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基本是知识点的阅读、记忆或了解,没有特别重点突出的章节,知识点散而小这里没有提到的章表示不用看,红色部分是本书相对来说重要的考点,但其他非红色部分也要阅读因考虑到书的版本不同,所以每一章没有标第几章,均已加粗表示一章国际收支P1-10(其中每一页都看,黑体概念记忆)1、国际收支 狭义概念:贸易收支或外汇收支广义概念: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经济体的居民与非居民之间所进行的各种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
IMF定义: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因与其他国家或地区所发生的贸易、非贸易以及资本往来而引起的国际间的资金收支(包括货币收支以及用货币表示的资财转移)。
2、国际收支平衡表 是指一经济体将其一定时期的全部国际经济交易,按照经济分析的需要设置账户或项目编制出来的统计报表。
3、国际收支平衡表构成内容(1)经常项目 经常项目就是本国与外国进行经济交易而经常发生的会计项目,因而也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项目。
——货物——服务——收益 (职工报酬 投资收入)——经常转移 (各级政府 其他部门)(2)资本和金融项目资本项目 资本项目反映资产在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转移——资本转移——非生产、非金融资产收买或放弃金融项目 金融项目反映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投资与借贷的增减变化——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储备资产(3)平衡项目——错误与遗漏4、记账原理借贷记账法(1)凡引起本国外汇收入的项目,亦称正号项目,记入贷方,记为“+”(通常省略)(2)凡引起本国外汇支出的项目,亦称负号项目,记入借方,记为“-”当收入大于支出而有盈余时,称为顺差;反之,则称为逆差,应在逆差数字前冠以“-”号。
也有人称逆差为“赤字”,而称顺差为“黑字”贷方项目=正号项目=外国居民向本国居民支付的交易=外汇供给项目借方项目=负号项目=本国居民向外国居民支付的交易=外汇需求项目5、国际收支失衡的判定数额与内容的失衡动态与静态的失衡主动与被动的失衡6、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经济发展的周期性变化(周期性失衡)世界经济结构的调整(结构性失衡)货币发行增量的变化(货币性失衡)国民收入的变化(收入性失衡)其他因素(暂时性失衡)7、失衡的政策调节(1)外汇缓冲政策 外汇缓冲政策是指各国政府为调节国际收支失衡,将持有一定数量的黄金、外汇储备作为外汇平准基金,来抵消市场的超量外汇供给或需求,从而使收支不平衡所产生的影响不致超过官方储备增减的限度。
(2)财政金融政策a、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调整财政收入,抑制或扩大公共支出和私人支出,控制改变总需求和物价水平,从而调节国际收支b、金融政策 金融政策是指货币当局通过调整再贴现率,改变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等手段影响银根的松紧和利率的高低,引起国内货币供应量和总需求以及物价水平的变化,以实现对国际收支的调节。
——贴现政策——改变准备金比率的政策(3)汇率政策 汇率政策是指一国通过调整汇率来实现国际收支平衡的政策(4)直接管制 直接管制是指政府通过发布行政命令,对国际经济交易进行行政干预,以求国际收支平衡(5)调节供给政策a、产业政策:优化结构,消除产业间资源流动障碍,提高竞争力b、科技政策:鼓励发明创造,加大科研投入,推动技术进步c、创新制度:时时根据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变化及时进行制度的调整与完善国际储备管理P368-379其中表格数字不看,重点看各个黑体名词概念1、国际储备 是指一国货币当局为弥补国际收支逆差,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的稳定以及应对各种紧急支付而持有的、为世界各国所普遍接受的资产2、特别提款权 特别提款权是IMF在1969年9月正式决定创造的无形货币,作为会员国的账面资产,是会员国原有的普通提款权以外的提款权利。
(1)特别提款权是一种凭信用证发行的资产,其本身不具有内在价值,是IMF人为创造的,纯粹账面上的资产。
