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配筋砌体构件的承载力计算

配筋砌体构件的承载力计算


(8) 合砖砌体构件的顶部及底部,以 及牛腿部位,必须设置钢筋混凝土垫 快。竖向受力钢筋伸入垫快的长度必 须满足锚固要求。
三、砖砌体和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组合墙 是在砖墙中间隔一定距离设置钢筋混凝土构
造柱,并在各层楼盖处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 使砖砌体与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和圈梁组成一个 结构共同受力
(2)矩形截面轴向力偏心方向的截面边长 大于另一方向的边长时,除按偏心受压计算 外,还应对较小边长方向按轴心受压进行验 算;
(3)当网状配筋砖砌体下端与无筋砌体交 接时,尚应验算无筋砌体的局部受压承载 力。
3、构造规定 网状配筋砖砌体构件的构造应符合下
列规定。 (1) 网状配筋砖砌体中的体积配筋率不应
2、受压承载力计算
网状配筋砖砌体受压构件的承载力按下 列公式计算:
N n fn A
fn
f
2 1
2e y
100
fy
V s 100
V
重心至偏心方向 边缘的距离
n ——高厚比和配筋率以及轴向力的偏心矩对网状配
筋砖砌体受压构件承载力的影响系数,也可按表4.1
采用。
n
112e h
1、组合砖砌体的受力特点
组合砖砌体构件在轴心压力作用下,首批裂 缝发生在砌体与混凝土或砂浆面层的连接处。 当压力增大后,砖砌体内产生竖向裂缝,但因 受面层的约束发展较缓慢。当组合砖砌体内的 砖和混凝土或砂浆面层被压碎或脱落,竖向钢 筋在箍筋间压屈,组合砖砌体随即破坏。
试验表明,在组合砖砌体中,砖砌体 与钢筋混凝土或砂浆面层能够较好的共 同受力,但水泥砂浆面层中的受压钢筋 应力达不到屈服强度。
(a)小偏心受压
(b)大偏心受压
图4.5 组合砖砌体偏心受压构件
组合砖砌体钢筋As的应力 以正值为拉应力, 负值为压应力,按下列规定计算。
小偏心受压时,即ξ>ξb
s 65 0800 fysfy
大偏心受压时,即ξ≤ξs b f y
ξ——组合砖砌体构件截面的相对受压区高度。 x/h0
组合砖砌体构件受压区相对高度的界限值ξb,采用HPB235 级钢筋时取0.55;采用HRB335级钢筋时取0.425。
2、承载力计算
1) 轴心受压构件 组合砖砌体轴心受压构件的承载力按下式计算:
N co fm A fc A c sfy 'A s '
2) 偏心受压构件 组合砖砌体偏心受压构件的承载力按下列
公式计算:
NfA' fcAc' sfy'As' sAS
NNefSsfcSc,ssfy'As' h0as'
第一阶段和无筋砖砌体一样, 在单块砖内出现第一批裂缝,此时 的荷载约为60%~75%的破坏荷载, 较无筋砖砌体高
第二阶段,继续加荷,纵向裂缝的 数量增多,但发展很缓慢;由于受到横 向钢筋的约束,很少出现贯通的纵向裂 缝;这是与无筋砖砌体明显的不同之处。
第三阶段,当接近破坏时,一般 也不会出现像无筋砌体那样被纵向 裂缝分割成若干1/2砖的小立柱而发 生失稳破坏的现象。在最后破坏时, 可能发生个别砖被完全压碎脱落。

15
25

25
35
注:当面层为水泥砂浆时,对于柱,保护层厚度可减小5mm。
(3) 浆面层厚度可采用30mm~45mm;当面层厚 度大于45mm时,其面层宜采用混凝土。
(4) 向受力钢筋宜采用HPB235级,对于混凝土 面层,亦可采用HRB335级钢筋。受压钢筋一侧 的配筋率,对砂浆面层不宜小于0.1%;对混凝 土面层不宜小于0.2%。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应 小于0.1%。竖向受力钢筋的直径不小于8mm, 钢筋的净间距不应小于30mm。
小于0.1%,且不应大于1%。 (2) 采用钢筋网时,钢筋的直径宜采用
3~4mm;当采用连弯钢筋网时,钢筋的直 径不应大于8mm。
(3) 钢筋网中钢筋的间距a,不应大于120mm, 且不应小于30mm。
(4) 钢筋网的竖向间距Sn,不应大于5皮砖,且 不应大于400mm;当采用连弯钢筋网时,网的钢 筋方向应互相垂直,沿砌体高度交错设置,Sn 为同一方向网的间距。
第四章 配筋砌体构件的承载力计算
4.1 配筋砖砌体构件 一、网状配筋砖砌体受压构件
由于配筋砌体间接提高了砌体了的受 压承载力,故这种配筋有称为间接配筋:
网片式
连弯式
(a)方格网配筋砖柱
(b)连弯钢筋网
网状配筋砖砌体
1、网状配筋砖砌体构件的受压性能
试验表明,网状配筋砖砌体在轴心压 力作用下,从开始加荷到破坏,类似于 无筋砖砌体,也可分为3个受力阶段, 但其破坏特征和无筋砖砌体不同
(5) 网状配筋砖砌体所用的砂浆强度 等级不应低于M7.5;钢筋网应设置在 砌体的水平灰缝中,灰缝厚度应保证 钢筋上下至少各有2mm厚的砂浆层。
二、组合砖砌体构件
当采用无筋砖砌体受压构件不能 满足结构功能要求或轴向力偏心距e 超过无筋砌体受压构件的限值0.6y时, 宜采用组合砖砌体构件。
组合砖砌体墙的配筋
1
11210n
2 1
0 n ——网状配筋砖砌体受压构件的稳
2
667
试验表明,当荷载偏心作用时,横向配 筋的效果将随偏心距的增大而降低,因此, 网状配筋砖砌体受压构件尚符合下列规定:
(1)故当偏心距超过截面核心范围,对矩 形截面即e/h>0.17时;或偏心距虽未超过 截面核心范围,但构件的高厚比 >16时, 均不宜采用网状配筋砖砌体构件。
3、构造规定
组合砖砌体构件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面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宜采用C20;面层的
水泥砂浆强度等级不宜低于M10;砌筑砂浆的强
度等级不宜低于M7.5。
(2) 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应符
合表4.3的规定。表4.3 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mm)
环境条件 构件类别
室内正常环境
露天或室内潮湿环境
(5) 筋的直径不宜小于4mm及0.2倍的受压钢 筋直径,且不宜大于6mm。箍筋的间距不应 大于20倍受压钢筋的直径及500mm,且不应 小于120mm。 (6) 向受力钢筋在一侧多于4根时应设置附 加箍筋或拉结钢筋。
(7) 混凝土或砂浆面层组合墙,应采用 穿通墙体的拉结钢筋作为箍筋,同时设 置水平分布钢筋。水平分布钢筋的竖向 间距及拉结钢筋的水平间距均不应大于 500m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