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海大学社会学考研资料

上海大学社会学考研资料

2005《社会学原理》考试复习大纲一、复习要求:要求考生能够熟悉和充分掌握社会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西方社会学理论,并运用这些社会学的基本原理、概念和方法分析相应的社会现象。

二、主要复习内容1、社会学的性质和对象圣西门和孔德的科学分类、社会学在科学分类中的地位、社会学研究对象的演变、社会学的性质、“行为——关系——制度”的掌握和理解。

重点:社会学在科学分类中的地位、社会学研究对象的演变、对“行为——关系——制度”的社会学研究对象的理解。

2、社会学的方法论和研究方法社会学实证主义方法论、社会学非实证主义方法论(包括社会学的批判方法论、社会学的现象学方法论、社会学的理解方法论和建构主义方法论)、社会学研究的层面、社会学经验研究的具体方法和过程、社会学的功能。

重点: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3、社会与社会构成要素社会唯实论、社会唯名论和马克思关于社会的论述、劳动:“身外自然”和“自身自然”、环境:第一自然与第二自然、人口及人口问题、文化的性质界定、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分类和结构、制度性文化、文化过程、从“行为——关系——制度”的角度对社会要素的再认识、社会的基本单位。

重点:马克思关于社会的论述、劳动和文化、从“行为——关系——制度”的角度对社会要素的再认识、社会的基本单位。

4、社会行为及其主要理论行为研究的意义、社会行为的类别、社会行为的主要理论(包括韦伯、帕雷托和帕森斯关于社会行为的论述)、社会行为与非社会行为、社会行为和个人行为。

重点:韦伯、帕雷托和帕森斯关于社会行为的主要论述。

5、社会化和行为导向社会化的涵义、种类、内容和途径、儿童时期基本社会化、青少年时期发展社会化、中老年继续社会化、社会化研究中若干个问题探讨(包括“已过份社会化”、“反社会化”、“再社会化”)、人性与个性——关于社会化的理论基础。

重点:对社会化若干概念的理解和把握。

6、角色与互动角色的涵义和实质、角色的结构、角色关系的制度化过程。

重点:角色的结构、角色和互动的关系。

7、失范与非理性行为社会规范和失范、越轨行为、失范行为的时代特征、社会的非理性行为。

重点:社会学家对失范行为的论述、社会的非理性行为。

8、社会关系行为与关系、行为主导与关系主导、社会关系的结构与类型、变革中的关系格局与社会结构。

重点:行为的本原性和关系的派生性、行为主导与关系主导、社会关系的基本类型。

9、社会关系的群体层面血缘群体:氏族和家庭、地缘群体:城乡社区和国家、业缘群体:团体和组织。

重点:家庭的功能和东西方家庭结构的比较、滕尼斯的“社区”和“社会”两个概念的区别、城市社区和城市化、团体分类的依据、家长制和科层制。

10、社会关系的社会层面关于社会结构的经典论述、社会结构的单位、要素与性质界定、社会的阶级结构和阶层结构、关于社会分层的理论、社会分层的“三阶段律”。

重点:关于社会结构的经典论述、社会结构的单位、要素与性质界定、社会分层理论。

11、社会制度制度的起源与本质、制度的功能、制度的生命周期与制度功能失调、社会的制度化过程。

重点:制度的社会功能。

12、制度分论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家庭制度、宗教制度、法律制度、教育制度。

重点:家庭制度。

13、社会问题与社会控制社会问题的界定、社会问题的研究观点、转型期的社会问题、社会控制与社会管理。

重点:社会问题的研究观点。

14、社会变迁和社会现代化社会变迁的涵义、社会变迁的相关概念、社会结构转型和社会发展、现代化的界定和共识以及现代化理论、社会现代化和社会指标体系、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重点:社会结构转型和社会发展、现代化理论、社会现代化和社会指标体系。

15、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1)科学分类和社会学(2)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3)社会学的研究方法(4)关于社会改建的实证主义思想16、斯宾赛的社会有机论(1)社会有机论和进化论(2)关于社会的类型——军事社会和工业社会(3)关于国家的政治理论17、马克思的社会学思想(1)阶级理论(2)社会变革理论18、滕尼斯的社会学体系(1)滕尼斯社会学的代表作——《公社与社会》(2)对社会生活的构成及形态的研究(3)社会学体系中的其他类型(4)科学研究中的价值问题19、齐美尔的形式社会学(1)形式社会学(2)关于社会冲突的思想(3)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20、韦伯的理解社会学(1)理解社会学的方法论基础(2)关于统治类型的研究(3)关于宗教社会学的研究21、杜尔克姆的社会学思想(1)社会学的研究层次、对象和方法(2)社会团结与社会分工(3)对自杀现象的研究22、帕累托的普通社会学思想(1)帕累托社会学的重要理论范畴(2)帕累托关于社会精英和社会系统的思想23、结构功能主义(1)结构功能主义的特征及其思想渊源(2)帕森斯的理论学说(3)默顿对功能主义的发展24、社会冲突理论(1)社会冲突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2)米尔斯对社会学的想象(3)科赛的功能冲突论(4)达伦多夫的辨证冲突理论25、社会交换理论(1)社会交换理论产生的社会背景和思想渊源(2)霍曼斯的行为主义交换理论(3)布劳的结构主义交换理论26、符号互动论(1)符号互动论的理论背景(2)符号互动论的早期代表人物及思想(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符号互动论27、布劳的宏观社会结构理论(1)宏观结构理论的思想渊源(2)布劳构造理论的方法论原则(3)宏观结构理论的前提(4)宏观结构理论的基本定理28、新功能主义(1)新功能主义及其特征(2)亚历山大新功能主义(3)卢曼的系统功能主义29、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1)交往理论(2)生活世界与系统30、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与系拿带性观点(1)吉登斯思想来源、批判对象及基本态度(2)民族、国家理论(3)结构化理论(4)对吉登斯理论的评价31、布尔迪厄的社会学理论(1)实践、惯习与场域(2)发生结构主义32、理性选择理论(1)理性选择理论概述(2)科尔曼理性选择理论(3)法人行动理论(4)对科尔曼理性选择的评价33、后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社会学(1)后现代思潮简介(2)福柯的权力系谱学(3)后现代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和基本理论观点(4)后现代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三、参考书《普通社会学理论》上海大学出版社《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侯均生南开大学出版社《外国社会学史》贾春增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初试政治:只记得我把5道大题答的满满的,一点空隙没留。