(2)特别提款权是IMF按份额比例不定期、无偿分配给各会员国的可使用资产的权利,接受者无需付出任何代价。
(3)特别提款权只能在IMF及各国政府之间发挥作用(向成员国换取可自由兑换货币,支付国际收支逆差或偿还国际债务),任何私人企业不得持有和运用,不能直接用于贸易或非贸易的支付。
3、国际储备与清偿能力的关系国际清偿能力 国际清偿能力是各国货币当局为应对国际收支逆差可能利用的一切资金来源,即指黄金、外汇、特别提款权和在必要时可调动的其他资产、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与外国中央银行和政府间的各种商定的借款。
二者联系之处:国际清偿能力的概念包含了国际储备,国际储备是国际清偿能力的核心部分二者区别之处:国际储备仅是一国具有的、现实的对外清偿能力,而国际清偿能力还包括潜在的对外清偿能力;国际储备只包括无条件的清偿能力,而国际清偿能力还包括有条件的对外清偿能力,如各种贷款。
4、国际储备的构成和管理原则构成:黄金储备 外汇储备 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 特别提款权管理基本原则:(1)保持多元化的货币储备,以分散汇率变动的风险 (2)根据支付进口商品所需的货币币种和数量,确定不同储备货币在外汇储备种的比例(3)选择储备货币的资产形式,既考虑收益率,又考虑流动性和安全性(4)密切注意国际市场汇率变动的趋势,随时调整各种储备货币的比例(5)外汇储备管理的中心原则是保值而不是牟利,因此,绝不允许利用外汇储备进行外汇投机活动(6)黄金储备可根据国际黄金市场和国际金融形势的变化及我国实际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整。
国际货币体系P127-147 均是阅读性了解记忆内容1、国际货币制度 是指各国政府为适应国际支付的需要,对本国货币在国际范围内发挥世界货币职能所确定的原则、采取的措施和建立的组织形式。
2、特里芬难题 由于美元与黄金挂钩,而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虽然取得了国际核心货币的地位,但是各国为了发展国际贸易,必须用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货币,这样就会导致流出美国的货币在海外不断沉淀,对美国来说就会发生长期贸易逆差;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核心的前提是必须保持美元币值稳定与坚挺,这又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长期贸易顺差国。
这两个要求互相矛盾,因此是一个悖论3、国际货币体系演变历史第一阶段是国际金本位时期。
这一时期大体上是从1916年英国实行金本位制度开始,19世纪中叶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是它的全盛时期。
在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世界经济大危机中,国际金本位制终于彻底崩溃。
第二阶段是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
这一时期大体上从1945年底开始,到1971年至1973年间结束。
布雷顿森林体系在国际货币体系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战后世界经济的重建,实际上是以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为开端的。
第三阶段是牙买加体系时期。
这一时期从1976年1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临时委员会的牙买加协定正室订立开始至今,国际上也有人把这一阶段称为“无体系时代”。
4、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特征金币本位制的特点:金币可自由铸造于融化金币、银行券与黄金可自由兑换黄金可自由输出入国境金块本位制的特点:国家不再铸造金币,流通主币为银行券货币当局对黄金兑换实行数量限制国家储藏金块,作为银行券兑换储备金汇兑本位制的特点:银行券代表黄金,是强制流通货币国家将部分黄金存放他国以备兑换本国银行券与黄金兑换需通过国际汇兑实现布雷顿森林体系特征:美元等同黄金,充当国际本位货币汇率固定,但可调整国际收支调节责任承担不对称美元是唯一的国际储备货币牙买加体系的特征:国际本位货币多元化国际汇率安排多元化国际储备资产多元化国际收支调节多样化5、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