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常见害虫
• 3、防治难点 棉蝽象成虫飞翔能力强、行动敏捷活跃, 极易活动迁移;同时,其多在清晨或夜间为害(阴雨天可昼 夜为害),白天则潜伏在隐蔽处栖息,这样,给喷药防治工 作带来较大的难度。
稻飞虱
• 1、生活习性 在中国每年 发生3~8代,为害单季中、 晚稻和双季早稻较重。灰飞 虱在华北以若虫在杂草丛、 稻桩或落叶下越冬,在浙江以 若虫在麦田杂草上越冬,在福 建南部各虫态皆可越冬。华 北地区每年发生4~5代,长 江中、下游5~6代,福建 7~8代。
• 2、危害症状 幼虫孵出后,先聚集在一起,然后在植 株幼嫩部分爬行,开始危害。初孵幼虫,能吐丝下垂,借 风力飘迁邻株,形成转株危害。幼虫多为五龄,三龄前主 要集中在幼嫩心叶、雄穗、苞叶和花丝上活动取食,被害 心叶展开后,即呈现许多横排小孔;四龄以后,大部分钻 入茎秆。玉米螟的危害,主要是因为叶片被幼虫咬食后, 会降低其光合效率;雄穗被蛀,常易折断,影响授粉;苞 叶、花丝被蛀食,会造成缺粒和秕粒;茎秆、穗柄、穗轴 被蛀食后,形成隧道,破坏植株内水分、养分的输送,使 茎秆倒折率增加,籽粒产量下降。
• 2、危害特征 蓟马以成虫 和若虫锉吸植株幼嫩组织 (枝梢、叶片、花、果实等) 汁液,被害的嫩叶、嫩梢变 硬卷曲枯萎,植株生长缓慢, 节间缩短;幼嫩果实(如茄 子、黄瓜、西瓜等)被害后 会硬化,严重时造成落果, 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斑潜蝇
• 1、生活习性 该虫在南方各 省年发生一般为21~24代, 无越冬现象,成虫以产卵器 刺伤叶片,吸食汁液,雌虫 把卵产在部分伤孔表皮下, 卵经2~5天孵化,幼虫期 4~7天,末龄幼虫咬破叶表 皮在叶外或土表下化蛹,蛹 经7~14天羽化为成虫,每 世代夏季2~4周,冬季6~8 周。
蝼蛄
金针虫
蛴螬
地老虎
根结线虫
• 生活习性 根结线虫多分布在0~20厘米土壤内, 特别是3~9厘米土
壤中线虫数量最多,常以卵或2龄幼虫随植株残体遗留在土壤 中或粪肥中越冬或翌年环境适宜时以2龄幼虫从嫩根侵入,繁 殖为害。在日光温室中可终年为害。线虫可通过带虫土或苗及 灌溉水传播。土温25~30℃,土壤湿度为40%~70%条件下 线虫繁殖很快,易在土壤中大量积累,10℃以下停止活动, 55℃时10分钟死亡。在无寄主条件下可存活一年。 • 危害特征
• 2、危害特征 初龄幼虫仅取 食叶肉,留下表皮,在菜叶 上形成一个个透明的斑, “开天窗”,3~4龄幼虫可 将菜叶食成孔洞和缺刻,严 重时全叶被吃成网状。在苗 期常集中心叶为害,影响包 心。在留种株上,为害嫩茎、 幼荚和籽粒。
白粉虱
• 1、生活习性 在北方温室一 年发生10余代,冬天室外不 能越冬,华中以南以卵在露 地越冬。成虫羽化后1―3天 可交配产卵,平均每个产 142.5粒。成虫有趋嫩性, 在植株顶部嫩叶产卵。白粉 虱繁殖适温18―21℃。春季 随秧苗移植或温室通风移入 露地。
斑潜蝇、地下害虫、根结线虫等) • 6、果树常见害虫(卷叶蛾、梨木虱、食心虫等)
麦蚜
• 1、生活习性 麦蚜的越冬虫态及场所均依各地气 候条件而不同,南方无越冬期,北方麦区、黄河流 域麦区以无翅胎生雌蚜在麦株基部叶丛或土缝内越 立,北部较寒冷的麦区,多以卵在麦苗枯叶上、杂 草上、茬管中、土缝内越冬,而且越向北,以卵越 冬率越高。从发生时间上看,麦二叉蚜早于麦长管 蚜,麦长管蚜一般到小麦拔节后才逐渐加重。