交卷的时候真是把自己恶心坏了,直到这个时候我才领悟了费孝通回忆文革时所说的另一个“我”(这在上大指定教材里有哦),那个“我”飘在教室的上空,哀怨的看着我说:“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果不其然,没过多久,我们的王护卫就现了原形了!英语:单词是根本,不背上5遍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参加了研究生英语考试。

阅读难度和10、11年差不多,但考试的时候做阅读明显要比平时做更紧张,所以平时训练的时候就要严格规定时间,不放过每一次锻炼的机会。

今年大作文还蛮好写的,背的作文模版足够应付了。

但是,同样没过多久,新闻里竟然说今年英语泄题了。

啊,上午的最后一题不是问“国家形象宣传对提升中国软实力有何作用”吗?这。

算了,作文也给我们提示了:才泻了一门,心态要好。

专业课一:第一题是连线题,这个在张敦福老师那本书最后练习题里有,不过挺简单的。

第二题是名词解释,我只记得一个“社会资本”,不过也不难。

第三题是简答题,全是考的社会学家的理论观点,有卢曼、风险社会、吉登斯、哈贝马斯,其他不太记得了,总共8道。

对于这方面我的经验是,把《社会理论的结构》里涉及到的所有社会学家全部写下来,归归类,可以按时代分,也可按流派分。

因为“结构”那书实在太难懂了,所以我复习的时候看了其他作者写理论的书,例如人大的、南开的、瑞泽尔的。

反正哪个好理解看哪个,最后自己总结,写下一个社会学家的名字,就把所有能想到的理论观点写下来,查漏补缺。

另外,答完每一个大家的观点都要适当写写自己的评价,这就需要自己平时看书的时候多揣摩多联系现实,相信你多思考多看书一定会有自己想法的。

最后一道题是问答题,就1道,“现在有很多关于当前中国社会的社会学书籍,国外国内的都有,他们都给出了自己的解释,例如什么国家——社会范式等等,那么请你写出至少三个这方面的观点,并评价其中的优缺点,最后给出自己的理解”(大概意思),我当时写了孙立平的断裂、李强的倒丁字型以及何清涟的权力寻租。

今年张老师和吉登斯的书基本没怎么考,这和11年的没怎么考理论形成强烈反差。

专业课二:研究方法100分,统计50分。

研究方法这块并不是很难,但具体的题目真的想不起来了。

反正把仇老师的书看个5遍左右(每看一遍体会都不一样),把每一章后面的题目全都搞懂(每一章都同等重要,切记),自己总结答案,翻来覆去地背,肯定能拿个七八十分。

统计的话,题型和前几年没多大变化。

虽然规定只要看前6章,但后面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今年倒数第二个计算题,可惜我忘了公式了,一分未得{:soso_e154:})和偏相关都要认真看看。

你可以把前几年的统计真题多做几遍,应该能拿个三四十分。

复试4月16号下午1点开始笔试,总共就一道题目:用社会学的观点分析一个社会事件,然后写一篇标准的论文。

总共2个小时,一晃就过了。

完全没直接涉及到复试要求看的那两本书,真是万幸,因为庄孔韶那本书实在让人dt。

晚上6点又测了英语,难度和四级差不多,英译汉汉译英。

20分钟,pia的一下就过去了。

17号早上8点开始面试,总共11个人,大多数是社会工作专业,分成2个组,8女3男,2个本校的美女,2个375,2个376,最高分是一个男的,华政的,好像考了420多分呢!{:soso_e136:}在外面等着的时候真的挺紧张的,还看到有人在翻看着什么论文,那两个本校的挺HIGH的,一直闲聊着。

有老师从会议室里出来,她们还给我们介绍那是谁谁谁,我也第一次见到了仇立平、肖瑛、孙秀林、董国礼等老师。

接着每出来一个人,大家都团在她周围,问老师问了什么,英文文献是什么等等。

这样聊着聊着反而不紧张了。

当叫到我名字的时候,我再次给自己暗示“你可以的”。

打开门一进去,总共有5个老师。

首先露出大大的微笑,眼睛直接盯着坐在中间的大BOSS,说声“老师好”。

坐下来的时候,屁股在椅子的三分之二处,身体尽量前倾,眼神要自信有力!老师们也没有说话,我就自我介绍了下。

老师接下来根据这段自我介绍问出了三个问题:“为什么学社会学,社会学和社会工作什么区别,介绍下你的家乡”。

前两个问题我都准备到,第一个问题我参考了刘瑜老师的文章,/?p=7 ,里面有句话我非常喜欢,“他的追求里,应当有些跟梦想有关的东西,就算这个梦想最后被证明只是一场误会。

”第二个问题我问过专业课老师,简而言之,前者重理论后者重实务。

介绍家乡的时候,我尽量往城市化这方面靠,接着老师们又问到了土地征用、拆迁、无地农民流向等,这些我都是根据生活经验如实回答,只有一个老师问到这些跟土地有关的问题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是我前几天看到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