内容国际本位货币的确定各国货币比价的确定货币的可兑换性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国际收支的调节机制外汇与外汇汇率(P51-52记表达式结论)(P60-66都重要哦)(汇率波动对经济的影响P74-77各效应记忆)1、汇率标价方法直接标价法:也称价格标价法,是指用一个单位或100个单位的外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额的本国货币来表示的汇率间接标价法:又称数量标价法,是指以外国货币表示本国货币的价格,就是说,用1个单位或100个单位的本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量的外国货币,叫做间接标价法。
美元标价法:是以1个单位的美元为标准,折合成一定数额的其他国家货币来表示汇率的方法。
2、基准汇率 一国货币对国际上某一关键货币(许多国家均以美元作为关键货币)所确定的比价即为基准汇率3、交叉汇率 通过两种不同货币与关键货币的汇率间接地套算出两种不同货币之间的汇率即为交叉汇率。
4、汇率制度 指一国货币当局对本国货币汇率决定与变动方式所规定的原则或安排。
汇率制度传统分类:固定汇率制度 就是两国货币比价基本固定,并把两国货币比价的波动幅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浮动汇率制度 指一国货币当局对本币与外汇的汇率不固定,不规定波幅,而由市场供求自行决定的一种汇率安排。
按政府是否干预分——自由浮动 自由浮动又称“清洁浮动”,它是指政府对外汇市场不加任何干预,完全听任外汇市场供求的力量,自发地决定本国货币的汇率。
——管理浮动 管理浮动又称“肮脏浮动”,它是指政府对外汇市场进行或明或暗的干预,以使市场汇率朝有利于自己的方向浮动。
按汇率浮动方式划分——单独浮动 单独浮动即一国货币不与其他国家货币发生固定联系,其汇率根据外汇市场的供求变化而自动调整。
——联合浮动 联合浮动又称共同浮动,是指国家集团在成员国之间实行固定汇率,同时对非成员国货币实行共升共降——盯住汇率 盯住汇率是指一国货币与某种外币保持固定的比价关系,随该外币的浮动而浮动。
——联系汇率5、外汇特征 自由兑换性 国际性 可偿付性6、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 国际收支状况经济增长水平通货膨胀水平利率变动情况政府对汇市的干预市场心理预期变化国际或国内局势变化7、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进出口贸易非贸易收支国际资本流动国内生产及就业国内物价国内资源配置世界经济8、现钞汇率与电汇汇率的关系及原理9、利率平价理论基本观点 在资本可自由流动、外汇市场有效、各国金融资产可完全替代和不考虑交易成本的条件下,汇率的远期升贴水率等于两国货币的利率差。
利率高的货币,其远期汇率会贴水;利率低的货币,其远期汇率会升水。
10、浮动汇率制度的利弊优点:——汇率可发挥其调节外汇供求杠杆作用,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由于汇率浮动对外部经济有较好的调节,因而政府不必牺牲国内经济换取外部经济平衡——由于浮动制度下政府没有维持汇率稳定义务,有利于减轻官方储备压力。
缺点:——汇率波动没有幅度选择,容易发生汇率动荡,汇率风险凸现——汇率风险阻碍国际经济交往的顺利发展——汇率浮动为投机提供了土壤和机会,加剧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国际金融组织(巴塞尔协议P183-186重点阅读、其他部分自己选择阅读或不读)1、全球性机构的关系(1)特点 超国家性质融资具有援助性成员国地位不平等(2)作用 协商制定国际货币制度,促进货币国际合作防范、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为发展国提供改革与发展计划与资金2、IMF3、国际清算银行4、世界银行5、世界银行集团的构成(1)国际复兴开发银行(IBRD、WB)(2)国际开发协会(IDA)(3)国际金融公司(IFC)(4)多边投资担保机构(MIGA)(5)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ICSID)国际金融市场(P91-94阅读、其他形式的外汇交易P105-107尤其是各个概念重要哦要理解记忆、套汇P113-114重要计算题)1、 外国债券 外国债券是指外国借款人(政府、私人公司或国际金融机构)所在国与发行市场所在国具有不同的国籍并以发行市场所在国的货币为面值货币发行的债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