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层的成岩演化
膏、蒸发盐矿物也可以成为胶结物。较年轻的砂岩多为碳酸 盐胶结,而较老的砂岩多为氧化硅胶结。
胶结作用的主要类型有碳酸盐胶结、硅质胶结、粘 土胶结、沸石类胶结和一些其它类型的胶结作用。
碳酸盐胶结作用
碳酸盐胶结物中最普遍的是方解石,也有白云石、 铁白云石和菱铁矿。碳酸盐可呈均一组分和混合物充
于孔隙中,呈交代物、结核状或存在于薄的纹层当中。 方解石常见糖粒状,形成粒状结构、镶嵌结构或
不论是长石的分解溶蚀,还是粘土矿物的转化, 在其作用的过程中都提供了丰富的SiO2,这种富含 SiO2的流体运移到合适的层段便发生沉淀,形成颗粒 加大或胶结沉淀。
④ 铝硅酸盐类溶解,长石风化转变为高岭石可放出SiO2, 高岭石强烈风化也能够提供SiO2;
在酸性介质条件下,长石等不稳定组分的溶解可产生 大量的SiO2:
胶结作用
胶结作用是指矿物质在碎屑沉积物孔隙中沉淀,并使沉积物 固结为岩石的作用,是碎屑岩主要的成岩作用。
胶结物可由多种矿物组成,在各种石英砂岩中,大部分胶结物 是碳酸盐和氧化硅。而在一些岩屑砂岩、杂砂岩、和火山碎屑岩中, 其主要胶结物是蚀变了的杂基和化学沉淀的混合物,其成份有粘土 矿物、沸石和其它硅酸盐矿物和铝硅酸盐类矿物。有时氧化铁和石
砂岩中,各个颗粒的接触点上岩重压力(G)占 优势,而在孔隙中则静水压力(p)占优势,当二者 不相等的时候,就会有压力差(∆p=G-p)的存在。同时 如果有一层液体薄膜介于相接触的颗粒之间,就会使 液体薄膜中的饱和浓度比孔隙中大。浓度差导致溶解 组分从接触膜扩散到自由孔隙内,就会有压溶作用的 产生,其速度受扩散速度所限制。压溶速度主要取决 于薄膜厚度,扩散系数,孔隙流体饱和浓度及粒度,
第三章 储层的成岩演化
第一节 碎屑岩储层的主要成岩作用 第二节 成岩相划分 第三节 成岩阶段的确定 第四节 成岩作用的影响因素 第五节 不同地温场盆地碎屑岩储层的成岩 演化模式 第六节 碳酸盐岩储层的成岩作用
第三章 储层的成岩演化
储层的孔隙结构和分布规律受控于沉积条件,但是, 在储层深埋地下的成岩过程中,其储层的孔隙空间、分 布又受控于成岩作用的改造。
④ 碎屑颗粒接触关系发生变化。随埋藏深度增加,颗 粒接触关系渐趋紧密,碎屑颗粒由彼此分离到相互靠近, 出现由点到线等接触形式。
压溶作用
当上覆地层压力或构造应力超过孔隙水所能够承 受的静水压力时,会引起颗粒接触点上晶格变形和溶
解,这种局部的溶解称为压溶。
压溶是由于固体的溶解度随着直接压力的增加而加 大所产生的。在同一固体表面的一部分比其余部分受到 较大的压力时,就会产生压溶作用。
机械压实作用主要发生在成岩早期,其作用结果是:
① 使颗粒发生压实定向,常见于杂基支撑的粉砂岩、 粉细砂岩中。
② 使软颗粒压实变形,主要是云母、泥质岩屑等受压 弯曲、伸长或被硬碎屑嵌入。
③ 使刚性颗粒被压裂,如石英、长石等刚性矿物,当 上覆压力超过颗粒抗压强度时,颗粒沿其薄弱面破裂,长 石一般沿解理面破裂,石英产生楔形裂隙等。
