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和他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

中国和他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

关税优惠潜能巨大,进出口企业应积极利用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对外贸易的飞速发展,我国积极开展区域性经济合作,与一些国家和地区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步伐也不断加快,相继与一些国家和地区签订了区域贸易协定或自由贸易区协定,对出口产品相互给予关税优惠待遇,我国出口产品凭借各类优惠原产地证书在进口国海关通关时,可以获得不同程度的关税优惠待遇,从而提高我国产品的竞争力,扩大出口。

目前我国可以对55个国家签发优惠原产地证书,并正与秘鲁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商谈区域性优惠政策。

目前铁岭地区有关单位和从事外贸活动的企业还没有充分利用好各类优惠原产地证书,下面简要介绍原产地基本知识、各类优惠制度和优惠原产地证书的申办程序。

一、原产地基本知识
原产地定义:是货物的来源地;指产品的产地。

在国际贸易中是指货物的原产国或原产地区,指货物的生产加工制造出生或出土地。

原产地规则定义:各国为了确定贸易中的商品的原产地而制定的法律法规和普遍实施的行政命令和措施。

原产地规则是判断产品原产国的准则。

原产地证定义:是各国根据相关的原产地规则签发的证
明商品原产地,即货物的生产或制造地的一种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明文件,是商品进入国际贸易领域的护照,证明了商品国籍。

目前我国签发十多个种类的产地证书,证书根据用途不同分为:一般原产地证书、普遍优惠制原产地证书,区域优惠原产地证书、专用原产地证书(输欧盟农产品原产地证书、烟草真实性证书、金伯利进程国际证书、原产地标记证书)。

二、优惠制度简介
1、普遍优惠制度,简称普惠制,是一种关税优惠制度,是发达国家(给惠国)给予发展中国家(受惠国)出口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的一种普遍的、非歧视的、非互惠的关税优惠制度。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目前已有欧盟(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卢森堡、比利时、爱尔兰、丹麦、希腊、西班牙、葡萄牙、奥地利、瑞典、芬兰、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塞浦路斯、马耳他、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瑞士、挪威、日本、土耳其、列支敦士登公国等国对我国实行普惠制。

由于给惠国实行减、免关税,使受惠国出口商品的价格具有更大的竞争能力,吸引进口商购买更多的受惠产品,从而扩大了受惠国产品的出口。

铁岭地区出口到给惠国的大部分商品如:农产品、木制品、工艺品、纺织品、轻工产品、矿产品、机电产品、金属制品等都可以享受普惠制待遇,希望进出口
企业充分利用普惠制,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扩大出口。

2、区域性关税优惠制度简介
(1)《亚太贸易协定》(原《曼谷协定》)
《亚太贸易协定》从2006年9月1日起开始实施,是协定成员国相互给予关税优惠待遇,是双边的关税优惠制度。

作为《亚太贸易协定》成员国,我国可享受印度570项6位税目、韩国1367项10位税目、斯里兰卡427项6位税目和孟加拉209项8位税目产品的优惠关税(根据2005年税则计算)。

(2)《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货物贸易协议》2004年11月29日,中国政府与东盟10国(文莱、柬埔寨、印度尼西、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越南)共同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货物贸易协议》(简称《货物贸易协议》)。

从2005年至2010年,中国与文莱、印度尼西、马来西亚、缅甸、新加坡和泰国东盟6国绝大多数货物贸易实现“零关税”达到自由化和便利化。

目前中国-东盟自贸区货物贸易协议关税优惠的范围扩展到约7000个税目的产品,这为我市进出口企业带来了极为广阔的利润空间。

(3)《中国与巴基斯坦优惠贸易安排》、《中巴自由贸易协定》及“早期收获计划”
2003年11月,我国和巴基斯坦签订了《中国与巴基斯
坦优惠贸易安排》,并于2004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我国出口到巴基斯坦的产品(限于已公布的《中国与巴基斯坦优惠贸易安排》框架项下)可以享受关税优惠待遇。

2005年4月,中巴签署了自贸区早期收获协议。

早期收获计划是自由贸易协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中巴优惠贸易安排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蔬菜、水果和石料以及双方各自关心的一些产品给予零关税或关税减让。

