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唐诗与科举(一)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单选题】“知人论世”的观点是(C )所提出的。
A 、孔子B 、庄子C 、孟子D 、墨子2【单选题】格律诗的三个基本要求不包括以下哪点?(B ) A 、用韵B 、意境C 、平仄D 、对仗3【判断题】朱庆馀的《闺意献张水部》是一首闺情诗。
(×) 1.2唐诗与科举(二)已完成成绩: 100.0分1【单选题】陈子昂在他(D )岁的时候就考上了进士。
A 、21B 、22C 、23D 、242【单选题】李白认为的“有唐第一人”指的是(C )。
A 、杜甫B 、孟浩然C 、陈子昂D 、白居易3【判断题】进士考试在审阅程序上采取的是糊名制。
(×) 4【判断题】考明经的难度比考进士的难度高。
(×) 1.3唐诗与科举(三)已完成成绩: 100.0分1(C )认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A 、白居易B 、李白C 、苏东坡D 、陆游2【单选题】李白的“故人西辞黄鹤楼”中的故人指的是(A )。
A 、孟浩然B 、白居易C 、杜甫D 、汪伦3【判断题】王维是中国工笔花鸟画的开山鼻祖。
(×) 1.4唐诗与科举(四)已完成成绩: 100.0分1【单选题】“赋诗何必多,往往凌鲍谢”中的“谢”指的是(D )。
A 、谢道韫B 、谢枋得C 、谢朓D 、谢灵运2【单选题】孟浩然与其他文人一起联句作诗,他的(A )诗句一出,则无人敢接下句。
A 、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B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C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D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3【判断题】孟浩然的“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一句是写于自己求仕失败以后。
(×)1.5唐诗与科举(五)已完成成绩: 100.0分1、柳永因为他的哪首诗而被皇帝批“且去填词,何要浮名”?(A ) A 、《鹤冲天·黄金榜上》B 、《双声子·晚天萧索》 C 、《征部乐·雅欢幽会》D 、《如鱼水·帝里疏散》 2以下最能表达李白获得官位后的喜悦心情的诗句是(C )。
A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B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C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D 、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3“终南捷径”是指文人借隐居得到名声,从而达到做官的目的。
(√) 1.6诗词格律之押韵(上)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单选题】格律诗产生于(B )。
A 、秦朝B 、南北朝C 、唐朝D 、宋朝2【单选题】在现代音里面,(A )不同的字是不同韵的。
A 、韵头B 、韵腹C 、韵尾D 、声调3【判断题】古代的诗并不一定需要押韵。
(×) 1.7诗词格律之押韵(下)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唐诗宋词的语音属于我国语音发展的哪个阶段?(B ) A 、上古音B 、中古音C 、近代音D 、汉语音 2【单选题】诗词格律的重点和难点是(d )。
A 、认识生僻词B 、记住用韵规律C 、分辨近音词D 、区别平仄音3古今的音是不同的,但古今的韵是相同的。
(×) 1.8诗词格律之四声已完成成绩: 100.0分1阴平大致上对应的是普通话中的哪个声调?(A ) A 、一声B 、二声C 、三声D 、四声 2【单选题】以下不属于仄声的是(A )。
A 、平声B 、上声C 、去声D 、入声3【判断题】浊音就是发音时声带不产生震动的音。
(×) 1.9入声的发音特点已完成成绩: 100.0分1【单选题】在诗句中安排平仄的规则正式定型于(C )。
A 、隋朝B 、初唐C 、盛唐D 、晚唐2【单选题】区分平仄的难点在于区分出第一声和第二声中的(D )。
A 、平声字B 、上声字C 、去声字D 、入声字3中国文人是在什么时候发现中国字可分为平声字和仄声字的?(C ) A 、秦朝B 、汉朝C 、南北朝D 、隋朝 1.10格律诗的三大要素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单选题】格律诗的三大要素不包括(C )。
A 、用韵B 、平仄C 、节奏D 、对仗2【单选】在格律诗的每一种诗体里,只有(D )种平仄格式是固定的。
A 、1.0B 、2.0C 、3.0D 、4.03现代汉语拼音方案里的第一声和第二声中,没有入声字。
(×) 1.11格律诗之对仗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单选题】《笠翁对韵》的作者是(D )。
A 、朱熹B 、沈复C 、王力D 、李渔2【单选题】在对仗中,通常把前面的一句叫做出句,后面的叫做(B )。
A 、回句B 、对句C 、应句D 、仿句3【单选题】“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出自(C )之口。
A 、沈括B 、韩愈C 、苏轼D 、陆游 2.1格律诗的用韵已完成成绩: 100.0分1【单选题】主持科举考试的古代官署是(D )。
A 、工部B 、吏部C 、户部D 、礼部2【单选题】以下韵书中,出现时间最早的是(C )。
A 、陈彭年《广韵》B 、孙愐《唐韵》 C 、陆法言《切韵》D 、丁度《集韵》3【判断题】诗韵的106个韵中,平声有30个韵。
(√) 4【判断题】唐人作诗的用韵,主要依据平水韵。
(√) 2.2一东韵已完成成绩:100分1【单选题】“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中的“山翁”指的是(D )。
