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翻译工具介绍(改编自《非文学翻译》,李长栓编著)电子工具的特点电子工具包括互联网、电子工具书、电子参考书等一切以电子形式存在的,可以借助计算机检索和阅读的文献资源。
本章向读者推荐的电子工具包括两类:网站和电子词典。
电子工具与传统的纸质工具相比有一些显著特点,特别有利于翻译工作者使用:∙检索方便电子工具的最大特点是检索方便。
虽然纸质工具书、参考书可以比较方便地检索,好的出版物也附有索引,但其检索速度远不如电子工具快捷。
对于大量的非工具性出版物来说,要想在其中检索一个词或一句话,好比大海捞针,译者只能望书兴叹。
电子工具书打破了普通出版物和工具书的界限,实现了全文检索。
这样,普通的网络出版物也可以成为有用的参考资料。
检索方便的另一个体现是不用重复检索就可以获得多个来源的资料。
纸质工具书需要一本一本地查,而搜索引擎一下子就可以搜索全部网页,电子词典也可以输入一次关键词搜索词典软件中所有的词典。
∙内容无限电子工具的容量可以说是无限的,尤其是网络资源。
一个人的藏书总是有限的,而互联网可以把全世界的资源摆在你的面前。
按现在的发展趋势,今后可能把图书馆的资料电子化,放在网上。
这样,译者就不仅可以看到网络产生后的电子资源,也可以看到网络产生以前的历史资源。
∙及时更新纸质工具书在出版之时已经过时,而电子资源却是在不断地更新和增加之中,这对于走在时代前列的译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便于摘录查找纸质工具书,需要我们用笔摘录或复印查到的资料,而电子工具书的复制粘贴功能,省却了我们许多劳动,避免了可能的错误。
∙节约开支网上有足够的免费资源。
如能有效利用网上资源,几乎不用再购置什么专业词典和专业书籍。
翻译的开支仅限于购置电脑的费用和上网费用。
电子工具对翻译的意义除非译者已经从事特定行业的翻译多年,对相关知识和表达方法都烂熟于心,否则,工具书和参考资料是必不可少的。
在资讯发达的今天,译者当然可以继续使用传统的印刷版工具书和专业书籍,但更为方便、有效的工具则是电子工具,包括互联网、电子词典、电子百科全书等。
•改善质量电子工具书有助于提高翻译的质量。
翻译以理解为基础。
理解以知识为基础。
利用电子工具可以帮助译者尽快掌握相关专业的知识和术语,为准确的翻译打下基础。
翻译任何专业的内容,都需要对该专业有一定的了解。
仅凭一点翻译技巧是远远不够的。
做翻译的人都知道,译员无论知道多少,在知识的海洋中都是沧海一粟。
译员会经常遇到自己的不懂的东西,尤其是各个专业的知识和术语。
这种情况下,专业译员会做认真的调查研究,掌握相关的学科知识,找到专业的表达方法,然后再进行翻译,而不是想当然地做字面翻译。
电子工具的内容无所不包,查找相关的专业内容也是举手之劳。
所以,利用网络掌握相关专业知识,有助于提高翻译质量。
另外,译员翻译的专业可能十分庞杂,不可能购买所有专业的词典。
如果没有互联网,也没有专业词典,译员可能偷懒,遇到不懂的东西,得过且过,牺牲了翻译质量。
有了互联网,就可以方便地学习相关专业知识了。
翻译的产出是写作。
译者如果在表达方面遇到问题,可以利用网络或电子词典查找译入语的相关文本,学习表达方法和语言风格,从而提高产出的质量。
•提高速度电子工具书有助于提高翻译的速度。
如前所述,印刷版工具书的检索比较麻烦。
解决一个问题可能需要查很多工具书,跑很多地方,花几个小时甚至几天的时间。
在讲求效率的今天,译员可能无法做到。
如果使用电子词典或搜索引擎,输入一个关键词都可以查到多种来源的资料,解决一个问题一般不会花太多时间。
这会大大提高翻译的效率。
另外,电脑的复制粘贴功能也使我们省去了抄写的麻烦,使我们能够把查到的资料直接粘贴到文件。
网站介绍互联网上与翻译有关的资源数不胜数。
有的网站为翻译工作者交流经验、分享资源提供了平台;有的虽不是专门为翻译工作者开办,但却可以为翻译工作者带来极大的便利。
这里主要介绍后者。
谷歌很多人已经在使用谷歌(Google)协助翻译,但根据作者的观察,大多数人还没有把谷歌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谷歌可以用来查阅背景资料,也可以用来调查前人对一个术语的翻译。
谷歌的用法十分简便,只需要把一个或数个关键词输入搜索框,就可以找到相关的资料。
谷歌经常用来查询背景知识、专业术语、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国内外重要法律文书的译文、回译国内外重要法律文书、检验词语的意思和用法等。
这里向读者介绍使用谷歌的一些诀窍。
11另见李长栓著《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年。
第一:把中文和英文放在一起进行搜索,可以看到既有中文又有英文的文章。
这样的文章往往是从外文翻译过来的文章,里面夹杂了一些英文单词,对于译者了解背景知识和查找关键术语的译法十分有用。
例如,在翻译社会学文献时,遇到了这样一段话:For instance, the 'impossibility theorem', according to which collective social welfare functions cannot be determined, is directed towards the destruction of this type of illusion. Distributive justice, however, can also be illusory because theperception we have of it does not mirror reality adequately.译者不知道什么是impossibility theorem,可以用谷歌输入“impossibility theorem 社会福利”查询(“社会福利”是与该词相关词语),大家看有什么发现:通过阅读相关文章(“平行文本”),不仅可以解决一个术语的问题,还会发现相关术语的译法和整个理论的含义。