• 1、生活习性 在东北地区1年发 生3~5代,在冀中南部区一年 发生6~7代。若虫有分泌粘液 的习性,在就液中生活、取食及 为害。在7~8月份雨季,由于 梨木虱分泌的粘液招致杂菌,在 相对湿度大于65%时,易发生 煤污病。致使叶片产生褐斑并坏 死,造成严重间接为害,引起早 期落叶。
• 2、危害特征 以成、若虫刺吸 芽、叶、嫩枝梢汁液进行直接为 害,分泌黏液,招致杂菌,使叶 片造成间接为害、出现褐斑而造 成早期落叶,同时污染果实,影 响品质。
越冬。
红蜘蛛
• 1、生活习性 1年发生13 代,以卵越冬,越冬卵一般 在3月初开始孵化,4月初全 部孵化完毕,越冬后1~3代 主要在地面杂草上繁殖为害, 4代以后即同时在枣树、间 作物和杂草上为害,10月中 下旬开始进入越冬期。
• 2、危害特征 红蛛蜘繁殖 能力很强,最快约 5 天,就 可繁殖一代,此虫喜欢高温 干燥环境,因此,在高温干 旱的气候条件下,繁殖迅速, 为害严重。虫子多群集于花 卉叶片背面吐丝结网为害。
食心虫
• 梨大食心虫 在河南、山东一年发生两
代,以幼虫在被害芽内结白 色薄茧越冬,鳞片开裂,蛀 孔堆有虫粪。春季发芽时, 幼虫转芽危害,后在花丛基 部危害,当梨果拇指大小时, 转入幼果内取食,幼虫老熟 时吐丝缠住果柄,并在果内 化蛹。5月末至6月中旬成虫 产卵于果实萼洼,幼虫继续 危害梨果。
梨木虱
• 2、危害特征 成虫和若虫 吸食植物汁液,被害叶片褪 绿、变黄、萎蔫,甚至全株 枯死。此外,由于其繁殖力 强,繁殖速度快,种群数量 庞大,群聚为害,并分泌大 量蜜液,严重污染叶片和果 实,往往引起煤污病的大发 生,使蔬菜失去商品价值。
蓟马
• 1、生活习性 一年四季均有 发生。发生高峰期在秋季或 入冬的11~12月份,3~5月 份则是第二个高峰期。蓟马 喜欢温暖、干旱的天气,其 适温为23℃~28℃,适宜空 气湿度为40%~70%;湿度 过大不能存活,当湿度达到 100%,温度达31℃时,若 虫全部死亡。
• 2、危害特征 卷叶蛾的幼虫 咬食新芽、嫩叶和花蕾,仅 留表皮呈网孔状,并使叶片 纵卷,潜藏叶内连续危害植 株,严重影响植株生长和开 花。
食心虫
• 食心虫 主要有梨小食心虫、 梨大食心虫、桃小食心虫 (桃蛀果蛾)、白小食心虫、 李小食心虫、桃蛀螟和棉铃 虫等。
• 梨小食心虫 可危害仁果类 和核果类多种果树,如梨、 苹果、桃、李等果树的果实 和桃、樱桃、苹果等果树的 嫩梢。在我国中部地区一年 发生5代,以老熟幼虫主要 在枝干粗皮颖内结茧越冬。 翌年3月份开始化蛹,4月份 成虫羽化,一般五六月份, 第一、二代幼虫主要危害桃 梢,7月份以后逐渐向梨上 转移,7月下旬至9月主要危 害梨果。
玉米螟
• 1、生活习性 玉米螟适合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发育,冬 季气温较高,天敌寄生量少,有利于玉米螟的繁殖,危害 较重;卵期干旱,玉米叶片卷曲,卵块易从叶背面脱落而 死亡,危害也较轻。一年发生2-4代,通常以老熟幼虫在玉 米茎秆、穗轴内或高粱、向日葵的秸秆中越冬,次年4~5月 化蛹,蛹经过10天左右羽化。
• 2、危害特征 成虫白天隐藏在叶背等处,黄昏开始活动, 取食花蜜,有趋光性,卵散产于棉株上部。幼虫5~6龄。 初龄幼虫取食嫩叶,其后为害蕾、花、铃,多从基部蛀入 蕾、铃,在内取食,并能转移为害。受害幼蕾苞叶张开、 脱落,被蛀青铃易受污染而腐烂。
