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言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数学学习中要善

常言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数学学习中要善

常言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在数学学习中要善于借助数学工具。

课堂教学的改革要求教师以新的视角去审视“数学工具”的现实内涵,并以发展性的眼光审读它的价值取向。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过程。

数学活动的过程是学生收获知识的过程,是发展思维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

因此,教师应努力为学生的数学活动创造条件,“数学工具”则是学生数学活动的重要媒介,它最大的价值在于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践的空间。

数字尺子,数轴,坐标系,百格图,方格纸等都是小学数学教学中重要的基本工具,用好这些“数学工具”,学生便有了“做”数学的机会,用好这些“数学工具”学生将有机会体验数学、经历数学。

下面谈谈我对“方格纸”在教学中的运用问题。

在小学阶段,主要是通过直观的手段来学习几何初步知识,充分利用和创造各种条件,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获得对简单几何形体和平面图形的直观经验。

在空间与图形内容的学习过程中,观察和感知实物是学生学习必不可少的学习经验。

但总停留在直观层面,也不能够很好地完成提升空间观念的任务。

由具体向抽象的转变是必要的,方格图在这个过程中就肩负了由具体到抽象、由模糊到清晰、由粗略到精确、由现象到本质的过渡。

在这个过渡的过程中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可以得到充分而有序的训练,空间观念的提升也可以自然而然地落实在每部分的学习之中了。

方格图只是教材众多有效素材中的一类,对方格图进行梳理并不是说它是学生空间观念建立的唯一途径。

但教学实践证明,它的确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材料。

对学生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甚至是数学能力的培养都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教师如果发现了它的价值,能够充分地用好它,一定能够对学生空间观念的提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例如,在《位置与方向》单元教学中,引用学生熟悉的座位排序,这是学生认识位置的好素材,这时出现的一些实物图,都是认识方格图的最初事物模型。

此外,大量出现的“参照轴”是简化的平面直角坐标系。

成为学生理解位置和方向的直观参照。

在这里出现的地图中的经纬线,更是一种方格图的变式,再一次调动学生对方格图中位置的理解和认知基础,更好地感受和认识较大范围的位置关系。

以前对方格图的使用,为这里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