这样翻译起来就会容易得多。
再也不用依靠字典进行语法转换了。
第二:谷歌可以用来回译一些有影响的法律和学术文献。
翻译基于文本的意思,而不是文字,所以手工回译到原文是不可能的。
但谷歌为我们提供了查询原文的简便方法。
遇到重要的法律文书,我们可以直接输入文献标题,如“联合国宪章”或the united nations charter在网上找到中英文文本,然后从中摘录我们需要的条款。
但还有一种方法更简便,可以直接找到需要的条款,而不是找到全文后,再从里面查找。
这种方法的关键是,确定没有疑问的关键字。
例如,要翻译这样一段引文(假设作者没有说明出处):“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实施应有助于促进技术革新及技术转让和传播,有助于技术知识的创造者和使用者的相互利益,并有助于社会和经济福利及权利与义务的平衡。
”可以在搜索框中输入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innovation knowledge users transfer balance rights obligations进行搜索。
所有这些关键词都是确定无疑的。
不要输入implementation,因为“实施”的英语还可能是enforcement;不要输入technology,因为“技术”的英语也可能是technical;不要输入spread,因为“传播”的英文也可能是dissemination;不要输入help,因为“有助于”还可能有别的说法。
搜索结果为:从结果里很容易发现自己需要的内容:Article 7 of the TRIPS Agreement states:"The protection and enforcement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should contribute to the promotion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to the transfer and dissemination of technology to the mutual advantage of producers and users of technological knowledge and in a manner conducive to social and economic welfare, and to a balance of rights and obligations."可以看到,解决这个问题不过几分钟时间。
如果自己回译,恐怕只能译出大意;如果到图书馆查资料,也不知道要耽误多少时间。
第三,谷歌支持通配符(*)搜索。
通配符代表一个不确定的词。
用通配符可以帮助确定英语单词的搭配和用法。
假如在翻译“政府颁布了鼓励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时,不知道与policy搭配的动词是哪个,可以用“the government * a policy”(注意带引号)查询。
在查询的结果中会看到:The Government Adopts a Policy to End Slum Conditions and Poverty in the Jewish Sector During the summer of 1977the government announces a policy that involves increasing money supply beyond The Government has a policy that requires Government contracts for the supply of goods,the government instituted a policy of resettling Drukpas on land formerlythe Government proposes a policy for Africa which reflects and builds on thepositive changes等等。
译者可以从众多搭配中选择自己需要的搭配。
关于利用谷歌解决翻译问题的实例,本书其他部分还有很多,请读者自己体会、摸索。
维基百科维基百科(/)包含各行各业的内容,有各种语言的版本,是做非文学翻译时查找背景资料和双语文本的得力工具。
翻译时无论遇到哪个行业的内容,都可以先到这个网站熟悉有关行业的专业知识,并通过对照阅读中英文文章,学习专业术语。
需要强调的是,通过平行文本获得的专业表达方法比字典上提供的对等词更为可靠,因为字典里面没有上下文,译者无法确定一个词的具体含义和用法。
比如,如果要翻译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故事,可以在维基百科里面查找相关的中英文文献,学习表达方法。
以下截图是关于郑和的英语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