③ 粘土矿物转变,上下泥岩层中粘土矿物的转化可能是 孔隙水中SiO2的一个重要来源;
泥岩中粘土矿物从浅到深的转化顺序是:
蒙脱石 无序混层蒙脱石
有序混层蒙脱石 伊利石、绿泥石
其中的每一个环节的转化都要释放大量的SiO2
据Hower(1976年)研究,其形成的反应式为:
Si 蒙脱石+Al3++K+→伊利石+Na++Ca2++Fe2++Mg2++ 4++H2O
石英自生加大,常形成石英自形晶面,或相互交错连接的 镶嵌结构。(石英胶结物在砂岩中很普遍,但是在杂砂岩 中少见,甚至完全不存在。)
石英沉淀不一定需要过饱和,只需要几十个ppm的浓度 即可,但要孔隙水不断循环才能形成一定量的胶结物。
孔隙水中溶解的SiO2可有不同的来源:
① 硅质生物骨骼溶解,海相沉积物孔隙中的氧化 硅主要来自于硅藻土、放射虫、硅质海绵等硅质 生物的非晶质氧化硅的溶解; ② 火山玻璃蚀变和土壤水,主要存在于火山碎屑 岩中;
并且细砂要比粗砂压溶作用进行得快。
在石英和含碳酸盐的碎屑沉积中,会发生 较强的压溶作用,而且碳酸盐碎屑中会相对更 容易一些。
石英在周围有粘土薄膜的颗粒间压溶作用 最活跃,因为:
1、粘土膜极大地扩大了压溶物质的扩散 和渗滤通道,使溶解物质很快地扩散出去,使 压溶作用持续进行;
2、有些粘土还有催化作用。
结果
早期胶结抑制了压实、 压溶作用,为后来溶 解作用作了准备
次生孔隙
碳酸盐胶结物在纵向上分布不均,在2000-4000m之 间含量最高,形成几个高碳酸盐含量带。在高碳酸盐含量 带之间往往是高的次生孔隙发育带。
碳酸盐胶结物可形成于不同的成岩阶段,当砂岩 中碳酸盐胶结物呈嵌晶,碎屑颗粒呈漂浮状,则此胶 结物形成于未经压实的浅埋藏阶段;在深埋藏阶段所 形成的碳酸盐岩,往往晶粒较大,多为微-粗晶,成分 上则多含Fe2+、Mg2+。
栉状结构,有时混有粘土在砂粒外围形成方解石与粘 土的环状薄膜,还有大块方解石的斑晶胶结。
白云石常呈菱形自形晶,沿碎屑周围呈断续的薄 膜式胶结,或分散充填于孔隙中。
方解石、铁方解石胶结物
深度浅 属早期胶结
白云石、铁白云石胶结物
深度大 属晚期胶结
胶结方式
孔隙式胶结 部分基底式胶结 嵌晶式胶结
碳酸盐胶结 Φ、K
碳酸盐胶结物会对孔隙起堵塞作用,使有些粒度 较粗、分选良好的砂岩成为低孔渗砂岩。但早期碳酸 盐胶结物可起支撑作用,使压实作用减弱,更重要的 为后来溶解作用,为次生孔隙形成提供有利的物质条 件。
硅质胶结作用
硅质胶结物可以呈晶质和非晶质两种形态。 非晶质的是蛋白石,晶质的为玉髓和石英。 硅质胶结其最常见的形式是石英颗粒光性连续增生,即
成岩作用
可促进次生孔隙发育, 可破坏原生孔隙。
统计结果表明:砂岩次生孔隙约占整个储集空间的30%, 而碳酸盐岩中的有效孔隙几乎全为次生孔隙,由此可见,成 岩作用研究的重要性。
储 第一节 碎屑岩储层的主要成岩作用 层
的
机械压实作用
成 岩
压溶作用
演
胶结作用化交代作用 Nhomakorabea粘土矿物转化
溶解作用
机械压实作用
沉积物的机械压实作用主要与上覆地层增厚的地静压 力增加有关,其次可能受到后期构造应力的影响。