A 、作者自指B 、山琮C 、山简D 、襄阳太守 2【单选题】开元28年,王维在(C )主持科举考试。
A 、四川成都B 、湖南长沙C 、湖北襄阳D 、云南昆明3【判断题】王维在开元年间所担任的“知南选”,其职责是主持朝廷在南方开展的科举考试。
(√) 2.3二冬韵已完成成绩: 100.0分1【单选题】以下不属于二冬韵的是(C )。
A 、重B 、钟C 、翁D 、容2【单选题】“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中的“十年离乱”指的是(B )。
A 、泾原兵变B 、安史之乱C 、三镇复叛D 、黄巢起义 3【判断题】一首诗可以押两个韵。
(×)2.4八庚韵已完成成绩:100.0分1【单选题】“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指的是什么战乱?(B)A、泾原兵变B、安史之乱C、三镇复叛D、黄巢起义2【单选题】杜甫写作《月夜忆舍弟》时,正值以下哪个传统节气?(C)A、芒种B、霜降C、白露D、小满3【判断题】古代格律诗中,用韵的位置是二四六八句。
(√)2.5九青韵已完成成绩:100.0分1【单选题】“惶恐滩头说惶恐“中的“惶恐滩”位于(A)。
A、江西B、江苏C、浙江D、湖北2【单选题】“干戈寥落四周星”中的“四周星”指的时间跨度是(C)。
A、1年B、2年C、4年D、8年3文天祥在南宋末年考上状元的很大一个原因是他的家世背景好。
(×)2.6十二侵韵已完成成绩:100.0分1【单选题】屈原《渔父》中“沧浪之水浊兮”,是指(B)。
A、诗人心情沉重B、皇帝昏庸无能C、个人前途未卜D、百官腐败贪污2【单选题】杜甫的《蜀相》描写的是(C)。
A、赵雄B、赵贞吉C、诸葛亮D、谢方叔3【判断题】王维被人们称为“诗佛”。
(√)2.7四支韵与八齐韵已完成成绩:100.0分1【单选题】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钱塘湖”,就是今天的(D)。
A、鄱阳湖B、洞庭湖C、千岛湖D、西湖2【单选题】以下哪首诗是用的四支韵?(C)A、《喜见外弟又言别》B、《过零丁洋》C、《终南别业》D、《钱塘湖春行》3【判断题】白堤之所以叫白堤,是因为它是白居易所修的。
(×)2.8首句用邻韵已完成成绩:100.0分1【单选题】“首句用邻韵”是指允许第一句的(D)用一个邻韵。
A、第一个字B、第二个字C、最中间的字D、最后一个字2【单选题】李白的《访戴天山道士不遇》中,诗句末尾“浓、钟、峰、松”四字押的是(B)。
A、一东韵B、二冬韵C、八庚韵D、九青韵3【判断题】格律诗一首诗只能押一个韵,并且是平声韵,首句用邻韵的情况是例外。
(√)3.1五言律诗之仄起仄收式(上)已完成成绩:100.0分1【单选题】现代汉语里,没有(D)这个声调。
A、平声B、上声C、去声D、入声2【单选题】杜甫《春望》的“国破山河在”中,(A)是入声字。
A、国B、破C、河D、在3【判断题】“失粘”中所谓的“粘”,是指在相邻两联中,上一联的对句和下一联的出句的平仄类型必须是同一大类的。
(√)3.2五言律诗之仄起仄收式(下)已完成成绩:100分1【单选题】“月涌大江流”的平仄规律是(B)。
A、仄仄平仄仄B、仄仄仄平平C、平平平仄仄D、平平仄平平2杜甫的《春夜喜雨》中,“野径云俱黑”的“俱”是(C)声调。
A、平声B、上声C、去声D、入声3【判断题】杜甫的《旅夜书怀》是他在青年时期所作。
(×)3.3五言律诗之仄起平收式已完成成绩:100.0分1【单选题】与“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描写手法相近的诗句是(A)。
A、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B、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C、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D、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2王维的“太乙近天都”中的“太乙”指的是以下哪座山?(B)A、泰山B、终南山C、五台山D、华山3【单选题】王维和(D)是盛唐山水诗的代表。
A、李白B、孟郊C、白居易D、孟浩然4【判断题】“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一句,用的是写实的手法。
(×)5【判断题】“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中的“分野”是古代地理学中的一个概念。
(√)3.4五言律诗之平起仄收式已完成成绩:100.0分1【单选题】“山居秋暝”的“暝”是指以下哪个时间段?(C)A、黎明B、半夜C、黄昏D、清晨2【单选题】“随意春芳歇”中的(D)字是入声字。
A、意B、春C、芳D、歇3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一句中所运用的典故来自于《楚辞》。
(√)3.5五言律诗之平起平收式已完成成绩:100.0分1【单选题】清朝的学者(B)做出考证,认为“但使龙城飞将在”中“龙城”应为“卢城”。
A、纪昀B、阎若璩C、顾炎武D、梅文鼎2【单选题】“万里鸣刁斗”中的“刁斗”在古代是一种什么器具?(C)A、烟斗B、号角C、锅具兼击打发声装备D、武器3【判断题】古人有以诗饯别友人的习惯。
(√)3.6七言律诗之仄起平收(上)已完成成绩:100.0分1【单选题】七言律诗最常见的一种平仄格式是(B)。
A、平起仄收B、仄起平收C、仄起仄收D、平起平收2【单选题】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是“思”的谐音,这种表现手法借鉴了(C)。
A、传统戏曲B、传统口技C、传统民歌D、传统相声3【判断题】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一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甜蜜爱情的向往与赞美。
(×)3.7七言律诗之仄起平收(中)已完成成绩:100.0分1【单选题】李商隐《无题.凤尾香罗薄几重》中“扇裁月魄羞难掩”一句中“月魄”指的是(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