(4)《中国-智利自由贸易协定》
2005年11月,中智两国政府正式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智利共和国政府自由贸易协定》(简称《协定》),并已于2006年10月1日开始实施。

中智两国的自由贸易协定是历史性的协定,它是中国与西方国家签订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协定。

《协定》生效后,智利92%的出口产品即可零关税进入中国,其中包括智利对华出口的主要产品-铜和纸浆,7%的产品的降税期为5年或十年,只有1%的产品排除在降税清单之外。

我国有50%的出口产品以零关税进入智利市场,主要有汽车、重型机械;47%的产品的减税期在5年或10年,水泥、外科手套以及部分纺织品、鞋和化工产品的降税期都在10年。

(5)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协定
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区协定成员国相互给予关税优惠 待遇,是双边的关税优惠制度。

从2008年10月1日起开始
实施,协定规定新西兰将在2016年1月1日前取消全部自中国进口产品关税,其中63.6%的产品从《协定》生效时起时限零关税。

(6)中国-新加坡自由贸易协定
中国-新加坡自由贸易区协定成员国相互给予关税优惠待遇,是双边的关税优惠制度。

从2009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协定规定新加坡从2009年1月1日起取消所有自中国进口产品的关税,双方还在医疗、教育、会计等服务贸易领域做出了高于WTO的承诺。

三、优惠原产地证书申办
为使我国出口相关国家的产品享受以上介绍的关税优惠待遇,国家质检总局下设的各地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负责签发各类区域性优惠原产地证书。

申请企业可凭政府主管部门发放的进出口经营权的文件或证书、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原产地证注册登记表等材料到铁岭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申请办理各类优惠证书。

各类优惠性原产地证书是产品在进口国享受优惠关税待遇的凭证,2008年,铁岭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共对外签发各类原产地证书275份,签证货物总值1041万美元;按平均降税5%计算,为企业减免关税约52万美元。

从铁岭市2008年出口创汇5040万美元的数据来看铁岭地区出口企业利用优惠原产地证书获得关税优惠的比例还很低,主要原因一是
我国参加互惠的协定时间还不长,企业对有关协定的相关优惠政策缺乏了解,特别是铁岭地区出口企业规模小、产品品种单一、信息相对滞后,企业获得优惠政策的信息不畅,企业的高层决策者不了解优惠政策,缺乏利用优惠性原产地证书的意识。

二是多数企业属于被动签证,没有主动享受减免关税的意识。

目前,铁岭地区仅有产地证注册企业37家,大多数注册企业只是为了满足客户要求、保证结汇安全而被动申领证书。

三是有的企业虽然了解优惠原产地证书能带来关税减免,但由于缺乏足够的经验或技巧,不懂得将关税优惠政策作为提高成交价格、共享贸易利润或扩大市场占有率的有力武器,影响了优惠原产地证作用的有效发挥。

因此,企业应加强对区域性与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及其互惠原产地证的认识与应用,在出口贸易中,我出口商在与双方谈判时,我方提供相关的优惠原产地证,进口商在其报关时可以少交关税,降低了进口商品的成本,我出口价格就可以相应高一些。

在进口贸易中,要求对方提供相关的优惠原产地证,我国进口企业也同样可以享受我国的优惠关税待遇,从而降低进口商品成本,从而达到利用关税优惠待遇扩大出口,降低进口成本,提高进出口贸易效益。

为此铁岭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呼吁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宣传各类优惠政策对扩大出口的重要性,让更多的外贸企业充分认识优惠政策的含金量。

同时企业也要积极
主动利用,而不是对方提出后才被动利用优惠原产地证书,只有企业转变观念,树立利用关税优惠的思想,加强对优惠原产地政策的研究,变被动签证为主动签证,积极向检验检疫机构申请签发优惠原产地证明书,才能分享关税减免的好处,才能用足用好优惠关税制度,才能进一步扩大铁岭商品对欧盟、韩国、印度、巴基斯坦、东盟和智利等国的出口。

可以预计,随着今后进一步的贸易谈判,将有更多的产品可以享受更广泛的优惠关税待遇,将会给铁岭商品对相关国家出口带来更大的商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