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毕业班数学教学策略探讨(泉州教科所曾大洋)-泉州市教

初中毕业班数学教学策略探讨(泉州教科所曾大洋)-泉州市教

第一阶段复习是大面积提高数学成绩的 关键时期,所以, 复习应以训练基础题型和 基本数学思想、数学方法为主.
应针对中考考点及平时教学过程中学 生存在的易错点编制一些诊断性习题, 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自查自纠,补缺 补漏,力求使复习做到全面、适当、落 实.
全面:就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学 质量,把防差措施落实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去.
从试卷质量分析知:不少考生在基础题上 失分,在基本运算上出错。这就要求我们 应当加强概念教学,掌握数学规律(包括 法则、性质、公式、定理、公理、数学思 想方法等),并着重培养学生的能力.
■ 各地数学中考试卷以考查“双基”为 主,即使是一些难度较大的“压轴题”, 也是采取“入口宽”、“步步高”的命题 原则,源于课本,绝不 超 “标”.
第二阶段的中考复习应以提高学生的综 合能力为主,抓住以下几个关键:
应按专题方式进行归类,开设专题复习, 例如: ①实际应用型问题; ②信息图表型问题; ③阅读理解型问题; ④开放性问题; ⑤归纳猜想、操作探究性问题.
应准确把握“基本知识 + 基本技能 + 基本思维方法 + 科学训练 = 能力” 的 内涵,精选经典例题,作为能力培养
④对问题的条件和结论进行变换,并通过结论的 引申、题型的更新、解法的推广,以一题带动 一片.
3.加强学法指导,促进学生发展
鉴于数学中考成绩两极分化严重的现状, 初三数学复习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因材 施教,改进教法,重视学生学法指导.要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心、教育“学困 生”,努力提高中考“及格率”.
适当:就是要求钻研课标、精通教材、教 法,准确把握对知识技能目标的认识、理 解、掌握、应用等四个层次要求.
落实:就是通过诊断性习题及时了解情况, 以便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
(2)关注热点,抓住关键,以专 题为载体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008年中考数学热点试题大致体现 如下特点:
①关注新知识,新理念,即课改教材中新增 的数学知识,设计新颖;
要加强学习,初三数学教学应紧扣
《课程标准》,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方 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使数学教学更 有意义,更有实效.
对初中数学教学要求的几点认识:
■关于“运算能力”:重视算理,适当提高; ■关于“推理能力” :注意培养合情推理能力, 对几何中的逻辑推理能力应适度要求; ■关于“应用能力” :应注意学生年龄特征,生 活阅历,居住环境诸因素; ■关于“数学思想方法” :不是虚幻的东西,应 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强化; ■ 关于“初、高中教学衔接”:应认真研讨,不 要互相责备.
应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促进
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帮助学生认识 自我,树立信心,培养他们的“自我效能 感”,使全体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 得到健康的发展.
2008年中考数学的答卷情况, “会而不 对,对而不全”的老问题仍然存在.主要表 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审题不认真;
(2)作答不规范;
(2)恰当处理好“三个关系”:
①“会做”与“得分”关系,将解题思路转化为 得分点,要靠准确、完整的推理和精确、严密的 计算,避免出现“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 情况; ② “求快”与“求准”关系,在题量大、时间紧 的情况下,“准”字尤为重要; ③“难题”与“易题”关系,做中考试题要按先 易后难,先简后繁的顺序作答,要合理分配时间.
2.强化基础教学,重视能力培养
■ 基础是能力提高的根基,在初三 数学教学中必须树立起抓基础是根本, 抓能力是核心的意识,加强基础知识 的教学、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各种能力 的培养.
(1)立足基础,讲究方法,加 强基础知识的诊断性训练
各地数学中考题安排了较大比例(70%以上) 的试题来考查“双基”.试卷的基础知识覆 盖面较广,起点低.
(3)意志品质不坚定,心理高度紧张,临 场状态不佳 .
第三阶段的中考复习应以模拟训练为主, 调整心理状态,具体如下:
(1)通过模拟,强化训练,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步骤: ①认真审题(已知什么,求解什么?审清题意,挖掘题目 中隐含条件,先想后算); ②冷静析题(从何处下手,需要哪些知识去解决,哪种方 法简便?理清思路,少走弯路); ③规范答题(格式规范,表达清楚,书写整洁,步步有 据); ④解后思题(解法中有否不合理的地方,力争一次成功, 重视复查环节).
②关注动态问题,试题类型有点动、线动、 图形动等,运动形式有平移、旋转、翻折 等,题目变化多样,常集代数、几何等知 识于一题 ;
③关注数学的应用能力, 强化数学建模思想.
考生解此类试题主要暴露几点不足:
①图形的认识能力及变换能力缺乏; ②系统关联失分,由于开始的分析或计算 错误而影响了后面的解题; ③基础知识不扎实, 信息获取、信息整合 能力差; ④数学思想方法缺乏,思维能力、应用能 力较低.
初中毕业班数学教学 策略探讨
曾大洋(泉州市教科所 ) 2009.03
一、前言
1.注意时段,重视过程 2.针对中考,提高能力 3.因地制宜,制定策略
二、几点思考
1.学习《课程标准》,更新教育观念 2.强化基础教学,重视能力培养 3.加强学法指导,促进学生发展 4.开展教改教研,深化中考改革
1.学习《课程标准》 ,更新教育观念
的案例进行剖析,通过讲评让学生从
中习得方法,再选编一些有针对性的
练习,通过科学训练,让学生自我消 化, 形成能力.
应引导学生解后反思,可从以下几个方面 进行:
①反思试题结构,以便形成迁移、举一反三;
②反思解题过程中运用了哪些基础知识与基本技 能,哪步易错,原因何在?如何防止?
③反思解题方法,对解题的重要步骤进行分析, 抓住关键,考虑如何突破难点;
■ 随着高中的逐步普及,中考试卷的甄 别功能要求会逐步降低,“双基”的考查 将进一步加强.
例1Biblioteka 例1例2例2
例3
例4
例5
例6
例7
例8
第一阶段的中考复习应立足“双基”, 按初中数学知识体系可归纳为:数与式、 方程与不等式、函数及其图像、三角形和 四边形、锐角三角函数及其应用、圆、统 计与概率.
(3) 对难题、综合题应鼓励学生大胆作答, 不放空,做到乐思、敢思与善思,克服畏 难情绪. 对于部分考前过度紧张和焦虑的 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让这些学生树立信心, 稳定情绪,以饱满的激情走进中考考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