT课件:开窍药
2.胸痹心痛,胸腹冷痛满闷。本品温通、走窜,可收化浊开郁, 祛寒止痛之效。可用于中焦脾胃有寒的胸腹冷痛,也常用于寒凝气滞、 心脉不通的胸痹心痛。如苏冰滴丸。
此外,本品能温通散寒,为治疗冻疮的良药,可用苏合香溶于酒 精中涂敷冻疮患处。
【用法用量】 入丸散,0.3~1g,外用适量,不入煎剂。
石菖蒲
【药用来源】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的根茎。
活血通经——血瘀经闭,配桃仁、红花等
麝
癥瘕,配水蛭、虻虫等,如化癥回生丹
香
胸痹心痛,心腹暴痛,如麝香保心丸
头痛,配川芎、赤芍等,如活血通窍汤
风湿痹痛,如麝香虎骨膏
跌扑伤痛,配乳香、没药等,如七厘散
难产死胎。配肉桂,如香桂散
消肿止痛——疮疡肿毒,瘰疬痰核,咽喉肿痛。 如醒消丸,六神丸
【用法用量】 入丸散,每次0.03~0.1g。外用适量。不宜入 煎剂。 【使用注意】 孕妇禁用。
各论
开窍药
【概念】
凡药性辛香走窜,能通关开窍苏醒神志,以治疗闭证神昏为 主要作用的药物,统称开窍药。因气味芳香,又称芳香开窍药。
《素问》“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说明人的意识、 神志、思维活动均由“心”所主,《难经》“心重十二两,中有七 孔”。心的孔窍透达空灵,则神明有主,神志清醒,思维敏捷; 若心窍闭阻,为邪蒙或痰迷,则神明内闭,神识昏蒙,甚则人事 不省。因此,开通心窍,则可使昏迷、人事不省的病人回甦,而 苏醒神志的作用即为开窍醒神。
石菖蒲
【药性】辛、苦,温。归心、胃经。
【功效】开窍豁痰,醒神益智,化湿和胃。
【性能特点】 石菖蒲气薄芳香,苦燥温痛,入心经,既能化湿、豁痰、辟秽,
又能“开心孔、利九窍”(《本草从新》),擅长治疗痰湿秽浊之 邪蒙蔽清窍所致神志昏乱,寒证热症均可,如中风,痰迷心窍,舌 强不能言;湿温病浊,邪蒙清窍,神志不清;以及痰浊蒙蔽清窍之 癫痫;现代临床常用于痰气郁结之狂躁型精神分裂症。
石菖蒲入心经,开心窍,益心智,安心神,聪耳明目,故常可用 于健忘,失眠,耳鸣,耳聋等证,《本经》云“久服轻身,不忘, 不迷或延年”。现代临床用治老年痴呆。
石菖蒲辛温芳香,善化湿浊,醒脾胃,行气滞,消胀满,故为治 疗湿浊中阻所致脘痞胀痛的良药;若与清热燥湿、行气导滞之品配 伍,对湿浊热毒蕴结肠中所致的噤口痢有良效。
热闭,配牛黄、麝香等,如安宫牛黄丸
寒闭,配苏合香、檀香等,如苏合香丸
清热解毒——目赤肿痛,配炉甘石、硼砂等,如八宝眼药水
冰
喉痹口疮,配朱砂、硼砂等,如冰硼散
片
耳道流脓,与核桃油混匀,如滴耳油
防腐生肌——疮疡肿痛,疮溃不敛,水火烫伤。 配血竭、乳香、没药等,如生肌散
止痛——头痛,如牛黄上清丸 胸痹心痛,如复方丹参滴丸,速效救心丸 跌打伤痛,如七厘散
【用法用量】 煎服,3~10g。鲜品加倍。外用适量。
神昏热闭证
多见于外感热病,温热邪毒逆传心包,内陷营血以及肝风夹痰热 蒙蔽心窍所致中风痰厥,癫痫昏迷,小儿痰热急惊,神昏抽搐等症 ,舌红绛,脉细数者。常用麝香、冰片、牛黄等凉开宣窍之药,配 伍清热凉血药如犀角、地黄、芍药、丹皮;泻火解毒药如石膏、寒 水石、黄芩、黄连、黄柏、山栀子及清心安神药如丹参、玄参、麦 冬、竹叶卷心以清逆传心包,内陷营血之温毒邪热;(清瘟败毒散 、犀角地黄汤、清宫汤、牛黄清心丸、安宫牛黄丸)
