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议小学六年级数学作业的布置

浅议小学六年级数学作业的布置

浅议小学六年级数学作业的布置
数学作业是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是学科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老师在课堂教学之中用以消化和巩固课堂上所学知识和技能,培养、训练学生以形成能力的一种实践手段,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应用所学知识、技能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与学习有关的思维活动。

是学生练习的主要形式,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都离不开做作业。

特别是家庭作业,学生在家中独立完成,作业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知识的掌握。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同样,学生的作业也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六年级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年,学生的数学学习也是由学习新知与整理复习旧知组成的,同时学生还要为即将到来的中学学习打好基础。

在当今社会对学校素质教育“轻负担,高质量”的基本要求下,如何为六年级学生布置高质高效的数学作业?
好的作业布置应该做到: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能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点;学生对作业是积极参与的;多感官综合应用参与,提高学生综合御用知识的能力。

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六年级的数学学习是新授与复习相结合的,这就对作业布置与设计的“量”和“质”提出了跟高的要求。

在作业设计更要体现出“量”与“质”的结合。

“量”指的是作业的数量,要做到合理的控制作业量,争取以最少的训练量达到最深层的训练意图。

教师要根据课标的要求,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根据每一个不同的训练目的选择制定数学作业,争取以最少的作业量完成最终的学习任务。

“质”指的是作业内容的“精”与“全”。

选择的作业既要反映一节课中内容的精华,又要反映出教学内容的全貌,具有代表性和概括性。

难度要符合学生的情况,已达到联系的目的和效果。

二、六年级的数学学习是新授与复习相结合的,就不可避免的会有一些学生对整理复习类的作业产生厌烦和敷衍的情绪,这就要求老师更要根据知识本身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设计形式多样的作业。

1、设计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的作业。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了一些实际的生活经验,并对能够独立学习、活动跃跃欲试。

根据他们的这一年龄特征,可以在复习阶段将数学问题与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如:外出参观、春游等)相结合,鼓励学生自由组合,设计活动方案、路线,预算活动经费,安排租车住宿问题。

在学习了百分数中的利率问题后,让学生根据银行利率为自己设计理财方案(压岁钱)。

在学习了比列尺后,让学生根据一定的比例尺绘制学校或家庭的平面图。

将数学学习的触角伸向学生的生活,将数学作业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和谐的学习整体。

2、改变作业形式,注意各学科之间的整合。

面对单调、划一的传统作业题型,学生容易引起视觉疲劳,产生消极应付的心理。

六年级学生在这方面的表现尤为明显。

为此,作业设计要变换一些题型,体现多种知识、方法与能力的综合运用,增强探索性,注重思考性。

(1)制作数学小报、写数学题日记、自己设计数学题。

(2)设计口头作业。

如:
说出100以内的质数和合数。

说出1π----19π的数值。

比和分数、除法的相同和不同之处是什么?
说出所有的轴对称图形,它们分别有几条对称轴?
3、注意作业布置的层次性,即设计分级作业。

分级作业,能让每个学生等候“吃饱”“吃好”,教师可以把作业分为3-4个等级,学生做哪类作业都有他自己的选择。

教师只是把作业的目的和要求告知学生,每个学生都不会低估自己,做适合自己的作业,一定比以前认真的多了。

因此,教师要在作业的目标性、趣味性上下功夫,为提高学生学习奠定基础。

例如在学习了《比的应用》一课后,可以根据课堂的反馈情况设计以下作业:(1)用180厘米的铁丝做一个三角形,三角形的三条边的变长比是:5:4:3.请问这三条边分别有多长?(2)用100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宽比是2:3,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3)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的比是4:3:5,其中最长的一条边长25厘米,求另外两条边的长度。

其中,第(1)提要求学
生全部完成,(2)(3)提要求学生思考完成。

这样的作业布置,学生不仅可以自觉检查自己学习目标是否达成,还可以在基础知识之上有所提高,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