• 3、注意事项 秋季和春季气温的变化直接影响棉铃虫的 越冬基数和存活率。9~10月温度偏高,气温下降慢,次 年春季气温稳定回升,棉铃虫的越冬基数大、成活率高, 易造成棉铃虫的大发生。冬季气候变暖,有利于棉铃虫的
斜纹夜蛾
• 1、生活习性 年发生代数 一年4-5代,在山东和浙江经调 查都是如此。以蛹在土下3-5厘米处越冬。成虫白天潜伏在 叶背或土缝等阴暗处,夜间出来活动。
• 2、危害特征 每只雌蛾能产卵3-5块,每块约有卵位100 -200个,卵多产在叶背的叶脉分叉处,经5-6天就能孵出幼 虫,初孵时聚集叶背,4龄以后和成虫一样,白天躲在叶下 土表处或土缝里,傍晚后爬到植株上取食叶片
• 2、危害症状 稻飞虱长翅 型成虫均能长距离迁飞。趋 光性强,且喜趋嫩绿。成虫 和若虫均群集在稻丛下部茎 秆上刺吸汁液。灰飞虱能传 播病毒病条纹叶枯病。
稻纵卷叶螟
• 1、生活习性 稻纵卷叶螟 是一种迁飞性害虫,自北而 南—年发生1~11代,稻纵卷 叶螟发生轻重与气候条件密 切相关,适温高湿情况下, 有利成虫产卵、孵化和幼虫 成活,因此,多雨日及多露 水的高湿天气,有利于猖獗 发生。
棉花蚜虫
• 1、生活习性 (1)棉蚜在我国南部棉区一年发生20~ 30代,北部棉区一年发生10~20代。(2)棉蚜的迁飞是 有规律的,从迁飞性质不同可分为3种:①由越冬寄主向 夏寄主迁飞;②夏寄主间的迁飞;③由夏寄主向越冬寄主 迁飞。有翅蚜有趋黄色的习性。(3)棉蚜最适温度为 25℃,相对湿度为55%~85%,多雨气候不利于蚜虫发生, 大雨对蚜虫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 2、危害症状 直接为害主要以成、若蚜吸食叶片、 茎秆、嫩头和嫩穗的汁液。麦长管蚜多在植物上部 叶片正面为害,抽穗灌浆后,迅速增殖,集中穗部 为害。麦二叉蚜喜在作物苗期为害,被害部形成枯 斑,其它蚜虫无此症状。间接为害是指麦蚜能在为 害的同时,传播小麦病毒病,其中以传播小麦黄矮 病为害最大。
小麦吸浆虫
• 2、危害特征 棉蚜以刺吸口器插入棉叶背面或嫩头部分, 吸食汁液,受害叶片向背面卷缩,叶表有蚜虫排泄的蜜露, 往往滋生霉菌。棉花受害后植株矮小,叶片变小,叶数减 少,现蕾迟、蕾铃减少等。
棉铃虫
• 1、生活习性 棉铃虫在华南地区每年发生6代,在黄河 流域棉区年发生3-4代,长江流域棉区年发生4-5代,以滞 育蛹在土中越冬。
盲蝽象
• 1、生活习性 盲蝽象喜欢温暖潮湿的气候条件,当气温在 20℃~30℃时,相对湿度在80%时发生较重,当气温在 11℃以下或35℃以上时不利于卵的孵化。6~8月份降雨较多, 利于其大发生。反之,干旱少雨的年份一般发生较轻。
• 2、危害特征 盲蝽以成虫、若虫刺吸棉株汁液,造成蕾铃 大量脱落、破头叶和枝叶丛生。棉株不同生育期被害后表现 不同,子叶期被害,表现为枯顶;真叶期顶芽被刺伤则出现 破头疯;幼叶被害则形成破叶疯;幼蕾被害则由黄变黑, 2~3天后脱落。
• 1、生活习性 一年发生 一代,以成长幼虫在土中结 茧越夏和越冬,翌年春季小 麦拔节前后,有足够的雨水 时越冬幼虫开始移向土表, 小麦孕穗期,幼虫逐渐化蛹, 小麦抽穗期成虫盛发,并产 卵于麦穗上。
• 2、危害特征 以幼虫潜伏 在颖壳内吸食正在灌浆的麦 粒汁液,造成秕粒、空壳。 小麦吸浆虫以幼虫为害花器、 籽实和或麦粒,是一种毁灭 性害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