【作用特点】
开窍药味辛能走窜行散,芳香能辟除秽浊之气,主入心经 以开窍,辟邪以启闭,有通关开窍,启闭回苏、醒脑复神的作 用,可使神志昏迷恢复常态,即有起死回生的功效。
部分药物以其辛香行散之性,兼活血、行气、止痛、辟秽, 解毒等功效。
【适应证】
神志昏迷有虚实之分,实证又称闭证,多见牙关紧闭,两拳固握 ,脉搏有力。脱证又称虚证,多见四肢厥冷,神疲昏蒙,脉微欲绝 。闭证多用开窍药。
闭证又有寒闭、热闭之分:寒闭证多见面青身凉,苔白脉迟,宜 用药性温热的开窍药,配合温里行气药,以温开宣窍。热闭者多见 身热面赤,苔黄脉数,宜用寒凉性开窍药,配合清热解毒药,以凉 开宣窍。
脱证是指神志昏迷的虚证,多因误治大汗、大吐、大下或大出血 及水肿、臌胀等久病体虚所致元气衰竭,冷汗肢凉,面色苍白,神 疲昏蒙,尿遗手撒,脉微欲绝者,又称“亡阳虚脱证”,治宜回阳 救逆,益气固脱,当用人参、附子等药,禁用开窍药,以免再度耗 伤正气,以虚其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临床应用】
开窍豁痰——痰蒙清窍,神昏癫痫。
中风痰迷,配半夏,天南星等,如涤痰汤
湿温神昏,配郁金,竹沥等,如菖蒲郁金汤
石
痰迷清窍之癫痫,配竹茹、黄连等,如清心温胆汤
菖
蒲 醒神益智——健忘失眠,耳鸣耳聋。
如不忘散、开心散、安神定志丸等
化湿开胃——脘腹痞满,配砂仁、苍术、厚朴等 噤口下痢。配黄连、茯苓、石莲子等,如开噤散
4、开窍药气味芳香易于挥发,受热后有效成分易被破坏,或有效 成分不易溶于水,故内服不宜入煎剂,而多入丸、散剂,或其他新制 剂,以便急救之用。
麝香
【药用来源】鹿科动物林麝、马麝、原麝成熟雄体香囊内的 分泌物.
林麝
毛壳麝香
麝香仁
【药性】辛,温。归心、脾经。
【功效】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消肿止痛。
【性能特点】 麝香辛温香窜之气最为浓烈,俗称“气极香”,走窜之性甚
【药用来源】金缕梅科植物苏合香树的树脂精制而成.
苏合香树 苏合香(液体) 苏合香(固体)
【药性】辛,温。归心、脾经。 【功效】开窍醒神,辟秽,止痛。
【应用】 1.寒闭神昏。苏合香辛香气烈,有开窍醒神之效,作用较弱,但
温通之性较强、并能辟秽化浊,多与麝香、冰片等开窍药同用,用于 中风痰厥惊痫属于寒邪、寒浊内闭者。如苏合香丸。
常见于寒湿痰浊之邪蒙蔽清窍所致的中风昏迷,痰厥神昏及 气机逆乱,卒然昏倒和秽浊之气内闭心包所致中恶神昏等症,四 肢厥冷,舌苔浊腻,脉沉弦者。治宜开窍解郁,辟秽化浊。常以 麝香、苏合香等温开宣窍药为主药,配合丁香、沉香、檀香、荜 茇、细辛等调畅气机,温散寒邪药,以标本兼顾(苏合香丸);
若风痰上壅者还可配白附子、天南星、半夏、皂荚等以祛痰 开窍,除经络风痰。
热盛灼津,炼津成痰,痰涎壅盛舌苔黄腻者,可配天竺黄、青礞 石、胆南星、大贝母、白矾、郁金、猴枣、竹茹、大黄等清热豁痰 药,以祛蒙蔽心包之痰。(白金丸,礞石滚痰丸,温胆汤)
神昏热闭证
热动肝风出现抽搐者,可配天麻、钩藤、羚羊角、玳瑁及地龙、 蜈蚣、全蝎等平肝息风止痉药,共成治疗热闭神昏,惊厥抽搐的的 祛痰开窍、清热解毒、镇惊安神之有效配伍(羚羊钩藤汤、止痉散 )。
现代研究冰片能够扩张冠脉,改善心肌供血,能透过血脑屏 障,扩张脑血管,从而有改善心肌供血及大脑供血的作用,除 了用治冠心病,心绞痛,还用于脑血管疾病,如中风恢复期 (醒脑静注射液)。
【用法用量】 入丸散,每次0.15~0.3g。外用适量,研粉点敷 患处。不宜入煎剂。 【使用注意】 孕妇慎用。
苏合香
【配伍及使用注意】
1、闭证神昏选择开窍药,寒闭选辛温开窍药,并配伍温里祛寒之 品;热闭,选辛凉开窍药,配清热泻火解毒之品。
2、若闭证神昏兼惊厥抽搐,配伍平肝息风药;见躁动不安,配安 神定惊药,以疼痛为主,配行气活血药;痰浊壅盛,配祛痰药。
3、开窍药禁用于脱证,开窍药为急救治标之品,辛香走窜,容易 伤耗正气,不可久用,当中病即止,少数药物有毒,应注意用法并控 制剂量,大多数药物能兴奋子宫,孕妇慎用或忌用。
烈,主入心经,能开窍、通经络,通行十二经上下,内透骨髓, 外彻皮毛,有很强的开窍通闭,辟秽化浊作用,为醒神回苏之 要药,最宜闭证神昏,无论寒、热皆可配伍使用。
因其性温,属于温开之品,故为寒闭神昏证的首选,治疗中 风、中恶等寒浊或痰湿内盛,闭阻气机、蒙蔽神明之寒痹神昏, 症见面青、身凉、脉沉、四肢厥逆。
但走窜之性,力达胞宫,故对妊娠者有催产、下胎作用, 可用治难产、死胎、胞衣不下。
又为伤科要药,对跌扑损伤,内服外用均有效。
此外,麝香辛香行散,有良好的活血散结、消肿止痛作 用,故可用治疮疡肿毒、瘰疬痰核、咽喉肿痛。
【临床应用】
开窍醒神——热病神昏,中风痰厥,气郁暴厥,中恶昏迷。 热闭,配牛黄、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等,如安宫牛黄丸 寒闭,配苏合香、檀香等,如苏合香丸
开窍虽然主要指心窍,但与脑亦有密切关系。现代医学认 为:脑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中枢,人的意识、精神、思维活动由 脑主宰,即脑主神明。中医理论中脑的概念是附在心的系统当 中的,如李时珍“脑为元神之府”,张錫纯“人之神明有体用 ,神明之体藏于脑,神明之用出于心”。所以开窍亦有醒脑之 意,开窍醒神也可以说开窍醒脑。
冰片苦寒,有清热止痛、泻火解毒、明目退翳、生肌敛疮作 用,故善治目赤肿痛,喉痹口疮,为五官科常用药;外用治疗 疮疡肿痛,疮溃不敛,水火烫伤等,多与清热泻火及清热解毒 药配伍应用。
冰片辛香走窜,其清香为白药之先,为大通之品,故有很好 的止痛之功,如头痛、胸痹心痛、跌打伤痛等均可应用。
【临床应用】
开窍醒神——热病神昏,痉厥,中风痰厥,气郁暴厥,中恶昏迷。
麝香与牛黄
二者均为开窍醒神之要药,对于热病神昏及中风痰 迷等,常相须为用;二者又均可用于热毒疮肿。
麝香:性温,芳香走窜力强,重在开窍,不但热闭 常用,寒闭也常用。麝香性善走窜,功在消散气血瘀滞, 故痈肿热毒之病以初起未溃者较好。
牛黄:性凉而苦,偏于清心豁痰定惊,故只宜热闭 ,并更适用于痰瘀热盛之昏迷及惊狂癫痫之证。牛黄性善 清热解毒,故一切痈肿疮毒皆可应用,但以热毒壅盛者最 为适宜。
冰片
【药用来源】为龙脑香科植物龙脑香或菊科植物艾纳香的树 脂的加工品。用松节油、樟脑等化学合成的为“机制冰片”。
龙脑香
艾纳香
冰片
【药性】辛、苦,微寒。归心、脾,肺经。
【功效】开窍醒神,清热,止痛。
【性能特点】 冰片具有与麝香相似的味辛、气香,长于走窜之性而力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